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五道水村善谋“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大河镇五道水村

2020-07-03
秦叙常 杨林 0   |   1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来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五道水村,村里古木参天,薄雾蔼蔼,溪水潺潺。百年老寨掩映其中,上百株百年古树在青龙山上默默守望。寨后斜坡上的五道山梁就是五坡梯田,从寨后一直铺到山巅。而每道山梁间,都有一道溪水,清溪从石板上跳跃而下,汇集到山下的“龙眼”处,再滔滔流向山外。蜿蜒的山路两边,农舍、水田交相呈现,水明山青,一片丰饶。

   因水而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道溪水源自山顶的龙洞,五道水村因此得名,全村日常生活用水全靠自引山泉水。
   五道水有水但缺水。全村平均海拔850米,大于25度的坡耕地就有300余亩,山高坡陡,留不住水,若遇天旱,村民只能望水兴叹。2018年2月,“尖刀班”入驻五道水村后,对全村饮水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村6个村民小组216户709人,有60%的村民逢干旱、大雪天气就会面临水源断流的困境。“一定要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水!”“尖刀班”班长张国生表态,他们把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作为“村出列、户脱贫”的首要任务。
   2017年,五道水村水厂被列入全县大水管网27个制水厂项目,总投资106.35万元。“尖刀班”在勘探水源过程中,发现有碗口粗的出水长年不断,这让他们欣喜不已。“尖刀班”筑坝蓄水,管道将汩汩清泉输送到自来水厂;平整场坝,清水池、沉淀池、滤池砼浇筑及附属装修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4月30日,总长12公里的管网铺设完成并通水,并入全县大水管网,发挥“并联”效应。至今年7月,全村农户几乎全部用上自来水,126口水表安装完毕,水厂日供水量300立方米,可满足近1500人用水需求。
   “我们原来吃水靠自引,现在建水厂了,用水更有保障。”清澈的自来水引到屋,二组村民徐朝杰欣喜不已。因地势太高,一组和六组部分农户接入大水管网困难。“尖刀班”几经勘探,最终确定在全村最高的新田坡段家院子新修50立方米蓄水池,全村安全饮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因水而美
   五道水跳跃过的石板上,有移土培肥的古梯田。初春时节,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水;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梯田宛如一幅随着四季变换的画。
   3月31日,大河镇徐家寨举行首届油菜花旅游节,吸引了数千名自驾游客、徒步爱好者前来逛古寨、赏菜花、体验民风民俗。村支“两委”成立村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在800亩的梯田里种植油菜与水稻,油菜和水稻收割后深加工成绿色食品,在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同时也发展生态观光旅游,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问题。水是生命的源泉,“尖刀班”争取项目在周家垭口修建250立方米蓄水池,10条灌溉管道将山泉水输送到田间地头。梯田引来活水,生产有了保障,徐家寨观光农业兴起,美丽的田园画卷带来滚滚财源。
   因水而兴
   五道水有一山,叫青龙山。壑中古木参天,树高过寨,形似一条静卧的巨龙,从东向南转而西呈月牙形半抱村落。在秋风中,树枝随风舞动,仿佛一条绿色的长龙在徐家寨前飞舞。青龙山有数百棵古树,平均树龄200年以上,最大胸径100多厘米,树高30至50米,是名副其实的原始森林部落。如此规模的原始森林得以保存,得益于村民良好的生态保护传统。村民会定期清理溪沟杂草杂物,拆除猪圈等,确保溪沟无白色垃圾、无污染,寨里统一规划改厨、改厕、改圈等措施,整治人居环境,避免生活污水直排,除此之外,寨里还建立村规民约,村民饮水思源,也会自觉爱护环境。
以水为径,拾阶休闲步道,一步一景,或漫步原始森林,听流水潺潺;或穿行古寨之间,灰瓦、青砖、飞檐,布局整齐;或徜徉竹海,凉风习习,听竹海涛声;或亲俯梯田,与水稻、油菜来个“亲密接触”。
   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土家文化,让徐家寨声名远扬,背包客、自驾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周末每天接待四五桌,能挣几百元。”归园农庄老板娘徐小梅脸上洋溢着笑容。
  “五道水村将依托山水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生态治理,完善基础设施,走民俗休闲旅游道路,游客引进来,山货销出去,兴起农家乐,鼓起钱袋子!”五道水村党支部书记彭先均谋划五道水的“水”,思路清晰,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