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技艺 | 胡源老篾匠:一件手工艺品卖出3000多元

​篾制品,因精巧漂亮、经久耐用,曾是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逢年过节做好吃的,需要大大小小的簸箕;晒谷物需要筛子、谷笪;装东西需要箩筐;上山采野菜、红菇需要背篓;男婚女嫁需要喜盒;蒸饭蒸菜需要蒸笼……

2021-04-16

走进玉溪,感受古村落的传统工艺

曾经,工匠是玉溪村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铁匠、石匠、泥瓦匠……各类手工匠人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时代的到来,这些传统工艺在逐渐消失。

2021-04-11

黑陶工艺——盆窑村

河南省沁阳市太行山脚下有个盆窑村,这里山坡上的沟壑中藏了40多个明清时期古窑洞,一个个古窑洞里都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生产技艺。这两年,通过文旅融合,村里利用这些古窑洞打造出一个旅游小镇,人们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黑陶小镇”。

2021-03-14

中国传统村落杨家埠村(上)

“隹”,《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短尾巴的鸟,甲骨文的“隹”是一只鸟的象形,有鸟头和翅膀。

2021-03-07

南张井老虎火

南张井老虎火是一种保持明清本色的低空传统烟火,可近距离观赏。始于清康熙初年。世代相传,是一先祖在山西充哑三载,偷师而得。清朝后期至民国年间为鼎盛时期。期间每年作为县城正月花会的压轴戏在县城燃放。被人们视为“官火”。

2021-02-26

南张井干礤石墙

干礤石墙是一门独特的建筑技艺,其特点是砌墙不用泥浆。有荒墙和细墙两种建筑风格。干礤石墙的石料除特殊部位外,均呈三角形。墙面讲究上下均匀错缝。墙体讲究犬牙交错、里外勾联、浑然一体。其原理是充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不但坚固,而且省料省工。

2021-02-25

黎景生:半辈子以竹织雨帽为生

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雨帽是世代农民农耕劳作不可缺少的用具,春日挡雨,酷暑遮阳。如今,大地村农户家中的墙上依然会挂着一两顶雨帽,竹织雨帽在风雨中伴随着祖辈走过朴实、艰苦的生活,福泽后人,延绵至今。

2021-02-21

龙塘石雕:一面留给记忆,一面活在当下

如果问海口龙塘镇当地居民“您是否知道龙塘的支柱性产业是什么?”,那么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们龙塘,主要做的就是服装加工。而当问题转到“您是否知道,在服装加工业以前,龙塘的石雕产业很出名?”,那么被提问者很有可能会摇摇头,笑着表示:和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不怎么了解。

2021-02-16

菏泽巨野前王庄古村落王德臣和他的老酒坊

山乡石头寨酿酒坊位于菏泽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古村落五角楼的西面,是一个生产高粱酒的农家酒坊,今年国庆节期间开始生产营业,所生产的老酒坊酒味香、爽口、不上头,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2021-02-05

江西景德镇三宝村:陶瓷古村落焕发“年轻态”

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市珠山区东南角的丘陵山谷之间,有一个闻名遐迩的陶瓷艺术之村——三宝村。它曾是为景德镇古代瓷业生产提供主要瓷土原料的重要矿产地,随着近代以来陶瓷原料配方的改进和制瓷中心的转移,这个小村落曾一度衰落。

2021-01-17

山东:传统工艺成乡村“香饽饽”

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大对散落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力度。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省各级文化部门采取“保水土”“施肥料”“畅销路”三步走模式,传统工艺从无人问津的“旧家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2021-01-17

那些穿越时光而不朽的乡村工艺

沉下心来,闻着泥土的气息,做一个安静的手工艺人,完成人与器物、自然的对话。 时光飞逝,但器物、手艺里传承下来的美、艺术和理念永恒。

2021-01-17

苍南碗窑

比起现在所见许多风格雷同商业化明显的古村,碗窑简直是原生态的典范!一起走进还没被打扰的百年老村吧!

2021-01-13

古村落里的非遗文化传承“一人一台戏,道尽千古事”

独台戏,又叫“扁担戏、木偶戏”,它是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是技术性很强的民间艺术。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它积累了很多的文化信息,演出内容非常广泛,现已被列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1-06

尧古村|民俗文化的传承

如果你有幸到过这个世界遗产地的缓冲区,我想,吸引你的不仅是它浓厚的历史文化,更有它那独特的民俗文化。

2021-01-06

黄檀硐蓝夹缬印染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的“古代四缬”(夹缬、蜡缬、绞缬、灰缬)之一,夹缬是历史最悠久的印染物。在秦汉时,造纸术未发明,棉花种植尚未引进,人们只能利用这种镂空型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在木板的两面阴刻成花纹,然后把麻、丝织物等夹在两块花版之间进行草木染色,生产出印花布。

2021-01-03

进贤•文港镇•周坊村——工艺

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厦笔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笔历史。文港镇有大小几十个村庄制作和销售毛笔,其中离文港镇不远的周坊村就是制作毛笔历史最悠久的古村之一。

2020-12-15

罗溪镇•旧厦村——工艺

烙画又名烫画(古称火针刺绣、火笔画、烫画等),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期间几经衰弱、直到晚清期间才被发现整理,并作为一门艺术流派,重登大雅之堂。

2020-12-15

古朴后沟古村

这个古村建于唐代,一千多年历史,在黄土高坡之上,千年来,从未受过雨水,山洪之害。这是因为,古村有一套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排水系统。专家说,古村排水系统的精妙可与现在的一流水利专家设计的工程相媲美!古村叫后沟,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户,251人。最高海拔974米,最低海拔907米,相对高差67米,形成了后沟村沟、坡、垣、滩纵横交错的独特地貌。

2020-12-14

胡宅村特色工艺

篾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篾器,谷箩、竹篮、竹筐、竹篓、簸箕、焙罩。篾匠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要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要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舒坦。

2020-12-13

江村村的茶和豆腐

江村村是浮梁茶叶生产最早集散地和茶叶销售集市,于唐代就有茶产品问世,茶文化深厚,清末民初有茶庄13家,源泰详茶庄一直保存至今。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豆腐也是一大美味,那么它们的过人之处在哪呢?

2020-12-13

陶源逸秀,古窑遗址

绕南村是一个风景秀丽,具有深厚陶瓷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吧!

2020-12-13

婺源县赋春镇甲路村

目前,甲路是婺源诸多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其独具特色的甲路纸伞和花桥米酒深受来往游客的喜爱。

2020-12-11

婺源县清华镇洪村村

洪村位于婺源县清华镇西偏南6公里处,是洪姓聚居的村落。村中古代盛产“松萝茶”,村人养生有道,高寿者为数不少,故有“长寿古里”之称。洪村有独特的工艺和美食,被人津津乐道。

2020-12-11

婺源县清华镇诗春村

诗春村在宋朝年间称为大安里下小坑,后称施村,元朝至顺年间御封“文武世家”而改名为诗春,1968年改名为大岭村,1985年改回诗春村。发展乡村旅游以来,诗春村的民俗和工艺成为一大特色。

2020-12-11

西冲花灯

2013年1月19日,俞泉流等民间艺人在展示西冲花灯。已经75岁的江西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的老艺人俞泉流组织民间艺人,日前将失传五六十年的古老西冲花灯制作工艺挖掘整理完毕,并准备在春节期间进行展演。

2020-12-11

虹关村徽墨

明清时代,虹关是徽墨的主要产地之一,清代《名墨谈丛》载“婺源墨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虹关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歙县、休宁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别”。村里的大街小巷多以墨业为名,所以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只是在现在,大街小巷已不见造墨的盛景。但至今有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

2020-12-11

庆源村傩舞戏

庆源古文化最突出的是傩舞戏,追溯历史渊远流长。历史上庆源以詹氏为主姓,巨商、官宦者居多,而十大杂姓为“小姓”,多以佃农、雇工为生。

2020-12-11

蜀绣:以针代笔绘山河(下)

郝淑萍今年75岁,是蜀绣代表性传承人。1959年,郝淑萍进入成都工艺美术技校蜀绣班,在老师彭永兴的耐心指点下,逐步掌握了人物刺绣针法、花鸟走兽针法、山水绵纹针法,尤其擅长刺绣人物。她精通蜀绣的100多种针法,作品质感毕现,生动传神。2001年,郝淑萍成立了“大师工作室”,潜心带徒授艺,立志于让蜀绣这朵艺术奇葩永放光彩。

2020-11-29

蜀绣:以针代笔绘山河(上)

3000余年前的中国西南,群山环抱中的川西平原,人们在这块肥沃丰润的土地上种桑养蚕,并在织出的丝帛上用绣花针穿上五彩丝线来刺绣出美丽的图案——蜀绣。蜀绣从古代先民的劳动生活中诞生,并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2020-11-29

白族布扎:求新多变“盘活”非遗

在浆糊的作用下,布料没有了柔软的“性子”,经张四代的巧手,变得有棱有角,有了小老虎的雏形。她特意留下一个口子,往里填充了些艾叶,再选用各色丝线加以缝制。

2020-11-21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银饰村”:传统非遗孕致富机遇

“铛、铛、铛……”行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依稀可听见彝家小院内传出小锤敲击银子的声音,还有三两妇女坐在村道树荫下,一边聊天,一边将各式各样的银饰配件分类整理。

2020-11-09

走近偏岩古镇匠人:新老两代人的匠人情怀

“华蓥山下偏岩场,古镇虽小名气昂。”偏岩古镇坐落在重庆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风光秀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华蓥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汇集了许多传统手工艺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如今的偏岩,传统手工艺已不复当年辉煌,但依然有一群人,在岁月流逝中坚守匠心。

2020-09-07

早安·富阳丨在书画之乡灵桥 读懂一张“富阳纸”的故事

竹纸中的上品,要数元书纸,亦是富阳传统手工造纸的代表。 上等的竹纸微含竹清香,薄如蝉翼,柔韧如纺绸,纤维密实,易着墨不渗染,耐贮藏且不招虫蛀,被誉为“纸中君子”,从古至今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2020-09-07

何平发:不能让锡制黄酒壶这门手艺

在有着深厚周祖农耕文化底蕴的甘肃庆阳,每逢婚丧嫁娶、祝寿满月、年关节庆,“黄白二酒”是必不可少的。而按照传统习俗,黄酒是要用手工特制的纯锡酒壶加热,喝起来才更有劲道,黄酒壶因而与黄酒结下缘分,从此相伴流传。甘肃省庆城县非遗传承人、玄马镇孔桥村的何平发便承袭了这门老手艺,手工制作纯锡黄酒壶。

2020-08-24

山东:传统工艺成乡村“香饽饽”

2018年12月19日早上7点,三洼村的天刚放亮,已吃罢早饭的刘谭英老人携着一捆麦秆和一个马扎,往村街走去。此时,那里已聚集了五六位乡亲。她们每人身边都放着一捆麦秆,这是编麦秆辫的唯一原材料。

2020-08-23

宁夏贫困乡村麻编工艺品走向国外

“现在经我们手做出的手工艺品竟然卖到了外国,听说连西雅图人的家里也有放着我们的麻编作品。”记者来到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与村民聊起麻编,他们都说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驻村书记柳普军的到来。

2020-08-23

从作品到产品 民族文化铺就草原致富路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各族群众的宝贵资源。如今,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手工刺绣、马头琴等民族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的同时,也成为了草原牧民巧手致富的一道亮丽风景。

2020-08-23

传统工艺绘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沈丘县位于豫皖交界处,是革命老区,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近几年来,该县为让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相继制定优惠政策、举办技术培训班和交流会、开展技能大比武,并与落户本县的卖货郎、“农村淘宝”项目联合,助力编织、顾家馍、刺绣、绘画等30多种手工艺产品焕发活力,绘出了乡村振兴好“钱”景。

2020-08-23

平阳千年漆器绝技复兴 美丽乡村助推民俗工艺传承

一条青溪由西向东涓涓而下,隔出两岸竹海桑田。绿意深处便是浙南知名的畲乡——平阳县青街村。在艺术品进入快销时代的今天,一些被贴上“旧式”“传统”标签的工艺,由于时间成本被挤占了生存空间,技艺传承面临断层危机。但在青街,艳彩香漆依然在青山绿水间千年不散,漆器工艺在这里被完整地保存着。

2020-08-19

大荔刺绣

大荔县位于陕西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交汇处,古称“同州府”,地处黄河之滨,华山脚下,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大荔剌绣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大荔刺绣造型简洁夸张,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构思奇巧,色彩强烈鲜明,寓意含蓄,针法灵活,绣工精细,形象布局错落有致,充分体现着朴素的先民意识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2020-08-17

竹艺村:艺术点亮乡村

都崇州市道明镇的竹艺村,因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而得名。在当地,道明竹编已拥有近2000多年的编织历史,竹编手工艺也是过去当地匠人谋生的主要技艺。

2020-08-16

舞动指尖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前些天,师宗县五龙乡民族演艺中心小广场热闹非凡,来自全县多个乡镇的村民们聚集在这里一起联欢,苗族大姐陈惠英用一曲苗家小调歌唱自己的喜悦之情,还有彝族、壮族、瑶族、汉族的同胞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

2020-08-16

山东临沭:柳编工艺编织乡村振兴梦 献礼新中国70华诞

2019年9月29日开幕的“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六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博会”让参观者大饱眼福,而在展厅入口处摆放的70形状的红色柳编产品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2020-08-16

贵州:增强妇女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王大英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王大英一边指导妇女练习刺绣技艺,一边介绍着苗族刺绣的特点。

2020-08-16

走进中国泥塑第一村:凤翔泥塑村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近年来,宝鸡凤翔精心打造民俗村,发展旅游业。按照“彰显泥塑,打造精品,带动旅游”的思路,积极建设六营民俗村。

2020-08-11

蓬溪县黄泥乡 麦秆画里开出“致富花”

麦杆,对大家来说都很熟悉,每到麦收之时,麦秆满山遍野。而在蓬溪县黄泥乡,这里的乡亲们巧用看似无用的麦秆,将其制作成精美画作,创作出的天地山川、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等栩栩如生的形象。2011年,黄泥乡成立了麦秆画的专业合作社,由专合社负责统一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且对作品统一销售。成立至今,黄泥乡麦秆画产业带动了数百名周边留守妇女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2020-08-11

四会民间造纸第一村——邓村

进入邓村的大路口,“中国民间造纸第一村”牌坊便展现眼前。牌坊两侧烘托青山若黛、绿水如碧,河中白鹅戏水,岸上稻浪泛金、村牛嬉戏,偶闻牧童笛音,大有清代大画家石涛笔下的《山水清音图》的意境。这里的山虽然不算很高,但漫山遍野长满翠绿的竹子,连绵不断,可见造纸资源丰富。

2020-08-10

四川分水岭镇 | 古法油纸伞,撑起400年的时光

随着历史的发展,油纸伞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地位逐渐被尼龙伞替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在江南之外的四川东南部小镇上,仍然幸存着一家手工作坊,延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2020-08-10

指尖上的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

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成都市主场活动如期在崇州市街子古镇举行。

2020-08-08

相传两千多年的制陶工艺,在这座藏族乡村大放异彩

尼西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一个藏族乡村,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民间的制陶工艺已世代相传两千多年。尼西黑陶享誉滇西北及全藏区,在中国黑陶艺术中独具一格。

2020-08-08

培训乡村工艺美术人才 泉州助力工艺制品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高校教授及工艺美术专家的授课,泉州市近千名工艺美术从业者的理论素养和创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负责人说,截至11月底,泉州市400多家规模以上工艺制品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119.37亿元,预计全年将超1200亿元。

2020-08-08

湖南隆回:“新青年”重绘“老年画”

春节尚远,90后的滩头年画传承人钟星琳却闲不下来——她陆续推出的年画主题文创产品销售一空,前来工坊体验年画研学的游人也络绎不绝。

2020-08-08

安徽六安韩摆渡镇:传统工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安徽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位于淠河中段,由古时的渡口演化而来。这个千年小镇有着远近闻名的手工挂面制作传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传统工艺在乡村振兴中的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0-08-08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乡村手工技艺技能大赛举办

为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乡村手工艺人技艺水平和创作能力,助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衍生品开发,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举办了乡村手工技艺技能大赛。

2020-08-08

任隆镇矮垭口村:传统手工艺和现代销售模式融合 打响脱贫品牌

任隆镇矮垭口村有手工制作红苕粉条的传统,口感顺滑、绿色环保的粉条,备受顾客青睐。然而多年来,村民们守着传统工艺,却过着穷日子。

2020-08-02

江宁秣陵观音殿:传承记忆坚守匠心 雕琢乡村振兴“大空间”

日有蝉鸣,夜闻蛙声,院落里三五闲散鸡鸭,干净平整的青石板路,路过小院旁能嗅到院墙里探出来的花香……嘈杂繁忙的都市生活,让大众对乡村生活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江宁区秣陵街道观音殿村,便是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2020-08-02

山东:传统工艺成乡村“香饽饽”

2018年12月19日早上7点,三洼村的天刚放亮,已吃罢早饭的刘谭英老人便携一捆麦秆和一个马扎,往村街走去。此时,那里已聚集了五六位乡亲。她们每人身边都放着一捆麦秆,这是编麦秆辫的唯一原材料。经老人之手编出的麦秆辫,随后会被送往三洼村麦秆扇加工厂,用来制作既环保又实用的麦秆扇。如今,靠着老一辈人传下来的麦秆扇制作工艺,三洼村这个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的小村庄,有300多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其中,90%以上是妇女和老年人。

2020-07-30

云南元阳猛弄村刺绣:大山深处的一门艺术

猛弄村隶属于云南省元阳县攀枝花乡保山寨村委会,属于山区。世居彝族、哈尼族,人均收入主要以种植、劳务输出为主。 猛弄村得名于与其比邻的“皇封世袭猛弄司署”,整个村落不仅沿袭了土司青砖青瓦的建筑风格,更蕴含着浓厚的土司文化,现居村民多为土司家丁后人。代代相传的猛弄村人不仅承袭了土司盛年时期的工匠、纺织、裁缝、刺绣、饮食等技艺,更发扬了少数民族妇女的能歌善舞、心灵手巧。他们通过从小就学习的绣花技艺,将刺绣技艺发展的更为纯熟、精湛。

2020-07-30

“竹编之乡”广东信宜:用竹子编织幸福生活

广东侨乡信宜市是中国竹编之乡,合丫河村是信宜竹编重要发源地。该村家家户户从事竹编生产,村民们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把竹子编织成一种文化,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20-07-24

传统手工艺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19年9月,首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子活动2019苏作文创峰会在苏州启幕。

2020-07-23

变传统手工艺为乡村产业振兴利器

​9月3日清晨,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四川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的与会代表来到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竹林、曲径、古窑、村舍,正在劳作的农人,一幅诗意田园画映入眼帘。

2020-07-23

中国剪纸第一村 走进蔚县南张庄村

它是“中国剪纸第一村”,全国最大的点彩剪纸专业村和加工基地。它在2006年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在2009年10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7-23

发展传统工艺 振兴乡村文化

11月10—11日,“守艺·旅游·乡村振兴——2018第三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苏州举行。

2020-07-22

传统手工艺的危机与契机:泽雅手工造纸村落考察

端午节恰连着父亲节。传统的地方性纪念日,与西方带有消费色彩的节日形成了某种对冲。在全球化的当下,一些传统正在被抹平:传统消费品变得更方便易得,其特色淡化;作为传统生产方式的载体,则迅速消失。正如人们要吃符合时令的粽子、月饼等,却少有人能说出古老的“造纸”当下命运如何。

2020-07-08

神秘白色村落里流传着一种古老的黑色工艺

如果香巴拉乡城只能有一种代表色,那一定是圣洁的白色,如果甘孜州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那么香巴拉乡城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唯美的缩影。

2020-07-08

【横县】千年制陶古村 杨江

横县西部有一座有着千年制陶历史的古村,出了不少优秀制陶工匠师傅,钦州坭兴有名工匠师傅多数来自该村,在80年代前该村男性90%以上的人都以做陶为主,妇女主要耕田种地,但是多数妇女也参与制陶器工作中。在七八十年代是全区唯一实行农民公费医疗的村庄,在全国也是有名的!

2020-07-08

千年陶器之村——小塔子村

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并不陌生,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家户中可是生活必备用品,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储存生活用水,而农村则用途更广:除盛水外还可以储藏粮食、腌制咸菜、酿造陈醋等等,那时每个家户都有大小高低不同规格的水缸,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这些陶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城市中已几近绝迹,只有一些酿酒、酿醋企业还需订制这些传统的容器。山西临县招贤镇小塔子村,就是一个以手工业制陶闻名于黄河边的传统手工业村庄。

2020-07-08

寻访红粬小镇 驻足古村落内的筱村镇文化驿站

筱村镇文化驿站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走进古村、感受历史”为特色,兼具茶座、展馆等功能,以其独有的文化分享模式,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文化消费理念。

2020-07-08

泾县古村落—泥火之亲陶窑村

陶窑村是一自然村,现属琴溪镇新元村,古属丹山乡青东都二图三甲、七甲,位于泾县至郡城宣城驿道鼓楼铺旁,现在该镇在322省道边的原址处复原了鼓楼。

2020-07-07

去铜仁印江,看古法造纸

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梵净山西麓,在这灵山深处,完整地保留着正宗蔡伦古法造纸工艺,令全世界惊叹!

2020-07-06

兴义市泥凼镇堵德村:发展民族服饰文化,助推移民增收致富

记者走进堵德村色居古寨,这里景色秀丽,布依民族风情浓郁,一排排吊脚楼错落有致,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听说我们要采访服饰加工厂,布依姐妹们高兴地和我们拉起了家常。

2020-07-06

为爱上色|古村落之记录民俗之美,留住手艺之魂

柴关乡地处太行深山区,传统村落聚集,民间手工艺种类繁多、传承悠久。近年来,随着柴关乡旅游知名度的跃升,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并且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都特别喜爱。于是王硇村的巧媳妇王香鱼萌生了重拾传统手工艺的想法,就顺势开办了金梭姐妹土布店,组织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织手工老粗布、纳千层底土布鞋、制作虎头鞋、绣花、绣鞋垫、编织围巾等手工艺品,她们原汁原味、美丽精致的民间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也带动了周边乡村传统手工艺的恢复兴起。

2020-07-05

发展传统手工艺品产业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在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一眼望去,皆是郁郁葱葱、高大魁梧的桑树。该村凭借桑树多的优势,利用桑树的桑皮、桑叶和土陶工艺技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开放游客体验项目,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20-07-05

山东省传统古村落——王家庄

王家庄村森林覆盖率90%以上,2015年被评为省级传统古村落。王家石雕木雕工艺品远近闻名,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多人。不少家庭开有石雕木雕工艺小作坊,工艺作品远销世界各地。

2020-07-05

工艺 | 西和乡村土瓦作坊:农耕深处的坚守

土瓦烧制是中国农耕乡村中普遍传承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陇南西和、礼县一带的土瓦制作最早兴于何时无法准确考据,但西和县西峪镇张庄村的几位老人都说,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六、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村里就作瓦,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孔窑。

2020-07-05

农村传统工艺传承——胜溪农夫孝义柿饼带你见证古法懒柿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走进孝义市兑镇镇产树原村胜溪农夫“柿”外桃源,映入眼里的是色彩艳丽的柿子,经过村民们辛勤的培育,满树的柿子即将成熟,硕果累累,高挂枝头,别有一番风味。

2020-07-05

山东:传统工艺成乡村“香饽饽”

早上7点,三洼村的天刚放亮,已吃罢早饭的刘谭英老人便携一捆麦秆和一个马扎,往村街走去。此时,那里已聚集了五六位乡亲。她们每人身边都放着一捆麦秆,这是编麦秆辫的唯一原材料。经老人之手编出的麦秆辫,随后会被送往三洼村麦秆扇加工厂,用来制作既环保又实用的麦秆扇。如今,靠着老辈人传下来的麦秆扇制作工艺,三洼村这个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的小村庄,有300多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其中,90%以上是妇女和老年人。

2020-07-05

重庆垫江县大石乡竹编技艺传承人赵行恩——竹丝翻转 巧手成编

重庆垫江县大石乡竹编技艺手艺人赵行恩是垫江大石竹编的第五代传承人。他的竹编作品精巧细致,在继承的基础上,采用创新的方式、精巧的手法,编制出涵盖18个品种、53个主题的1000余件竹编作品,推动竹编技艺从传统的实用型逐渐向观赏型转变。

2020-07-04

碾磨细筛 泥上绣花——四川荥经古城村曾庆红潜心黑砂制作三十余年

采料、拉坯、取釉……每一步都要尽善尽美,每一步都是“人器合一”,制砂,不仅是个苦活,更需一丝不苟。曾氏砂器世家第九代传承人曾庆红,自幼学习砂器制作手艺,深耕荥经黑砂制作30余年,在他手下,无数精品砂器恰到好处,应运而生。

2020-07-04

隆重推介:梅塘镇溪南古村木雕工艺

潮汕木雕作品题材广泛、构图饱满,有雕刻精细、多层镂空、金碧辉煌等特点,按刀法的不同,可分为沉雕、浮雕、通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每件作品,需经过画草稿、凿粗坯、细坯、细雕、临漆贴金等工序才能完成。因为木雕工艺精细,过程繁琐,要学得精湛的技艺,除了要下苦工,更要有恒心与耐力。

2020-07-03

乡野村落里的民宿设计改造

在野三坡除了熟知的百里峡、拒马河,还有这样一个乡野村落。一山之隔,山的那边是繁华的帝都,山的这边却是截然相反的世外光景。

2020-07-02

广西千百亿元农业产业体系逐步成型

为以产业兴旺为引领,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千百亿元农业产业体系逐步构建成型。

2020-07-02

传统工艺|地仗——古建筑华丽外衣的保护者

油灰地仗,简称地仗,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由砖面灰、血料,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在木构件表层形成的灰壳,主要起保护木构件的作用,由于在它的表面涂刷油漆,所以,它又是油漆的基层。

2020-07-02

皮纳塔带富小陈村

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小陈村,有种叫“纸罐罐”的手工制品,能被远销至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是小陈村致富的“金罐罐”。

2020-07-01

平顶山市郏县非遗传承人齐春光:一个泥塑家族的艺术传承

今年55岁的齐春光是郏县茨芭镇齐村人,作为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郏县泥塑彩绘技艺的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泥塑,初中毕业后又随父亲在全国各地包工程塑泥像,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从齐春光父亲这一辈算起,齐家已有三代人从事泥塑事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塑世家。 

2020-07-01

贵州传统村落非遗传承困境:银饰工艺断档危机

在贵州传统村落调查时,有一位朋友面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凋零的境况感慨万千,每每遇到小孩子,她都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说:你们看,那些花纹多美啊,你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向奶奶学习,不要把这么好的传统丢掉啊!

2020-06-27

苗族传统村落制布工艺的活态传承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村落的传统制布工艺能够在现代化浪潮中得以保留延续,源于村民一直在坚持的大规模制布生产,是一种活态的传承模式。所谓活态传承,即该工艺不同于固化在博物馆中缺乏社会内容的藏品,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于苗族村落众多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那么为什么操作繁琐的手工制布工艺还没有被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取代?

2020-06-26

产业升级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西藏萨迦县畜牧业转型升级见闻

一年多前,次多还要带着老婆和儿子频频奔波于西藏的阿里、那曲等地打工,全家一年收入8万余元。但在2019年,3个人在家门口都找到了工作,不仅不用背井离乡,年收入还翻了一番。

2020-06-23

“灯笼大王”有本“大字经”

春节临近,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生产年货——大红灯笼。

2020-06-23

郑芬兰 | “现代织女”,甘当“村落守门人”

一丝一絮敦厚的土布在劳动者手中,那最原始的手工痕迹及棉花质感,传达着从容至简的生活哲学,也成就了织物朴实的内在和张扬的生命力。

2020-06-16

富川瑶绣惊艳香港!桂派旗袍享誉全球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桂派旗袍女神大赛暨瑶绣旗袍发布会”在香港隆重举行。由万古旗袍(集团)总设计师胡馨月及广西区级瑶绣传承人李冬梅合力设计的瑶绣系列经由一群来自山水甲天下的八桂女子,向香港观众展示了惊艳绝伦的桂派--瑶绣旗袍之美!

2020-06-16

乡村祖母的旧物件,你是否似曾相识?

儿子出生的时候,老高回去报喜,顺便接婆婆来给我照料月子,婆婆没来,却让老高带回来了一些旧物件。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