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古村落—泥火之亲陶窑村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琴溪镇陶窑村

2020-07-07
胡宝生 胡金中 0   |   1

陶窑村是一自然村,现属琴溪镇新元村,古属丹山乡青东都二图三甲、七甲,位于泾县至郡城宣城驿道鼓楼铺旁,现在该镇在322省道边的原址处复原了鼓楼。

image002.jpg


陶窑村风貌  摄影by胡宝生

 

陶窑村历史与地貌

 

在唐宋间,这里一度因交通区位优势成为泾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方圆二公里的范围内就建了显明寺、白塔寺、 凌云寺、灵曜寺,后二寺皆在宋绍熙间由庵升级,并有皇帝的赐额,可见当时此地经济与政治实力之雄。

 

陶窑村虽距鼓楼铺咫尺之近,因被路北的丘陵所阻,在路边并不可见。路北的丘陵就是村南的龙山,龙山自东向西,昂首横亘村前。

 

村西隔着并不旷野的田畈,与龙首相对的是凤凰山。昔日此山上有古寺,寺虽不存,但寺旁的古枫鹤立于竹海中,深秋如同一燃烧着的巨型火炬,蔚为壮观。

 

二山接近处有龙水、凤水交汇,是水口所在。水口处昔日建有古庙,据老人回忆有碑记,碑记提到东晋某人。查阅洪亮吉所纂嘉庆《泾县志》,载:“葛仙庙,在县东北陶窑。相传葛洪练丹于此,而陶器作,因立庙。”陶窑村背山而建,隐约分为三个层次,房屋显得错落有致。村庄所倚之山叫虎形山,站在龙山眺望,如同慈祥的卧虎,村庄就在就在两虎爪之间环抱着。

 

村之东是青龙山脉,古称葛山。据明朝里人施文谟在《泾县施氏宗谱》中称“葛山东、西则以古有葛仙翁居此而名,今其遗迹尚存”,可惜“故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今人已不详“遗迹尚存”指什么了。

 

泾县陶瓷世家

陶窑村古称陶冶,以业为村名。

清郑相如所纂乾隆《泾县志·物产》记载:“泥器出陶窑。相传晋葛稚川炼丹作陶器,其结庐处有施姓、陶姓擅其业。”

 

葛稚川即上述的葛仙翁,名洪(公元284~364年),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因句容在晋时与泾县同属丹阳郡,那么他至距郡城很近的泾县陶窑这龙蟠虎踞、有凤来仪的风水宝地来炼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兼之此地不远处有琴高炼丹成功升仙的案例,当年他可能就是循其足迹而来的,在县志还有他在泾县水西活动的遗迹记载亦可作为佐证。

 

昔日陶窑村与村北的施窑村皆建有葛仙庵,每年举行隆重祭祀活动,以感恩葛仙翁给他们带来的衣食。

image004.jpg


陶窑村制陶工人  摄影by 胡宝生

 

陶氏得姓与制作陶器有关,其创造了中国上古年代辉煌的陶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艺术家族之一,被华夏人引以为傲。

 

陶氏始祖唐尧,为帝挚同父异母弟,初封于陶丘,专职管理制陶业;后改封为唐侯,故诸侯称其为“陶唐氏”。帝挚无德,诸侯皆尊唐侯,唐尧由此祭天拜日登上天子宝座。

 

商末周初,陶唐氏贵胄裂分为陶氏、汤氏、唐氏、杜氏、刘氏、范氏、房氏等氏族,后以商民七族封与康叔,其中陶氏负责制陶,故以职业为氏。《元和姓篡》、《风俗通》俱载,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

 

《泾县陶氏宗谱》亦如上述,他们尊西汉司马陶舍为一世祖,郡望浔阳。迁泾的始祖为陶濬,居住于琴溪墙园里,其后裔陶开约在宋末元初迁居陶冶村。

image006.jpg


陶窑村制陶工人  摄影by 胡宝生

 

施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尾,食采于施,因此以地为氏。

 

唐僖宗时,连年水旱,天下不平,为避难,有施彬者从湖州迁至泾县鰕坑,成为泾县施氏始迁祖,郡望吴兴。其长子施旺入赘琴溪白塔岑氏,开创白塔派。

 

施旺之裔孙元忠经历北宋末靖康之乱,逃难归来,白塔处已无一椽幸存,因此卜居葛山之南的南冶,其九世孙施六约在元末明初入赘陶冶村陶氏,成为陶冶施氏之祖。在葛山之北,还有另一支施氏以制陶瓷为业,称北冶。陶葛世代和睦相处,以制造陶瓷为业,成为泾县陶瓷世家。

 

从《泾县陶氏宗谱》、《泾县施氏宗谱》来看,此二姓来此之前,这里村名已称陶冶,也就是早有先民在此制陶烧瓷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陆续有陶瓷研究的专家学者来陶窑村开展考古调查工作,综合各路专家的观点来看,这里是属于越窑系的古窑遗址,面积达15000平方米,堆积层最高可达6米。

 

主要生产青釉、黑釉、黄绿瓷器。器型有碗、盏、执壶、酒注、轮盘、罐等。用窑柱和托珠以明火正叠烧,没有匣钵。由于考古调查有详有略,在年代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五代至北宋,但上限还有至唐说,下限还有缺少明清说。但毕竟皆没有做考古发掘,各路考古调查尚不能作为断论。

 

从出土陶瓷器的精美与造型,烧制的技艺与方式来看,似乎宋元之间有所断代,这从陶施二姓的家谱也可得到验证。其原因是战乱所致,宋末泾县之北的张琪农民起义,元朝红巾军倪文常部与官府的转战,战争使得这里常常荒无人烟。

 

明清两朝,陶氏、施氏传承了制陶业,但并未发展发达该业。“壶钵之属,款质皆粗,惟农家习用之。然广行大江南北,此间人食其利者多矣”,这是郑相如对其情形中肯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后,陶窑村的陶氏、施氏皆已式微,马氏在此振兴,在此建有一条半爿的街,皆为前店后坊,各种招牌字号基本为马氏所拥有,一时有“陶窑马”之称。

 

据新《泾县志》记载:“清末至民国25年前陶窑、施窑,新溪、罗家冲等村长龙窑多达60一100余条,窑工达千人,产品销芜湖、南陵、宣城、当涂、太平、青阳及沿江各地。抗战期间销路受阻,制陶业衰落。1949年,全县有大小窑3条。生产日用生活陶制器皿及缸瓦,窑工40余名。”

image008.jpg


陶窑村制陶工人  摄影by 胡宝生

 

《陶窑》记录片

当今,只有王玉林带领七、八位工人仍传承其艺,坚守其业,按着订单生产一些陶制品。最近,他们就为中国美术馆烧制了一批陶凳。

 

著名陶艺家李见深先生将他们坚守传统技艺,烧制陶器的故事拍摄成一部《陶窑》的记录片,获得了“第10届法国国际陶瓷电影节文化遗产奖”、200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最佳陶瓷艺术记录片奖”。

 

而胡金中则另辟蹊径,除用电磁炉生产陶制工艺品,还执着于当地陶瓷文化的历史研究,不计报酬地配合了众多考古专家的调查。并自费买下一座当年作当铺的古民居,将自己花费了无数心血收购的、淘掘的本地陶瓷品,举办了一座陶瓷陈列馆。

 

走进陶窑村,仿佛空气中皆弥漫着陶瓷的气息,触目所见,有陶缸的院墙,有美化环境的陶器盆栽,充满了五颜六色陶瓷片的夯土墙,似乎只要有泥土处就有陶瓷片。

image010.jpg


陶窑村制陶工人 摄影by 胡宝生

 

离开陶窑村,回到现代生活中,目光所及都是纤华秀美的物器,但人们对那些质朴的陶器又无比的亲切,有着一股原始冲动的亲近。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们需要摩天大厦、高铁高速公路,但同样也需要心灵的慰藉,那些用指尖和汗水造就的陶器,除了带来泥土的气息,也传递给人们温暖、质朴的情感。

image012.jpg


上海艺术学院师生来宣窑陶坊体验交流陶艺文化 摄影by  胡金中

 

陶窑村,承载了泾县一页辉煌的历史,蕴藏着泾县先民创造的璀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