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石雕:一面留给记忆,一面活在当下

海南龙塘镇永昌村

2021-02-16
来源:界面海南 0   |   1

如果问海口龙塘镇当地居民“您是否知道龙塘的支柱性产业是什么?”,那么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们龙塘,主要做的就是服装加工。而当问题转到“您是否知道,在服装加工业以前,龙塘的石雕产业很出名?”,那么被提问者很有可能会摇摇头,笑着表示:和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不怎么了解。

  “和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已经成为了当地很多年轻人的一种共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以服装加工手艺谋生,在老爸茶店里畅谈某个服装工厂老板的发家史,却很少有人知道,服装加工业“落户”龙塘不过短短二三十年,而石雕产业,从古至今,已经在这个物质匮乏、地狭人稠的江边小镇延续了900多年。

如今,关于它的故事还在鲜为人知的角落续写着。

辉煌

  龙塘镇的老人们对于龙塘石雕的辉煌时期仍有记忆。

  一位当地的老人说:“那个时候,就在永昌村和潭口那一带,每天都会有人抬着石雕,呼啦啦一大帮人,运到南渡江的码头上。石雕上了船,顺着江水流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对此疑惑,龙塘雕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科美笑着解释:“那时候还没建成水坝,船可以在南渡江上下游自由通行。南渡江到哪,我们的石雕就能到哪,通过南渡江运到屯昌、定安等市县,这是通过水路。那个时候,龙塘石雕的身影是遍布整个海南的,就是在国外也很有名声。”

1.jpg

王科美雕刻的庙宇壁画。图片来源:陈明艳/摄

  除了广为人知的“十一龙塘石匠进京献艺”以及著名手艺人周明鉴十多岁习雕刻,作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两壁浮雕的辉煌往事,龙塘石雕还有很多“高光瞬间”。采访过程中,王科美翻开了厚厚的史志,指着上边的图案说:“民族博物馆石柱,冼太夫人雕像,海瑞石雕……这些都是龙塘石匠的优秀作品。”

  没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精打细算的龙塘人将石雕手艺发展到极致,硬是在人多地少、多山多石、物质贫瘠的小镇中雕出了精彩绝伦的百味人生,从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由于龙塘石雕木雕精巧艺术的成就,1995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龙塘镇“民间雕刻艺术之乡”的称号。2007年3月,海南龙塘雕刻艺术被列入海口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这些荣耀,身在其中的手艺人深感荣幸的同时,也产生了些许无奈感和宿命感。

  王科美于1976年进入龙塘镇国营陶瓷厂担任设计师,1996年该厂宣布倒闭,厂里200多名员工下岗自谋生路,精通陶瓷、石雕、木雕三门手艺的王科美从陶瓷转石雕,继续从事手工艺行业。令人遗憾的是,陶瓷厂的破产似乎是一个信号,一个时代转变的信号,从此以后,龙塘的手工雕塑行业就每况愈下,这场风波终于渐渐蔓延到了石雕行业。

  九十年代开始,技术领域的革新被应用到雕塑领域,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日益发展的运输行业使石雕生产得以产业化,井然有序的机器生产渐渐取代精雕细琢的手工雕刻,大批沉重的石雕在机器轰隆隆的打磨声中逐步成型,而后被装载上船,从福建等地飘洋过海来到这座海岛。

  “外地石雕的到来,极大地冲击了本土市场。”王科美叙述这段往事时如此评论,“他们生产的速度很快,手工雕刻没法比,顾客图方便省事,就会到市场上买,都有现成的。”

  与此同时,本土市场的竞争态势也愈演愈烈。“以前龙塘做的石雕多,名声最响,鼎盛时期,镇上的人几乎都在从事石木陶这三个行业。渐渐地,雕塑手艺流出去,不再稀奇,也不止龙塘在做了,周边也有人在做,选择多了,人家找石雕工匠,不一定找你。”

  随着城镇化的到来,乡土情结的淡化遗失,以及环保整改工作的不断推进,石雕市场日渐萎缩,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王科美为代表的石雕手艺人都很担心,缺乏了商业驱动,这门手艺会不会就此失传,“由于环保整改,工地没有了,石料也难拿到,我们搬到了其他地方。手艺人四海为家,哪里有口饭吃,就去哪里,现做现卖。”

  精工

  比起前些年的不安,此时的王科美显然要平静乐观得多。

  “开始的时候,担心是在所难免的。单子少了,石匠们没有饭吃,就要转行,这个行业就发展不下去。慢慢地我们也意识到,机器生产,它的速度快,市场占有率大,这些是它的优点,可是作为工艺品,机器化生产出来的东西,在某些地方远远比不上手工的精雕细琢。”

  环保整改后,南渡江边石匠艺人辛勤劳作,光着膀子挥洒汗水,成品石雕顺着江水流遍沿江两岸的盛景不复存在。每每接到单子,王科美和他的工匠团队都要收拾好凿、锤、钎等工具,即刻赶往石雕所需地,紧接着就是进行井然有序的石雕工艺流程:相石布局、图案设计、打坯戳坯、放洞镂雕、精刻修光、配垫装垫……

  “这些工作,我们都是现场完成的。”做了几十年的石雕,王科美对整个工艺流程早已熟稔于心,“需要选用什么材料,雕刻什么图案,运用什么布局,雕刻的花纹深浅……大大小小的过程,都有雇主的参与,我们的工作是可以调整的。而机械是一成不变的,电脑录入了这个图案,那么打磨出来的就是这样,千篇一律的产品,没有精益求精的空间,要求高的雇主不满意,所以只能人工雕刻。”

2.png

石雕艺人工作地点不固定,野外露天的工作状态并不罕见。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王科美看来,传统的手工艺者想要应对产业化的冲击,唯有“立足本土”才能“以质取胜”,龙塘雕刻生于海南,成于海南,每一尊雕刻上边的痕迹都打上了这座海岛的文化烙印,基于本土文化,往后的手工雕刻构思要更加巧妙,服务要更加到位,一凿一刻要更加用心。

  “机器生产出来的石雕,还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懂海南人。海南有独特的文化,有自身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神话传说体系,我们的文化信仰,内地的生产商不理解,更不用说那些生产机器,所以雕刻出来的图案,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神话人物、祥云瑞兽……就不能真正贴切本土市场的需求。”

  传承

  67岁的王科美从十几岁时开始学习雕刻技术,至今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从初出茅庐,青涩懵懂的学徒到一代非遗传承人,这条路十分漫长,走得艰辛而缓慢,需要经历多少酷暑风雨,手上被磨出了多少老茧,或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他曾经历过龙塘雕刻的辉煌年代,也曾看过这个古老的行业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日渐隐没。如今,进京献艺的十一工匠,其中十位早已驾鹤西去,盛极一时的龙塘石匠团队现如今也仅剩零零散散几十人。

  王科美感慨万千:“跟着我的人,多半是三四十岁的年龄,年轻人也有。现在不比以前,以前龙塘是因为人多地少才发展出了石雕产业,现在他们有太多选择了,这行虽然挣得不少,不过比较辛苦,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留。”

  令人惊讶的是,王科美虽然肯定了市场需求的萎缩、竞争的加大对龙塘石雕产业的冲击,然而对于石雕手艺的传承,他却不过分忧心。

  “也陆陆续续有年轻人入行,如果有机会,会带上他们一起去做,从简单的地方教起,他们靠手艺也能养活自己。没有活的时候,他们也有其他职业,不担心生计问题。去年我还去桂林洋那边的大学开了课,主要教授石雕和陶瓷的知识。”紧接着,他指了指庭院外正在玩耍的孩子们,“我孙子也在学,有空的时候,就拿石头木头出来捣鼓,让我教他。”

3.png

王科美家中的石雕。图片来源:陈明艳/摄

  海南本土雕刻产业的发展冲击了原本属于龙塘雕刻的市场,而另一方面,这些竞争对手在占据市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龙塘雕刻文化的影响,从形制、图案到手艺,周边的雕刻成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龙塘雕刻的元素,这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传承”。

  谈及本地人对龙塘石雕文化的认知度不够的问题,王科美笑着摇了摇头。

  “龙塘石雕,能说和本地人的生活关系不大吗?很多宗祠庙宇、古式民居、匾额牌坊,甚至是一些不怎么起眼的墓碑上的花纹,都有龙塘雕刻的影子。某些雕刻的寓意是很好的,海南人向来讲究这些,同时也讲究事死如事生,雕刻作为门面,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红白喜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离不开雕刻。”

  龙塘雕刻已经随着千百年来传承未变的文化习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只不过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唯有在老人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才能捕捉到关于雕刻的吉光片羽,而实际上,它们活在老人的记忆中,也活在当下的生活中,未来,当地的故事汇上还会有它们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