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思南县尧上村:产业坝区春意浓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大坝场镇尧上村

2020-07-06
黎之义 吴官海 0   |   1

谷雨,是春天里最后一个节气。早晨,天空有些微雨,思南县大坝场镇尧上村笼罩在一片蒙蒙雾里,宛如仙境般神秘。

  在距村约2公里的半山腰上,村民安华志和大伙正忙着治理年久失修的沟渠。尧上村响水洞沟渠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多年来村里一直在开展农业综合治理工作,但沟渠时而泥土壅积、时而枝叶堵填,沟渠状况满足不了尧上村水稻灌溉需求。

  尧上村是思南县优质水稻种植坝区之一,种植区包含尧上、齐心两个行政村,约840多亩。近年来,思南县下足绣花功夫,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八要素”完善产销对接,尧上坝区出产的稻谷卖上了好价钱。这些年,安华志一直在发展水稻种植,水稻成熟后就有公司上门收购,安华志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村支书安阳与村第一书记张吉昌来到山腰时给大伙带来了好消息。今年,在驻村脱贫攻坚队的帮助下,村里申请了财政专项资金40万元治理沟渠,整个项目涉及沟渠埋管、堡坎修整、后期管护等内容,今后,尧上坝区的农田用水再也不用愁了。

  从前的尧上人勤奋劳作,在坝区种稻谷、种油菜、种玉米,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尧上人守着良田沃土受穷,不少村民只得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良田沃土变成了撂荒地。

  可喜的是,变化在悄然发生,尧上村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引入县内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直供直销包销通道,让村民订单生产。如今,坝区水稻亩产达1200斤以上,稻谷单价在1.4元/斤以上,坝区水稻年年丰收!

  结合该村水稻产业发展优势,2019年,尧上村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入村集体经济,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稻种、农资并且收购发展壮大水稻产业,仅此一项可为尧上村增加集体收入5万多元,带动村里130多户农户增收。

  该县推动来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重点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深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和工作作风革命。借助金融扶持、项目参与等,加大招商引资及本地农头农业企业培育,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如今,该县有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村民雷春今年承包了坝区50亩稻田,他看中的不只是村里实施的优质稻谷订单包销项目,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今年脱贫攻坚工作队提出的“稻+鱼”、“稻+洋葱”产业增收方案,一亩水田可投放200尾鱼苗,水稻收割后,旱地还可种上洋葱,一田多用、一季多收,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不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盎然。该县一直在探索产业扶贫富民的新路径,思南县提出调减低效农作物、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革命工作要求,明确提出多元化发展生态茶、食用菌、蔬菜、中药材、油茶、辣椒等多种特色高效产业。截至3月,该县500亩以上坝区新增种植蔬菜5363亩,草本中药材1742亩,食用菌424亩,其他经济作物670亩,农产业得以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尧上村上马了百香果项目,在坝区旱地种植100亩高产百香果。村里成立了由脱贫攻坚工作队、种庄稼的老把式等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带领村民仅用十天时间就种下了1.6万株百香果苗,长势喜人,亩产可达800-1000斤。眼下安阳正与脱贫攻坚工作队积极推动“稻+N”模式,逐步替代坝区单一水稻、油菜传统模式,形成稻旱轮作,“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元发展。安阳相信,在脱贫攻坚队的帮助下,2020年全村11户未脱贫户必将稳定脱贫增收。

  春日里的尧上坝区一片生机勃勃,新耕的稻田里飞来了几只水鸟,有村民还在顶着细雨劳作。“谷雨谷雨,雨生百谷,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安阳自言自语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