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厚重、令人震撼的窑洞建筑群村落——李家山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2020-07-07
吕保国 0   |   1

前几天,定居澳洲的大学女同学来信,问我在不在吕梁,说她借清明回乡探亲祭祖之间隙,想来吕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摄影游览,体验黄土风情和窑洞文化。多年未见,我当然要热情相迎,尽地主之谊了。我们约好来日在离石汇合。她从来没来过吕梁,导航图上从头到尾寻了半天也未找到离石的名字,直到我告诉她,才知道吕梁市所在地就是离石。

  

第二天,老同学和她妺妹开车抵达离石,接上我后,开始了两天的李家山村行程。车过临县三交,经林家坪中午到达碛囗古镇。碛口古镇位于万里黄河东岸,因有大同碛而得名。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及其水旱码头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也是附近村落财主发迹的场所。

 

在碛口稍憩,用完午餐,然后在古镇古巷穿行,登上黑龙庙俯瞰全景,接着马不停蹄直奔李家山村。从碛口古镇走沿黄公路南行约3公里,即有李家山村路牌,左拐驶上黄土高坡弯曲崎岖、迂回险竣的山路。也难为了经常在城市里开车的同学妹妹,但沉着冷静的她竟勇敢地把我们送到了李家山村顶的停车场,难能可贵。


从这里,可居高临下,鸟瞰苍凉而厚重的李家山村全貌。李家山村因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而名。其实它隐于大山深处,远离交通要道和黄河水运,土地贫瘠,水源奇缺,地形陡峭,靠天吃饭,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

 

时值碛口水陆商业繁荣,李家也开设商号,插足其中,在清中叶李家山产生了两大财主李登祥和李德峰,人称东财主和西财主,财路亨通,日进斗银。以前的人不像现在的我们,富裕了到城市买房,而是在家乡修窑建屋,光宗耀祖。按照规矩,旧时经商是不能带家眷的,只能留在老家。

  

有了钱便开始大兴土木。谁也说不清是李家山的风水好,还是这些财主们造就了凤水,反正在与两条沟相挨的三面坡上形成了现在的李家山村,而且附会说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中间山梁是凤身,左右两山是凤翼,整个村落就是一只巨大的“凤凰”。于是东财主在凤身上开工,西财主在凤的右翼动土,凤的左翼是旧村。两财主互相攀比,暗中较劲,在陡峭的山坡上,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建造起了庞大豪华的窑洞院落,极尽奢华。

 

以前都是家族企业,商号发财,李氏家族沾光,于是有了些经济条件的村民也纷纷效仿,齐心协力,在黄土高坡上建造起造型类似、风格相仿的巨大传统窑洞建筑群,大大小小百十来院,400多孔(间),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随着民国期间陆上交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碛口古镇码头优势渐弱,商业迅速衰落,经济萧条,村庄建设活动基本终止。凡事利害相随,由于交通闭塞和经济落后,这些隐藏于深山的窑洞院落并未遭到破坏和拆迁,幸运地使这些吸纳了大量财富的建筑群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风吹日晒,默默无闻。

 

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旧房旧屋的大量拆除和改造,成为一种运动,盛极一时。物以稀为贵,住惯了高楼大厦,生活在喧嚣紧张环境中的城市人终于发现历史文化、传统建筑、放松压力、安静生活的珍贵,于是又大量仿造古建,争创假景。但总有点不伦不类,啼笑皆非。

 

于是,“原材原料”、保存完整、古朴典雅的李家山窑洞建筑群到了显山露水的时候。1976和1989年,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两次来到李家山村,住在村中埋头写生作画。由于名人效应和村中建筑群的“货真价实”、旅游热等,李家山村从与世隔绝,逐渐走出深宫,登上大雅之堂。

 

2009年1月,李家山村被建设部和囯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随后,人们竟相来之,或采风、或摄影、或写生、或研究,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往日寂静的山村热闹了起来。

 

今天,我们也随着这股浪潮来到了李家山村。走出国门二十多年的老同学她都知道这个偏僻的地方,可见它的知名度和历史价值。我们沿坡道下去,找到了李银兰四合院民宿窑洞客栈,登记入住。她们姐妹住一窑洞,我单独住进了当年吴冠中老先生在此作画时曾住过的那间窑洞。土炕上四五支被褥,只住我一人,十分惬意。

image002.jpg

客栈主人纯朴热情,自然亲切

image004.jpg

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早晨,我们沿着山路小径走遍了这个小山村

从新窑院(我们住的客栈)到西财主家(黄河人家)、李氏宗祠、宝善处、桂兰轩、董生院、东财主家、诗书传家,到麒麟院、石阶、三层楼等。我甚至独自一人爬上了南侧的最高山峰(装有太阳能集热板处),从正前方俯瞰李家山全貌。通过走马观花式的观察,我们对李家山传统村落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和思考:

从村落选址来看,其实,李家山村自然条件恶劣,并不具备理想的人居环境。它背山但并不面水,黄河水虽能遥望,但在当时那种生产力条件下,无法提升,连生活饮用水都十分困难,就更别说灌溉用水了;民以食为天,耕地较少,还都是旱坡地,产量低,收成少;植被极少,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便,相对闭塞,文化落后;沟深坡陡,村落布局和建设条件很差。李家山传统建筑群的建设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清中叶以后到民国时期,碛口古镇的商业兴盛,李家山村东财主、西财主等人的突然崛起,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建设动力;封建社会十分封闭的人口迁移政策和儒家传统文化,使得资金没有外流,而积淀在家乡这块土地上,传家置业,繁衍生息。不然的话,李家山村也和其它黄土高原上的村落一样,成为芸芸众生之一。

 

但隐于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的地理格局,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得李家山村躲避了近代历史上的数次战乱和社会动荡,村落建筑完整保留了下来。封闭的聚落形态也使得这里的社会聚居形态比较稳定,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坏事变好事,留下了我们现在能饱览的“历史文化名村”和吴冠中先生所称的“荒凉的汉墓”、“很古老讲究的窑洞”、“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

 

李家山虽不能面水,但却可以负阴抱阳,这是它在黄土高原村落中的优势之一。背山可以阻挡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沙,又可广收朝阳之气。所以,处于凤身、两翼沟沟梁梁上的村民住宅基本都是坐北朝南,饱受阳光之利的。

 

财大气粗的财主们摒弃狭窄的旧村改造,另辟蹊径,要建设新区。但在“地无三尺平”的现状下,被迫无奈,只好将新村建在西侧一条山沟的两面陡峭山坡上。风水先生为了迎合财主,有了吉祥鸟“凤凰”栖落李家山的美好说法,使其成为风水宝地,更激发了财主们的建设热情。

 

于是,财主和村民们在落差有五、六十米,坡度约六、七十度,长约百八十米的两面坡上,充分利用天然黄土,挨山就崖,挖窑筑洞,锢窑起屋。由于坡陡,人们便顺应自然,沿竖向呈自由布局,见缝插针,层层后退,窑窑抬升,上下叠置,最后形成了李家山特有的天人合一、交融紧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空间形态丰富的窑洞簇群和“立体村落”,这是它的最显著特点和精华所在。

 

当我们从村庄入口远眺或沟底仰望时,便可以发现所有窑洞虽然建筑密度很高,手足相连,难以割舍,但是从沟底到山顶,多达十来层,各不遮挡,一气呵成。再加上高低参差的石铺街巷,加工齐整的排水沟,朴素本色建筑材料配底,红色对联、灯笼、红枣、辣椒与金黄玉米等点缀的景色,自然融合,极富乡土趣味,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像镶嵌在山沟里的一幅图画。

 

也正因为李家山村的这个特点,多数摄影爱好者到此游览都会选择在村子里住上一晚。这样可以分别在一早一晚阳光最好的时候拍摄东西两侧的山坡景色之外,还能充分地享受早晚游客较少的安静时光,独自一人在山村宁静的小道上漫步,欣赏山村特有的那份美丽。

 

世界上有两种相对的美,整齐划一和自由组合,如国庆阅兵和群众联欢,如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布局。李家山人因地制宜,因材施建,在陡峭高竣的山坡上随心所欲,无序蔓延,边设计边施工,也不用审批,很多是出于主人和工匠的临时起意、借题发挥和及时应对,阴差阳错,歪打正着,鬼使神差,创造出了自然和谐的历史村落。这是再高明的规划师也做不到的。

 

这是当年吴冠中先生画的李家山三层楼和原型。层层叠叠、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立面丰富,组成了农家窑洞秀丽的风景画卷,跃然纸上。

 

李家山窑洞院落和其它黄土高原院落的区别在于它将窑洞和明清砖瓦民居四合院的特点完美结合在一起,组成独具魅力的院落。以靠崖窑为正房,两面水磨青砖建造厢房,组成三合院。更为富者在正房对面再建倒座房或影壁墙,形成四合院。财主家都为二层或三层窑洞楼房,高耸气派,住在楼上可远眺山外山、楼外楼。


李家山保存最完好的院落就是我们住的新窑院,它是西财主给其侄儿盖的。虽然均为一层窑洞,但标准很高,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完全原汁原味的原装老货,精雕细琢,一砖一瓦、一木一石皆精品。

 

李家山的院落与院落之间,都有高低不同的高差,这些院落巧妙地利用这些高差,随形生变,又以石阶相连,拾级而上,演化出多种多样的院落组合方式。运远望去,山峦起伏,枣林叠翠,层次堆院,气势磅礴。


黄土高原的窑洞有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的特点,世代同这里的村民和睦共生,和谐共处,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时间越久越稳固。和西欧的教堂建筑同理。

 

李家山的窑洞形制大致可分三种:

 

第一种是“炷香”窑,即在黄土壁上发掘,窑口处安装门窗。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但是采光不好,外形简陋,空间简单。这是较原始的窑洞,李家山现在还有遗存。

image006.jpg


第二种是“没根厦檐”窑,窑洞用2米左右的挑檐石伸出以形成披檐,外露部分条石顶端雕刻龙头或狮子头。这种窑洞属于中等水平,既能防雨水,采光也好。

image008.jpg


第三种是“明柱厦檐”窑,就是在窑洞前面用木质廊架搭建檐廊,披檐以砖瓦覆盖,前面用木柱支撑,是最高等级的。它有效避免了雨水冲刷崖顶的弊端,但是窑洞较深,采光不足。

image010.jpg


村人讲: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据客栈老板给我们介绍:在以前没有防水材料的年代,村人就在房顶覆土表层栽种一种当地植物,此草根系发达,遮盖极严,可形成一封闭的隔水层,效果极佳。

 

客栈老板告诉我们:靠崖窑的建造方式,是先铲开崖面,向下深掘两侧窑腿深槽,保留两窑腿之间黄土,并将其顶部削成拱劵状,使其承担拱券模型的作用即作土楦,等砌完稳定后再挖出里侧土,填于房顶之上。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于此。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李家山院落的大门朝向和吕梁山西部的建筑制式一样,通常都是“歪门斜道”的。李家山村基本为居住建筑群,宗教建筑甚少,只在图中出现“三官庙”一处,也间接说明传统文化的薄弱。

虽然李家山地形陡峭,但伴随高低不平的窑洞院落,大街小巷、台阶小路“因天材就地利”,蜿蜒曲折,四通八达,院院相通,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村中两条主要街道贯穿南北,连接山顶和沟底,东西财主院、新窑院都位于主干道旁边。众多小巷随形生变,该绕就绕,该转就转,状若盘蛇,联系紧密。

 

这些街巷、小道均用条石砌楞,块石铺面,坚固耐久。由于坡陡,所以要防止雨水冲刷的水土流失和行人安全。随形就势的台阶路巷也增加了形态的变化,空间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些石巷中穿梭,可以领会到“步移景异”的意境。

 

处于黄土高坡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村落排水问题尤其重要。一要防止洪水冲刷,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二要预防黄土的湿陷,以免造成窑洞、院落,路基的裂缝和损坏。所以,李家山村随街巷、沟道而行的泄洪水道布局合理,纵向跌落,沟心卷洞,十分齐全严密,均送到村南沟底。

 

李家山村地处黄河岸旁,盛产石材,对村落的营建有着特殊的意义。石材与砖、木并用,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独特的土地,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这里的明清窑洞四合院建筑群落,这“窑洞式明柱厦檐高圪台”,才真正是看惯了高楼大厦人们的旅游所在,是写生摄影人们要寻找的创作之源泉。

 

老同学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也好,那也不错,不停采撷,不断收获。

其实,在我的家乡,交城县西社镇东社村的对面,有一个小山村叫阳湾。曾任山西省美协主席的董其中,1962年,在山西大学任教的他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时,被阳湾村的生活场景所吸引,如同他的老师吴冠中一样,有了“发现”,依此创作了名为《山村秋景》的版画作品。董其中也因此成名,奠定了他在新中国版画史上的地位。

  

遗憾的是,如今的阳湾村已物是人非,没有像李家山这样完整保存下来。但如适当加以保护和开发,也是一个很好的景点。

当然,我们在游览思索、开阔眼界、拓宽知识之余,摄影也是重要的任务。

我的同学妹妹充当模特,还专门带来一些道具。实话实说,在传统窑洞、古老村落照相留影,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小山村漫步一圈,走在这些古老的窑院之间,会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村中年青人都已经移居到山下新村和集镇,现在仍在村里留守的只有少量的老人和一些并不算年轻的客栈经营者。曾经热闹的山村,如今多数窑院已被放弃或是常年大门紧锁。当初为之倾尽心血的祖先们,如果看到此情此景,他们有何感想呢?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我们该走了。我的老同学久久地回望着这古老的村落,看着这新窑院的大门楼。也许,在满山遍野枣儿红了的时候,她还会飘洋过海、从遥远的澳洲回来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