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山河古村落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西潭乡山河村

2020-07-07
黄辉全 0   |   1

山河村,诏安县西潭镇一个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古村落,330多年来,从生活、生产、婚丧、风俗、祭拜等,几乎完整地传承了古老文明,依然保留着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建筑群体,被福建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被国家住建部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悠悠山河岁月静好

 

山环水抱,地势开阔的山河村,原称“山堡雷村”,村落面积达325亩,一直单姓沈氏,现有750余户3200多人。

image002.jpg


震山祖祠

image004.jpg


大夫第

一进入村庄,衔连绵群山,傍东溪干流,周围数百亩肥沃田园,满眼都是绿绿的田园风光,那原始风格的村庄,淳朴的生活气息,还有老农、耕牛、晒稻谷的农妇,构成了传统古村落最美的画卷。古村给人的印象更像一块深藏着未经雕琢的璞玉,村庄布局独具匠心,境内有震山祖祠、震山土楼、沈氏家庙、大夫第祠堂、文山祖祠、叶太恭人祠、友敬祠、“五马拖车”古厝及保存完整的乾隆皇帝圣旨等文物古迹,延续并保存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形成一个有特色、密集的文物群,无不展示着它曾经的繁华、阐释着它昔日的厚重。也足以证明古人的骄傲,也令今天他们的子孙引以为豪。

寨前一棵健硕的古榕,榕荫云盖,村落中还有“榕须缠墙”“斜榕映塘”“三榕护庙”“两榕掩祠”等奇雅古榕景致,自古有“榕荫掩蔽半乡地”之说。狭窄迂回的小路在寨子里纵横交错,残破光滑的石阶,向人们呈现时光流逝后的沧桑。几百年来,这个寨子就这样生息着。一座座连片分布的祖祠、家庙、古厝等饱含人文底蕴的古建筑,默默地讲述着一个个山河先人艰苦创业、英贤慈孝的故事,传诵着一篇篇浓郁精彩的人文典故。正是因为它的原始、纯净,有生活和独特的人文气息,浸润了自然,沉淀着文化,如今正成为旅游者探秘之地。

 

古寨祖祠相得益章彰

 

震山大寨始建于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历时五十余年。是我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居民最多的方形古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寨门囗望进去,“震山祖祠”处在整座大寨的中轴线上。

image006.jpg


震山大寨

大寨呈回形,长宽皆120米,高6米。四角各有一个角楼,角楼有枪眼,可以保护大寨不受土匪、强盗的侵入。寨有三环,每环皆有两层土木房屋,共有房子124间。墙壁以三合土夯成,寨门用条石筑成,上嵌“震山大寨”匾额,是一个可攻可守的大寨。清康乾年间,全村人都聚居于寨内,最多时曾住近千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不惑之年的开基祖沈雍穆祖举家迁移至此,筚路蓝缕,开创基业。他几经精心考察,携领东城乡亲,来到这里。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起了一座宗祠,名曰“震山祖祠”与大寨。并在宗祠周围建了二十多间两层土木结构的楼房,围成一个小寨,于此繁衍生息。寨初名“震山寨”,取村名“山宝雷”,上世纪土地改革时改称为山河村。

震山祖祠堂号“继述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门楼、天井、两廊、正堂组成,属二进带东西厢悬山顶燕尾脊建筑,石、砖、木结构,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建造后,雍穆祖连生5子,钟鸣鼎食,人丁兴旺。后来,其子孙又把震山寨扩建成拥有120多间两层土木结构的楼式大寨,重取寨名“震山大寨”。

走进山河村震山大寨,整个寨子呈回方形,以震山祖祠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一环、二环、三环的格局。外围宅第按方位坐落,依次紧靠古寨而建,给人的印象这里的村落比较殷实。

image008.jpg


旗杆石群

历经三百年风雨,古寨墙岿然屹立。一条条过道石块铺就,斑驳的墙体泛着青苔,透着岁月的沧桑。寨前整齐布列着一字排列的旗杆石群,还有祖祠内珍藏的乾隆圣旨、“三世将军”“四世大夫”“奉旨特简”和“钦赐元戎”匾额等文物,折射出沈氏先人曾经的荣耀。当时各路官员经过山河村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而过,以示敬畏。

 

圣旨绢画镇寨之宝

 

震山祖祠至今依旧保存着一道清朝乾隆皇帝的圣旨。这道圣旨长1.6米、宽0.8米,面料为黄色绢织,全文200多个文字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书写,采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格式,落款是乾隆十六年(1750年)。这是朝廷追封褒奖、抚慰武进士沈之骁功绩和其祖母林氏、继祖母程氏为“宜人”的诰封。

image010.jpg


镇寨之宝——乾隆圣旨

据该村族谱记载:沈之骁于乾隆元年中武进士,乾隆十五年(1749年),广东新会境内海寇猖厥,无恶不作。沈之骁奉敕清剿寇盗,一年内,寇贼尽剿,乾隆皇帝大悦,当殿赠“钦赐元戎”,授“武德将军”。沈宝善于乾隆五十七年中文举人,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朝廷封赠沈之骁及其父、祖为“三世将军”;封赠沈宝善及其父、祖、曾祖为“四世大夫”。


震山祖祠内墙壁上,一幅清朝乾隆年间的古字画,沈氏族人沈士林赠送。这幅300多年前的《清溪浅水行舟图》绢画手卷上,用144个字的笔墨描绘了当时山河村的美好景色,为山河村的传世之宝。据村民囗囗相传,清乾隆年间,勘测官沈士林、林辉星、沈召棠奉命到丹诏测量,不料在山宝雷村附近的山林迷失了方向,受困于山中。天色渐晚,三个人又饥又寒,下山时已精疲力尽,村民们友善地款待,为他们安排食宿。村民得知其身份和来意后还筹集银两以作路费。感动之余,三人遂在白丝绢上合作一幅诗画,馈赠山宝雷村民作为纪念。

 

石柱“风化”堪称奇迹

 

震山祖祠建造后几百年间,曾接连出现一个奇特现象:下厅左边的一支石柱中段像沾上了水似的,湿漉漉的,慢慢地石柱中段约一米长的部分出现“风化”,由方形变成圆形,并逐渐凹陷。不久沈之骁便先后考中举人、武进士;乾隆中末期,石柱同一部位又严重“风化”,之后沈宝善又考中文举人。清同治年间,因石柱“风化”后凹陷严重,撑力不足而换上新石柱。令人称奇的是,新石柱于清光绪年间在同一处又同样“风化”且瘦成圆形,随后又有沈氏子孙4人连科中武举人,村中又出现32名秀才。荣耀异常,誉满诏邑。自乾隆年间,山河村族人开始注意到这根石柱的奇特,但因其“风化”部位都在中段特定范围,难以从地质、土壤、温湿方面作出科学解释,且每次石柱“风化”后,村里人都在科场中纷纷得中,任绩显著,故该石柱“大蚀出大贵,小蚀出小贵”的说法就渐渐流传了下来。

 

一门六秀才传为佳话

 

山河村第二十一世祖沈元良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一门出了六个秀才,成为佳话流传至今。

元良一族是诏安名望显耀的官宦、书香家族。他一生育有五子,个个英俊潇洒,聪明伶俐。在“五礼配五伦,观于乡而知孝友睦渊任恤;教家通教国,成其俗便是和亲康乐平安。”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沈元良及其五子学识骄人,才德俱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沈元良院试获取功名成为秀才。此后,他的五个儿子于嘉庆年间先后在院试中考取秀才功名。居于田野偏隅的山河村,孕育了一门六秀才,名震丹诏,誉满乡里。

 

古老民俗遗韵犹存

 

农历八月十四“游火烛”,这一天是山河村最喜庆、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因此特别的隆重。村里处处可见提篮挑担的妇女奔走于家庙之间,虔诚膜拜。各家各户也喜气洋洋地参与各种庆贺活动。村里老祖宗传下来的遗风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这天晚上,按照古老的风俗抬祖公神像巡安全村各甲社。怀有发自内心又充满自豪的“血脉”情感的沈氏后裔,以“游火烛”的活动来迎送众神像出巡,以此答谢祖德神恩,庆贺荣耀并祈求平安。壮汉们抬着沈祖公神像轿子,上千火把汇聚成“游火烛”队伍,“走王”时,火举手两手平举并不断旋转火烛,火烛不断喷出燃烧的火花,像一条巨大的火龙环村而行,所到之处,热闹非凡。在全村各甲社巡游后,回到村大宗祠前埕表演“走王”等诸多欢庆的节目,整个过程需要三四个小时,场面十分热闹壮观。他们在祈求财丁兴旺、光耀祖宗的同时,也将人们带进一种人神同乐、普天同庆的欢乐之中。一个个年轻人精神抖撇,意气风发,还有什么能比这事更为惬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