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舍,一个文化内敛的古村落

抚州市南城县上唐镇上舍村

2020-07-08
尹耿志 0   |   1

自从听说上舍村被列为传统村落保护村后,就一直想着要去好好看看。上次去上唐时又跟杨老师提起,机缘巧合,杨老师去塘湾村的时候,找到了当年下放的故友,其后人当上了村书记。

因为我听说上舍村民保护意识很强,陌生人去,不会随便让人看那些古建筑的。于是,从来不愿惊动“关系”的我们,这回却通过官方渠道参观上舍村。

村主任热情地领着我们参观,我们不但有了一个免费的导游,而且是一个对上舍村传统文化精通的行家。因为,上舍村传统村落保护的申报过程,全程都是吴主任参与并整理资料的。所以,可以说,没有第二个人对上舍村的情况能有这么熟悉。

八点钟我们从县城出发,车上的老刘书记虽然是新丰的,但对上唐的路也非常熟悉,车过上唐直奔上舍。因为是慕名而去的,因此,一到目的地,我们偏按奈不住,直接就去看老屋。

当然,杨老师每次去古村,最大的想法就是寻找那些门框边的楹联。而我,比较喜欢看那些精美的建筑雕刻,无论是砖雕、石雕还是木雕,古代匠人的手艺那么精湛,这些年看得都有些上瘾了,虽然还有很多看不懂,但越是神秘,就越有吸引力。

 image002.jpg

进入上舍,这栋“吴秀峰大夫祠”首先显得非常醒目。一位村民热情地为我们做起了解说。他告诉我们,这栋宗祠是秀峰的孙子做的,以爷爷秀峰的名字来命名。看外表,这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门额上的字是现在补上去的,并不是常见的红石雕刻的。仔细看,三扇大门中间方,两边拱,据说,以前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是重大活动日时才能走中门,平时都只是走边门。门框上方整体装饰有红石的精美石雕,遗憾的是,在那场文化洗劫中没能幸免于难,那些人物全部面目全非了。

 image004.jpg

进到祠堂内部,看结构却有些特色,中心是一座四角飞檐的大亭子的建筑,似乎是座落于宗祠内部巨大的天井中。两侧有类似于二楼包厢的看台,难道,以前这里是唱戏的地方么?这种结构,在上唐似乎也见过,其他村落却没见过。听吴主任介绍,吴姓开基祖来到上舍,到了秀峰时已经是第三代了,而秀峰生有九子,今天看见的留存下来的老屋,大多都是这一支的几个儿子建的。

穿过亭子结构的部分,进入一个大厅,墙壁上四个大字“孝、节、忠、廉”,是镌刻在木板墙上的,每个字都不止一米见方。传统文化总是以这样形式,散见于古建筑的各种场景,这些雕刻在墙壁上的文字,无声无息,却又时时刻刻在教育着后人。

 image008.jpg

从祠堂出来,吴主任领着我们去看大房家的第二栋老屋。随行的官大叔告诉我们,这里曾是大房家的弟子们读书的地方。房子不大,隔门上的花格装饰也已经破烂,但中间镏金的雕刻画板却保留下来了,可惜由于缺乏对古建筑的深入研究,我无法破解画中所表现的故事,要真正看懂古建筑,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image010.jpg


走过一条巷子,吴主任带我们去看吴氏七房的老屋。转过巷角,映入眼帘的房子有些奇特,大门开在墙角上。这在非常讲究风水的古代,倒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事情,或许因为前面有兄长们的房子,如此开门还有些谦逊避让的意思。大门门楣上有两个门簪,左右不对称地雕刻了“爵禄封侯”寓意的石雕。门簪中门的红石上雕刻的三副图,分别寓意“松鹤延年”、“三羊开泰”、“喜上眉梢”,两侧的博古花瓶放在案几上,自然是寓意“平平安安”。

 image012.jpg

吴主任特意带我们去看他幼年居住的属于吴氏六房的老屋,说起吊楼下曾经有过清澈的池塘,小伙伴们一起在塘边玩耍,吴主任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是,我却看到这房子与其它房子的不同,不仅是有类似于现代建筑阳台的吊楼,而且山墙是弧顶的。看惯了人字顶马头墙的古建,忽然见到这样的结构,眼前一亮。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本地建筑的特点,是否具有从徽派向闽粤过渡的特点,这算不算一个例子呢?上舍去东坪的路上还见到一栋弧顶山墙的建筑。

image014.jpg


我们绕过上舍村中的大池塘,走向上舍的“老区”——塘前。官姓老者告诉我们,上舍村先有塘前,后有塘背,塘前是老祖开基之地。塘边一座小牌楼,就是进入早期上舍的大门了,这座小牌楼并不高大,一点都没有气派的味道,仅仅就是一个村门的标示,或许,上舍村的内敛含蓄从村门就开始了。


 image016.jpg

 每每走进这样的青石板小巷,我都会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古朴的青砖,碧绿的苔藓,被岁月磨蚀的石板,仿佛在述说着千百年来村落的风雨飘摇。上舍村巷道的石板下面多为下水道,上面是行人的道路,下面是水流的道路,这种一举两得的设计,也是当时人们聪明才智的体现,恐怕也是古人“天一合人”思想的自然流露吧。

image018.jpg


吴主任带我们来到一座门额上刻有“桂林裔秀”牌匾的老屋,应该是上舍村现存最早的建筑了,根据外墙双层眠砖一层斗砖和屋内格子窗棂简洁无繁复雕饰的特点推测,这栋建筑该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看完这栋老屋之后,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疑惑,上舍村名气这么大,可是,门楣上有“牌匾”的却如此稀少,更没有看见一栋老屋的门框边有对联,文化在哪呢?

 image020.jpg

吴主任或许是看出我们的疑惑,径直带我们来到他引以为豪的“洄澜亭”,说上舍的文化可以在这里找到。这是一座廊桥,类似于源头的活水亭桥。活水亭桥是政府出资维修了,而这座桥却是村民们前几年自费合资修缮的。这个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上舍村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传承的重视,确实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村落。

 image022.jpg

亭中有吴主任撰写的重修洄澜亭碑记,从碑记和吴主任的口中,我们知道了,上舍村竟然有“洄澜八景”这样的雅致之处,这可不是一般村子能有的。洄澜亭的“洄澜”二字,说的是溪水绕村而流,曲折迂回,吴氏先人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image024.jpg


亭外,一棵奇特的樟树很是吸引人。吴主任告诉我们,这是卧樟。当年,村口的这棵樟树由于种在溪边,逐渐长大时向一边倾斜,村民们为了樟树不倒,便用石头支撑,随着树越长越大,石头也支撑不了,樟树慢慢还是躺下来了,但是却仍然枝繁叶茂。现在看来,倒成了进村的天然拱门,确实是一道奇特风景。


 image026.jpg

我们得知族谱上有八景的记载,执意要看看。吴主任带我们来到致富能人吴桂新的家中,让他搬出家谱给我们看。族谱中,这洄澜八景,不仅有插图,有介绍,还有吴氏的祖先们为八景的赋诗。原来上舍的文化都记载在族谱里啊!这种内敛的文化,使上舍村形成了浓郁的读书风气,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村。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底蕴所在。

  image028.jpg

八景中,大塘春浪是首景,这也是吴氏开基的源由所在。现在上舍人都说宋淳熙间先祖吴大本由南丰洽湾金斗窠迁到此地,当时看到有放鸭人搭屋居此,旁有樟树,六月挂饭,数日不馊,以为灵气,便定居下来。放鸭的地方就是有池塘的地方了。我粗读族谱的谱头,得知吴氏的祖先曾遭遇过一场大火,从此便告诫后人,将来择居必须“逢塘、逢井、逢源”。此处的大塘,才是吴大本公遵从先祖遗训选择居住地的真正理由。


 image030.jpg

俯瞰上舍全境,可以看到村中池塘不止一只,而中间的这口面积确实很大,并且原来是与村口溪流相通的,是活水。以现代地理知识来看,面积这么大的水面,对于周边的气候是会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的,因此夏天在池塘边上显得比别处凉爽就很正常了,而春日大风,吹皱一池水,吹乱池边柳,确也是很有诗情画意的了。可以说,正是这些池塘养育了上舍村的祖祖辈辈。

   image032.jpg

离开上舍村之前,竟然发现了一个如此现代化的照壁,让我的心里感觉有些五味杂陈了,一方面,这说明上舍的确是一个拥有传统文化的村落,即使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房屋,依然不忘在大门前建一个照壁;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确实需要好好普及,否则,这种有形而无神的现代仿古建筑,会让古代建筑的精髓丧失殆尽了。

 

上舍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虽然今天作为古村的肌理已不复存在,遗存下来的古建也并不比别处更堂皇,甚至还可以说略有几分逊色。但是,其内敛丰富的文化又是普通村落无法企及的。

一同前往的杨建凡先生,在村中没有找到一幅对联,心有不甘,觉得这么一个有文化内含的村落怎能没有对联呢?于是,回来后为上舍村撰写了两幅楹联,准备让村里人镌刻于洄澜亭的两门。这两幅联可谓是概括出了上舍村的文化特点了。联曰:

洄溪择地,落雁沉鱼开八胜;澜浒惊天,腾蛟起凤合双赢。

横批:洄澜一眺

上下琴棋,开枝散叶樟亭月;舍园诗画,绕水环山橘浦风。

横批:人上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