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古村落之官庄村

广西壮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水车乡官庄村

2020-07-08
何富乃 0   |   1

灌阳县地处湘桂结合处,是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热点区域,是世界瑶族发祥地。县域内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建筑独具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文化个性鲜明,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自2012年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以来,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调查统计传统村落34个,有12个村落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22个村正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其中水车镇的官庄村于2013年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官庄老村位于灌阳县的东北部,地处新圩、水车、文市3个乡镇交界处,隶属水车乡管辖。公路里程距水车乡政府驻地8千米、新圩16千米、文市5千米、灌阳县城31千米。村庄依山临河而建,村域面积约20万平方米。现有住户140户,近600人,均为何姓家族。

image002.jpg

官庄老村前临灌江

官庄村临江布局,依祠堂朝向修建住屋。建筑材料取自村后石山及河中的鹅卵石。村内所有巷道全为石板路面,房屋的基脚、墙脚、转角、门槛、天井、花台、晒坪、过道均采用加工好的条石、板材砌筑,美观气派,坚固耐用;墙体用的石灰自己烧制,村有柴、煤两口灰窑,煤窑在河边被洪水冲毁,柴窑在挂榜岭上;河沙在江边挖取,建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村内房屋小砌墙居多,砖砌墙很少,砖只用来砌转角、飞线、出挑或扯墙用;河沙洁净,石灰用量重,加上砌工精细,固小砌墙房屋与砖砌墙房屋一样坚固、耐用,元代修建的田洞书房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霜雨雪,今仍可堆放柴草,作猪、牛栏用。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国初年修建的50余幢古建筑住屋多为小砌墙,现仍使用,如今它也展示了该村庄曾经的风格和模样。

image004.jpg


田洞书房

官庄老村古民居建筑群,从整体风格来看,具有典型的桂北民居风格。建筑群中既有庭院式的也有单体的。小砌墙、古青砖、小青瓦、马头墙、高脊堞瓦飞檐、砖木石雕及屋楼叠院、曲径回廊等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气势恢宏、宽敞明亮。

image006.jpg


桂北古民居风格建筑

官庄村自古崇文重教、诗礼传家。先辈对教育的重视持续了数百年,自元代修建田洞书房供村民子弟学习,还置有学田,田租则作师长薪俸膏火用,学子可免费学习。后因学童增加,明嘉靖年间又在村北修建了大书房。此两处书房是公共书房,村内学童均可免费入学。有钱人家更重视后代教育,在家庭院内设置书屋,请有名塾师在家中书屋给其后代传授文化知识。何如谨曾就读自家的“潄芳书屋”,何福照、何福煦、何福增、何秀贞四姐弟曾在自家的“大花厅”由县内名士蒋伯清先生教习。建有私人书房的还有广贤家的新书房、景贤家的书屋、元伯家的小书屋、澄甫家的书房等。旧时,父母送孩子第一次上学见先生要行跪拜礼,磕三个头,当面送给先生一件“家法”用具即竹板,并嘱托先生只要孩子不认真学习、不尊敬师长等,先生便可持“家法”体罚学童,罚站、罚跪、打手心、打屁股等方式“教育”孩童;“竹板”一端裂开,即便轻打,板子裂开处夹住肌肤也是疼痛难忍。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戎科进士何大海,其子何宗斌已为何源知县,大海督促要求其达到在塾时一样,其平日可想见矣。

image008.jpg

马头墙

image010.jpg

村后的挂榜山

漫步官庄老村平坦的石板道上,访小巷之幽,瞧明清古宅,观飞檐流云,登元明古道,瞻峻峭崖壁,看远山近景。数百年来,村民就在这古老的庄园里辛勤劳作,守护祖先遗留下的一石一木、一砖一瓦,并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