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村之旅 | 来自全球的15组高校团队,在这个村开启了一场建筑Battle!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果园村

2020-07-10
艺术中国、新浪新闻、AIM Competition 0   |   1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灿烂遗产,如何保护村落文明,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让我们开启一场寻村之旅,寻找乡建榜样,传播村落成功经验,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多的解题思路。

走进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的果园村,最引入注目的就是村中的七棵古梨树,相传这七棵古梨树栽种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而果园村又有着“百年梨园”的别称。尽管果园村出产的优质梨果为村里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村里的产业还较为单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image.png

今年8月,这个“百年梨园”忽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得到了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数家国内外知名媒体的报道。而这些报道都离不开一场国际性比赛——“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它是目前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建造竞赛之一。


大赛要求大家以“梨”元素为主题,设计并建造出一个约百坪尺度、功能多样的“梨园小屋”。通过方案征集、现场评审、施工深化等近半年的持续性工作,最终从来自23个国家的101所建筑高校中甄选出15组方案,落地实施。

位于梨园一隅的“方间梨楔”,是昆明理工大学和斯洛伐克技术大学联合团队的作品。装置由3个4米见方的盒子组成,“品”字形布局,其中一个盒子可移动。通过移动盒子,可以变换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由露天环境变为室内空间,以满足人们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王维笔下的幽深竹林意境,很好地在华南理工大学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筑研究院联合团队的建筑作品——“竹里馆”中体现了出来。

“竹里馆”位于村口停车场处,以板为叶,以竹为茎,建构起村口的一片竹林,通过三片墙体围合出的三个广场分别对应着集会、休憩、对外活动三个功能,整体混凝土板作为搁架系统,将装置塑造为具有活力的水果展销平台。“竹里馆”落成后成为果园的标志性风景。

东南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团队的作品“芳木为邻”设计理念则源于模块化结构的想法,这样的建筑可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配置。模块结构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家具、墙壁、露台、屋顶,拥有不同类型的空间功能,如休闲空间休息空间和零售空间。


通过此次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小小的果园村聚集了国内外知名建筑高校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保有乡村多元性的同时,以设计的力量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进行了提升,为“百年梨园”打造了一张世界级名片。




果园村同大多数中国乡村一样,存在着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龄化日趋严重、产业单一等问题。如今,果园村希望能借设计、文化、艺术的力量“留住文化,唤醒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