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

2020-07-15
勤奋习惯艺术 0   |   1

区域概况

良溪村是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辖下的一个村落。古时因地势低洼,周围长满蓈草。元末明初,当地人在西江边筑起围堤阻隔西江水流,低湿之地逐渐干涸,后人辟为屋地及农田。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后,村人依“蓈底”谐音,雅称“良溪”,又称“良底”,寓意“良才大用,溪水长流”。

image.png

历史特色

良溪村旧称蓢底,也称蓢溪,它位于大雁山山脉,在棠下墟西北约2公里的山坳。很早以前有龚姓的土人在虎山山脚耕种居住,村人称为龚坑里。北宋初年,谢姓从棠下沙富村迁来与龚姓同开一村,故龚坑里又称谢龚坑村。到了南宋,罗贵率众南迁到此。先在村对面的金花庙暂居,后由于常患水浸,遂搬到山腰居住。由于这里遍生蓢草,于是把村名定为蓢底。不久,罗贵又邀龚谢二姓同居蓢底。到明代洪武二十年,随着环境的改变,蓢草渐渐少了,蓢底已不适合作为村名,遂以"良才大用,溪水长流"为内涵,取蓢底方言同音良溪为村名,寓意族人代代出经国济世之人,子孙繁衍如溪水长流不断。自此,良溪二字沿用至今。

文化特色

良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五枪炮头,农历六月十三梁真君诞,十月一日舞火龙等民间习俗;还有广为流传的罗贵南迁和梁真君传说,罗天池始创柑普茶等。

建筑特色

位于蓬江区棠下镇西北面的良溪村,与鹤山雅瑶接壤,面积有7.56平方公里,村庄坐北朝南,沿着隐龙山聚落而建,村东南高、西北低,民居分布由东向西成牛角形状走向,其讲究“青龙骑白虎”的风水布局。 “良溪古风”是蓬江十景之一。它毗邻西江,青山依傍,老宅井然,老榕新枝,翠映池塘。2006年,良溪村被省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在2008年9月入选首批“广东省古村落”,这些称号的由来,都源于她记载着880多年前继南雄珠玑巷之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南迁历史。

旌表节妇罗门吴氏贞节牌坊

村中有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旌表节妇罗门吴氏”的贞节牌坊。这是清乾隆元年留下的贞节牌坊,与别处牌坊立于空阔处不同,这个牌坊显得异常低调,甚至紧贴着牌坊外包了一层墙,似乎要把自己藏起来,藏得更深一些。如果是我们单独来有意寻找这个牌坊,即使站在它的门外,也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牌坊保存得非常完好,牌坊上面有着“旌表节妇罗门吴氏”的字样。

image.png

罗氏大宗祠

罗氏大宗祠占地面积2439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建于康熙46年(1707年)。宗祠是良溪罗姓村民纪念南宋时到良溪定居的先祖罗贵而建的祠堂,供奉罗贵为始祖。

祠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进深三进,建筑结构为硬山式、山墙搁檩、抬梁式木结构,前后三进皆为13架梁,层面船脊布瓦,绿琉璃剪边。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