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关西村:奇特客家围屋

2020-07-24
土地资源网 0   |   1



关西村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境内,关西村在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在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特色美景,以关西新围为代表的客家民居习俗也入选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西村保存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村内有一座在赣南地区保存最完全、面积最大的客家古围。

  赣南围屋构成了关西村奇特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围屋,顾名思义就是围起来的房屋。围屋外墙既负责承重,又具有很强的防卫功能;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


image.png

 

  关西境内有名塔、名人。名塔,即是“关西塔”,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到今天已经斜如“比萨斜塔”。至于名人,历史上有记载有三:一为清道光年间的翰林徐思庄,官至安徽、山东按察使,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一为清咸丰五年翰林徐德周,曾任御史;一为翰林徐名绂。史书上并未记载的名人还有关西新围的主人徐名钧。2004年11月,“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关西新围得以借此维修一新,向世界开放。


image.png

关西塔

  

关西新围,始建于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由当时龙南财王徐名均出资百万白银,历时29年修建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关西新围占地面积为26980平方米(近41亩),其中住宅面积约为11亩。围屋建筑功能可分为三大区域,即防御区、生活区、娱乐区。围屋呈方形,为三层土木结构,底层由铜油、石灰、糯米等三合土夹河卵石夯筑而成,三层为阁楼,有悬挑外廊。墙厚1米,墙高近10米,围墙长近百米。围屋四角各有一个向外突出一米的高大炮楼,整个围墙布满几百个梅花枪眼、外大内小的射击孔以及瞭望窗,射击孔与正面梅花枪眼正好形成一个射击的死角。此外,围屋的瓦片上还布有毒铁钉,地下则立满了用松木做的梅花桩,军事防卫功能强大,使来犯的敌人无藏身之处,不能越雷池半步。


image.png

  围屋四周有很多枪眼和炮眼

  

  杨村燕翼围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的“燕翼”二字为围名,意味深谋远虑、子孙荣昌。

  燕翼围高14.3米,厚1.45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厚实坚固、笔直矗立,如千仞陡壁。墙上布满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形成无死角的火力网。进围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休想进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而墙面则传说是用糯米粉、红糖和蛋清搅和粉刷,墙内人缺粮受困之时,可剥下墙面充饥。墙根离地约1尺多高处有一喇叭形漏斗,用于排放污水。进围门后,楼分为四层,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疏密有致,通风讲究,采光合理。

  燕翼围布局科学、结构严谨、防御得当,打起仗来可作碉堡,撤下土炮便是多功能民宅,是客家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一部生动的客家变迁史,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内涵丰富的人文价值。


image.png

image.png

  

杨村四周群山遍布,千姿百态,有母猪带仔峰、游鱼戏滩鲤鱼寨、天马饮泉山以及撒网捕鱼网形岗等优美景观。近10年来,前来燕翼围参观考察的中外游客非常多,一位外国建筑师游览后曾称赞,“燕翼围是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