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江永——千年古村上甘棠

2020-07-27
潇湘晨报 0   |   1

 


image.png


保存完整的宋代古桥栉风沐雨,横跨在谢沐河上;高大雄伟的文昌阁矗立河畔;200多幢明清古宅,古色古香;摩崖石刻上,文天祥题写的真迹,跨越千年,不曾磨灭……这里就是千年古村上甘棠村。上甘棠村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永州市江永县,是湖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2006年,村里的古建筑群就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image.png


上甘棠村一左一右分靠着两座山头,左是将军山,右是昂山。村后是延绵不断的群山,村前有谢沐河玉带环绕,古村犹如闲坐在太师椅之中,山水如画,似世外桃源。上甘棠村现有453户居民,共1800多人,除7户人家是新中国后迁入的异姓外,其他居民都是周氏族人。清代道州《周氏宗谱》记载,上甘棠周氏族人为召公姬姓后裔。隋末,周氏南迁,始祖周归仁从山东青州来到湖北襄阳,上甘棠遂成周氏族人的世居地,是瑶乡少有的汉人居住的古村落。

 

image.png


沿着谢沐河,一道高墙将村落围起。门楼有孔洞,在大门、二层设有观察孔和枪眼,以防匪患。沿村中古道前行,每个巷口都建有一座门楼,门楼建筑比较讲究,有八字墙门、雕花梁枋、磐石门墩,庄严威武。村里人说,古时周氏的各个支系按门楼聚族而居,原来沿主街道设有一至九单,共九个门楼,现在保存较好的只有一单、四单、五单、七单四座门楼。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


image.png


进入南栅门,第一幢建筑是“周氏祠堂”,又称“忠厚祠”,为明末清初所建。忠厚祠北侧是“上甘棠博物馆”,馆内展示着记载有村子历史、周氏族人概况的相关资料。

沿着谢沫河向北走去,有一座长满青草的石头桥——“步瀛桥”,这是出入上甘棠村的必经之路。据村内一块古碑记载,“步瀛桥”的名字是仿唐太宗之时学士们“登瀛州”的美好寓意,所以也称“登瀛桥”。此桥始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336年),为三孔石拱桥,长30米,宽4.5米,高5米,造型优美,是全省现存唯一的一座宋代石桥。


image.png


走过步瀛桥,与村隔河对望的是一座高耸的楼阁建筑——“文昌阁”。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阁高16米,面宽10.6米,进深10.2米,共有四层,矗立于谢沫河西岸。文昌阁前有古戏台,后有古驿道,现在已经成为上甘棠村民聚会之处。

在夕阳西下之时,或是日出东方的晨光里,童叟牵牛过桥,后有文昌阁倒映于河面,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图画。


image.png


在村外百多米远的将军山,有一条石阶拾山脚而上,这便是古驿道。近百米高的山崖上刻满了“摩崖石刻”,又被称为“月陂亭石刻”。至今保留完好的27块石刻,诉说着千年古村的历史,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南宋著名将领文天祥题写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据说,时任湖南提刑的文天祥曾经进驻永明县(今江永县),与文天祥在京城知交的在周德源回乡探亲时拜访文天祥,向其求字,文天祥随即挥毫写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永明县令王伟士命人将这四个字刻于“月陂亭”崖壁上,留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