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楞村:探寻左江古埠的旧时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下楞村

2020-08-03
当代广西网 0   |   1

 


image.png

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下楞村的一个巷口,耸立着高大的巷门

 

image.png

下楞村的古民居历经岁月沧桑

 

image.png

屋檐下装点着壁画

 

下楞村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享有“左江四大古埠之一”以及“龙舟之乡”的美誉。如今,虽然古老繁华的圩市已不复存在,但村里现存的完整古建筑和历史悠久的龙舟文化,依然吸引着外人前来探寻的脚步。

下楞村是一个壮族村落,在村里,“梁”是第一大姓,村中3000多人全部使用壮话交流。

关于年代悠久的村史,村中的老人各有说法,但谁也说不全。不过,有一点却是无可争辩的,那就是——村子因水而兴、傍江成埠,江水为村民带来了数百年的昌盛。“下楞圩,城西八十里,辰戌丑末日集,千余人。”古籍上的寥寥数语,却描述出了当时的繁荣之景。

依托水运发展起来的下楞村,在过去建有两街、八巷、九码头。明清古街与民国骑楼新街沿江相接,足有2.5公里长。如今由于新村规划,骑楼街已不复当初的样貌,所幸古街还留存有许多旧时建筑,穿行于深巷中,处处可见历史遗留下的痕迹。

明清古街经过修缮后,原本的青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但古朴庄严的巷门至今仍庄严屹立。每隔不到百米,高大的巷门沿街伫立,串联起一个个幽深的巷道。永安巷、那康巷、正宁巷、永康巷、中华巷、祥集巷、大王三巷……从一个个巷名中,可以看到汉文化和壮族文化在当地的碰撞和交融。在巷门的正面或背面,写着“福水长流”“祥瑞云集”“高厚悠久”等字样,表达了村民对家族、村庄昌盛繁荣的祈愿。

 

image.png

屋檐下精美的雕花

 

image.png

一处民宅内的木梯,可以通达第二层的阁楼

 

image.png

 “敬字亭”


村民们秉持着“敬惜字纸”的传统观念,在明朝时修建了“敬字亭”。过去,村中写有字的废纸不能随意丢弃,需统一收集拿到“敬字亭”焚烧。这个依靠商业发展起来的村落,对于传统文化却怀有深厚的敬意,村子之所以能够延续经年昌盛不衰,也正与村民惜文、崇文的传统有关。


 

image.png

下楞村附近的码头上,村民在练习划龙舟,为端午的龙舟赛作准备

 

街巷的另一侧,一座座坊门沿街而立,与巷门相对,条形的青石板路从坊门一直延伸至码头上。村民们说,每个巷子都有独属的码头,按照巷子的名字,分别叫作那康码头、正宁码头、永康码头、中华码头……待到端午节,全村的龙舟队从各自的巷门鱼贯而出,穿过坊门来到江边进行比试,非常热闹。

码头是重新修建的,只见江面上,渔船摇曳,宁静悠然。据说数百年前,这里熙熙攘攘,挤满了商船,村里商贸繁盛,七天一圩,南来北往的货物在此交易,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赋予了这个传统壮族村落多元、深厚的文化内涵,龙舟文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下楞村赛龙舟的传统古而有之,且难能可贵地一直延续至今。每逢端午,村民便在江上举行龙舟竞渡,吸引周围乡镇的群众聚而观之。这个场景,让村中的老人们印象深刻。眼下临近六月,村民们每日在江上进行龙舟训练,为今年端午龙舟比赛早作准备。村支书梁秀廷介绍,虽然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但仍每年按时回村中参加龙舟赛。端午将至,在南宁市区打工的村民,有的每日坚持回村里参加龙舟训练,有的则自发组织在西乡塘区的邕江段进行训练,为比赛做准备。

历史的演进,改变了古老村庄的样貌,然而灿烂的文化却未曾消逝。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将深深印刻在这方土地上,成为永恒,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另一番动人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