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依提·依明——加依“乐器村”非遗传承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

2020-08-07
人民网 0   |   1


image.png

  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老人

 

一位银白须髯的维吾尔族老者,戴着一顶流露着浓浓民族风情的维吾尔族小帽,静静坐在艾依提·依明的家中一角。突然,乐声响起,老人站起身来,光着脚,合着旋律,极其稔熟地跳起舞蹈,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中……这里,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民间的艺术之村——加依村,又称“乐器村”,是新疆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制作地之一。

新和县位于天山中部的前沿山脉雀勒塔格山的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渭干河西岸,古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段,是古代龟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和县总人口15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占当地总人口的95.5%。加依村里别具特色的多种手工艺乐器是这里的人民千百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这里的人们只要听到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舞蹈,流露着对音乐深深的热爱。

 

 image.png

艾依提·依明在弹奏乐器

 

在加依乐器村,我们见到了制作乐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代传人——艾依提·依明。艾依提·依明今年56岁,从他爷爷那一代开始,家里就做起了乐器,到现在已经传承了200多年。艾依提·依明从15岁开始学习制作各种民族乐器,41年间,他制作了数不清的乐器,都它尔、手鼓、弹拨尔、沙塔尔、热瓦甫……最喜欢制作和演奏的是弓弦乐器。演奏这些乐器难度大,制作这些乐器的难度更大,尤其是弓弦乐器的音箱——从一截桑木开始,凿、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一件乐器最后的成败。

 

 image.png

艾依提·依明家中的葡萄架下,就是他制作乐器的场所

 

艾依提·依明家中的葡萄架下,就是他制作乐器的地方,他的房间里摆放着几十件制作好的乐器。

 

image.png


加依村民间乐器品种多、制作美、着色好、音质悦耳,制作的乐器主要有:弹拨尔、都塔尔、热瓦甫、萨塔尔、达普、纳格拉等10余种。据说,古时候一个名叫沙依甫·班里赫的维吾尔族乐师在弹奏“弹拨尔”时,竟有上百只百灵鸟围绕着琴又飞又唱,许多人被这琴声感动得如痴如醉。

 

image.png

艾依提·依明带领徒弟们制作的乐器

 

image.png

艾依提·依明带领徒弟们制作的乐器


加依村制作乐器的历史悠久,早在300年前,村民就一边从事生产,一边制作乐器。现全村215户人家中,有105户从事乐器制作。民间艺人制作的乐器音质优美,装饰图案繁复美观,远销新疆内外,是该村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2006年3月,新和县的民族乐器制作被列入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8年6月加依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mage.png

艾依提·依明带领徒弟们制作的乐器

 

目前,加依村有105个乐器制作户,每年平均销售制作的乐器达20000余件,平均每户收入达8000元左右,最多的能达到30000元,最少的也在6000元以上。全村乐器年产值150万元,畅销哈密、吐鲁番、河南、北京及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市场,加依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民族乐器专业村。制作民族乐器的加依村村民,只有农闲时才能抽空制作乐器,做工精细的乐器要花费15~20天,做工粗糙一点的乐器要耗时7~8天。

在新疆自治区团委、新和县团委的共同支持下,加依村开办了依其艾日克乡中学民族乐器制作实训点。如今培训学校有20个学生,都是初中生,一天里的一半时间上文化课,另一半时间学习民族乐器制作。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村里每月给每位老师发放700元补助,鼓励他们多收徒弟。艾依提·依明告诉已经收了40多位徒弟,自己的儿子也在县城开了一家乐器店,专门销售他制作的乐器。

 

image.png

艾依提·依明展示他制作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