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坦古村——石拱桥旁,古祠寂静幽美

2020-08-08
古村记 0   |   1


岩坦古村地处天台县西南,现属龙溪乡,因村前的大岩石而得名“岩坦”。自明代万历年间起,季姓、叶姓,林姓、陈姓、忻姓族人等相继来到这里定居。


image.png

 

岩坦村位于龙溪乡最偏地带,村前有一座高高的石拱桥,建于清代。这座桥不仅是村民每天上山劳作的必经之路,在以前还是天台街头镇通往临海、仙居的交通要道。

最早来这里安居的是季姓人和叶姓人。据《湖季氏宗谱》记载,最早的季姓始祖名是季绍魁(上宅派第十一世),于明代万历年间来到这里。现今岩坦村党支部书记季建章是其第三十一世。后来林姓、陈姓、忻姓又相继入住,《台西石柱桐园陈氏史志》记载:“明末始祖佛良公,性喜清雅幽静,爱山水之神秀,遂择居于此,拓地创基,勤俭治家,绳绳继继,子孙瓜瓞……”

 

image.png

 

岩坦村的大路边矗立着一座祠堂,是季、陈、林、叶四姓共有的宗祠,名为“联志堂”,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坐北朝南,右为前门山,左为水溪。

 

image.png

 

祠堂大门是五开间,歇山式。大门最显目的是两根龙柱,用高达2米的石条雕刻而成。两条龙凌驾祥云,盘柱而上,栩栩如生,气势雄壮。龙柱下刻着“文房四宝”。石柱两侧的“牛腿”乃是石雕,一边是福星手捧石榴,骑鹿而下;一边是寿星手握龙杖,驾鹿而来,雕刻风格敦厚。墙头上有八仙的绘画,墙基是两块浮雕,左边是仙人骑麒麟,右边是农夫与耕牛,可谓天上人间都在此汇聚。

 

image.png

 

走进祠堂,正厅是三开间厅堂,两边是二层厢房,厅堂的对面是一座戏台,名为“清音台”,歇山顶,正脊有两条飞龙,四角高高翘起。戏台两旁石柱上的“牛腿”为木雕“舞狮图”,前台石柱上刻着的楹联是:“说是戏何足道哉却有理,谓之文非言也故可观。”;后台石柱上刻着的楹联是:“砭凭订顽大似横渠法语,嬉笑怒骂苑然苏轼文章。”

祠堂正厅是三开间硬山式建筑,厅后是用石板构成的祭祀台。厅堂廊柱“牛腿”上的雕饰是狮子滚球,中间的六根堂柱都刻有对联,已经辨认不清。新中国成立后后,这里改建成了学校,如今横梁上写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大字,厅堂上还悬挂着“少年厅”的匾额。

在厅堂的墙角的石磉上,同样可以看见“龙”的雕刻,寄寓风调雨顺。

 

image.png

 

四姓宗祠在正厅的墙上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嘉其四姓之,同惠同心,群策群力,因名其堂曰‘联志堂 ’。”

宗祠是祭祖的场所,来自不同姓氏的人聚居在这偏远的大山里,念念不忘着祭祖的传统。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岩坦村的各姓居民无法各自建造宗祠,于是四姓的头脑人物协调商议,最后决定合建一座宗祠,供奉四姓的祖位。正如《联志堂碑》中记载:“以祖宗之坟茔虽有安厝而先人之灵,爽无所式凭则报本追源之道终有缺焉,会同各诸子氏下人等磋商,建立宗祠。”

 

image.png

 

建造这样一座宗祠,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当时,村民不足500人,建宗祠的钱,是人人摊份,每人出三块大洋。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一块大洋可以买一担米,五块大洋可以买一头水牛,一个在山里烧炭的人要连续工作23天才能挣到一块大洋。建祠堂每人摊份三块大洋,对只靠山上的毛竹和木材赚取微薄收入的村民来说,其艰难可想而知。除了摊份,还有捐助,在宗祠的碑记中镌刻记录了许多村民的捐助,比如有“林荣山助树洋念(廿)二元”,以树作价捐助,有的则是直接捐大洋。

祠堂门口的两根龙柱是村民季应绪所捐,在当时,他算不上富豪,是卖了自己的五分田,才让宗祠有了这两根精美绝妙的龙柱。戏台的前、后、左、右四根石柱“连砧服”由叶人丁、林崇勇、叶宣韶、林崇亭等人捐助。

 

image.png

 

据说修建祠堂的工匠来自临海,他们跋山涉水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将聪明才智留在了这里。在正厅的墙脚镶嵌着一块《联志堂碑》,“世界上称曰,共和者,五大洲也。中国公联志同者四万万也。邑西距城三舍许……”碑文不知何人所撰,不过在拟写这份碑记时,显然已经将视野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放眼到山外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