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中心村:千年榕树荫古村 红色沃土育鳌溪

2020-08-10
惠州日报 0   |   1

 

  clip_image002.gif

  千年榕树守望古村,榕树下有王作尧开仓放粮碑。

 

  clip_image004.gif

  中心村邓氏宗祠上“一品使臣”匾额,记录着邓廷喆的卓越功勋。

  中心村地处鳌溪河谷盆地,地势平缓,气候湿润,溪流丰沛,以老虎额、梭峰顶、松龄凹为代表的山峰环绕四周,涵养了丰富的水源,也为中心村发展“大山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清朝康熙初年出使安南(今越南)、维护国体的邓廷喆,到回乡宣传抗日的进步青年邓茂华,从东纵挺进鳌溪建立人民武装、副司令员王作尧开仓放粮帮助群众度春荒,到龙门解放,数百年来,麻榨镇中心村的子弟,一直熔铸大山精神,秉承英雄血脉,不畏牺牲,艰苦奋斗,耕耘出一片红色沃土。

  村名由来

  曾是商贸集散地 得名“中心”名副其实

  苍翠的竹林和稻田,沿着道路和村庄错落分布,显得宁静而富饶。这里距麻榨镇11公里,距离龙门县城72公里,是一个远离市镇的村子。

  很多来这里游玩的客人经常会问,这么一个充满山野气息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中心”这么一个带着都市气息的名字。

  其实在以水路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作为增江的支流鳌溪河,水流十分丰沛,水运也很发达,众多连接村邑的小道沿着河谷平地分布,能通往龙门、博罗乃至增城,附近的村民商贾,或是手提肩扛,或是推车驾舟,络绎不绝地来到鳌溪圩进行贸易。当时的鳌溪圩,就是现在的中心村。因此,这里不仅是鳌溪片区的中心,也是麻榨东部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正因如此,这里才得名中心村。

  鳌溪作为麻榨东部的一个行政区划,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曾设鳌溪人民公社,后又设鳌溪乡,直到1987年,鳌溪撤乡。作为行政区划的鳌溪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当地人依然习惯地将中心村、东安村、双水村和北隅村四个语言相近、风俗相同的村子归在鳌溪片区,并将这一称谓传承至今。一些社会公共事务,依然冠以鳌溪,如鳌溪慈善会。

  在古代,水运的发达不仅带动鳌溪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也拓展了居民的视野和格局。沿着鳌溪河两岸分布的徐氏、邓氏、张氏宗祠,以四进的规格,凝聚子孙,数百年来,居高临下,守望着历经沧桑变化的鳌溪河。

  时代变迁,鳌溪水运早已被便捷的陆路交通取代,“中心”的背景日渐远去,但是中心村的儿女,依然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道路上积极进取,绽放时代的光芒,就如同村口那棵千年古榕树一般,苍翠挺拔,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千年古榕

  见证山村沧桑 成为村中地标

  在广袤的南粤大地上,高大的古树往往是村邑的地标与象征,古树以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世代浸润着人们的同时,也凝聚着人们对村落的认可和怀念。

  从流传下来的家谱和方志中,中心村清晰可考的历史也不过数百年。但是在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禾斜村民小组,却有着一棵树龄达1010年的古榕树。这棵古榕树枝分四杈,华盖参天,见证了中心村史料未载时代的沧桑,也见证了作为商圩时人声鼎沸的繁华,更见证了开仓放粮时的热血澎湃,以及新时代建设的日新月异。

  这棵古榕树在整个惠州古树名木中,树龄仅次于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华首古寺旁的人面子,而在惠州的古榕树群中,树龄排名第一。村民中流传着很多关于古树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透着对古树的感恩与敬畏。传说在明清之际,社会动乱,饥寒交迫,中心村很多村民得了怪病,视力下降,身体乏力,请了很多郎中,但是依然药石无效。绝望中,一位村民坐在古树之下,恍惚之间,他沉沉睡去,醒来时嘴里竟然含了一片翠绿的叶子,他自称是梦见仙翁,将树叶放到他的嘴边,渐渐地他的病开始好转了,村民也纷纷效法,不久竟然都痊愈了。有村民告诉笔者,其实传说中治病的叶子是古榕树上寄生的石斛,是一味极好的中药。

  这棵榕树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曾救助过乡民,其四枝盘曲虬龙一样的树杈,分别会在春夏秋冬四季开花结果。每一枝开花结果时,另外三枝都很少或者不开花结果。因此当地村民也称之为“四季榕”。而今,古榕树已经成为中心村的地标。隔着县道,临着鳌溪河,古榕树对面又长出一颗合抱粗的榕树,两棵大树相守相望,如狮如象,拱卫着宁静秀美的中心村。

  东纵往事

  开仓放粮救村民 有志青年着戎装

  千年古榕见证了中心村民的繁衍生息和时代发展,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凝结在这棵古树里。

  今年已经88岁的村民张柱林,也是中心村《张氏家谱》的编撰者,他告诉笔者,因为古榕树独木成林,四季开花,因此会有很多蜜蜂飞来采蜜。为了方便存储蜂蜜,很多蜜蜂会飞进树洞里筑巢,为了品尝这份甘美,孩子们会用烟熏出蜜蜂,掏出蜂蜜,吮吸手指。

  千年古榕带来的这份甜蜜,浸润着很多中心村人的心。1944年夏天,面对残暴的日军,为了保证队伍的给养和发展壮大,东纵部队在鳌溪片区先后设立了“风雨亭”税站和“松岭坳”交通站,将中心村所在的鳌溪片区,纳入罗浮山根据地。在革命军队的影响下,鳌溪青年纷纷加入共产党的队伍。

  1945年春天,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天灾,鳌溪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春荒。而与此同时,作为当时国民党在鳌溪地区的统治中心,官仓内依然存储着3万多斤的粮食。面对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村民,当局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囤积居奇,试图发春荒财。为此,1945年2月,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率部挺进麻榨鳌溪中心村,在当地武装和村民的支持下,于中心村禾斜千年老榕树下开仓放粮,救助村民。村民就像儿时品尝到大树中的蜂蜜一样,感到生活充满希望和喜悦。也体味到了建立武装、对抗暴政的重要性。随后不久,在中心村进步青年的带动下,鳌溪革命根据地和武装队伍正式成立。

  如今,林业部门不仅为古榕树制定了专门的GPS地理信息定位,还悬挂了铭牌,将古树的信息录入二维码,悬挂在古树上,并且定期会为古树除虫,树下还立了王作尧开仓放粮碑,成为村民讲古闲谈的好去处。

  红色沃土

  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州

  日军进犯广东之后,龙门有志青年纷纷加入抗日团体,这时候在龙门中学读书的中心村新围村民小组青年邓茂华也积极参加抗日。当时中共地下党党员吴仲正在龙门从事抗日宣传,在他的培养和教育下,邓茂华参加了龙门党组织。1943年秋,邓茂华回到家乡组织进步青年学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1944年夏天,党组织在鳌溪片区群众基础较好的中心地带设置了“风雨亭”和“松岭坳”,设立税站和交通站。有了党组织的领导和武装队伍的支持,鳌溪片区的革命活动日益兴盛起来。1945年春,在中国共产党和增龙县委的领导下,鳌溪成立了总农会,代表当时的鳌溪乡人民政府,会址就设在中心村坑口村民小组的邓氏老围,邓茂华任总农会长。鳌溪地区村落相继成立了基层农会,组建了党支部、建立民兵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征收公粮、支援部队供给。与此同时,中心村成立了鳌溪人民自卫队,邓茂华任中队长,陈焕文任指导员,陈锡泉任副中队长,队员有邓吉、邓保林、邓国兴等30多人。这以后,邓茂华带领的鳌溪民兵常备队成为共产党的抗日武装队伍。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东纵骨干力量北撤山东,留下黄柏、吕有、李忠、曾亮、陈汉、徐清等10余人继续在鳌溪坚持革命斗争。1946年冬,随着华南地区武装斗争的恢复,邓茂华在香港接到地下党领导吴仲的通知,立即动身返回家乡鳌溪组织武装队伍。1947年夏,鳌溪民兵配合部队打击博罗公庄反动势力林兆富和反动自卫队。1948年1月8日,配合部队到麻榨和东埔、陂口、西楼、龙田围等村收缴反动武裝。1948年春节后,组建鳌溪中心党支部。随后鳌溪民兵30多人组建鳌溪民兵常务队,邓全任队长,后编入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五团,先后参加攻打正果战役、解放龙门县城战役等,接着又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解放增城、广州。鳌溪民兵在解放战争中英勇作战,多次受到东三支司令部表扬。

  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龙门县西南部、麻榨镇东部,距离圩镇11公里,223县道穿村而过,共有8个村民小组507户1605人,村民以徐、邓、张三姓为主。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9000亩、耕地面积178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柑橘、水稻、竹木等为主。2013年,中心村被评为惠州市生态村;2017年被麻榨镇委授予村居“两委干部”综合考核一等奖;2018年被麻榨镇委授予村居“两委干部”综合考核一等奖;2018年被惠州市爱国卫生运动会评为惠州市卫生村;2019年被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会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20年入选第六批广东省学雷锋示范点。

   趣闻轶事

  一品使臣邓廷喆:

  鳌溪河畔走出的 爱国外交官

  中心村坑口村民小组,有一座被村民称为“老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清初外交官“一品使臣”邓廷喆的故居。喆字通“哲”,在古代是通用字,因此有些文献也将其写作邓廷哲。据村中邓氏后人介绍,大约明末清初时,由于人口日繁,邓氏先人从东莞茶山的邓屋村祖地分脉至麻榨中心村,规避乱世,开基立业,子孙以耕田读书为业。邓廷喆幼年时曾在老围读书,康熙年间中举之后,因功名迁回至茶山祖屋。很多的史料,将邓廷喆的籍贯列为东莞。这也是为什么邓廷喆事迹在《清史稿》《清诗汇》《东莞县志》中都有记载,而在《龙门县志》却阙如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邓廷喆这位爱国外交官数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心村的子民。从水塘的一侧走近古围屋,有一个广府风格的门楼,上面题写着“襟江聚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根据旁边的题款,门楼是“光绪二十一年重修”的。从祠堂对面的山头俯瞰,鳌溪河和增江水如同衣襟,和山脉一起,环护着这里。饱经风雨之后,门楼显得有些陈旧破败,但是旁边近一米高的门槛,依然显示着这里曾经作为高门大户的标志。

  转过门楼,又有一座青砖所砌的关楼,关楼上分别题写着“朝南门”和“拱北门”两块匾额。门楼和关楼之间,有一块二十多平方米的空旷地带,在古代,这里充当着瓮城的作用,使古围屋和外界之间,形成一个天然的缓冲地带。旁边不远处的张氏宗祠,同样秉承着这样的风格。这座古建筑的核心是堂号为“敦伦堂”的邓氏宗祠,民居以敦伦堂为核心,沿着山水,从高往下,次第分布,水归于塘,连接着稻田。

  邓氏宗祠那块“一品使臣”的匾额,展示着邓氏先人曾经的荣耀。清顺治十四年(1657)冬月,邓廷喆呱呱坠地。他幼年丧母,事父至孝,清初天下初定,老围作为邓氏家族的别业,宁静富足,少年时代邓廷喆在这里刻苦读书,学识精进。往来于鳌溪河上的商贾船只,也为其认识外面的世界,打开了一道窗口。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主编的清诗总集《晚晴簃诗汇》曾收录七首邓廷喆的诗作,其中有一首五律诗《村居》,可以看出他当时的生活情境,“懒散成何事,萧萧江上村。学惟从我好,贫不向人言。山静风归竹,帘疏月到门。有怀难假寐,竟夕向青樽。”诗中宁静的生活与壮志难酬的心绪糅合在一起,刻画出了当时士人儒生的形象。

  康熙二十三年(1684),邓廷喆以副贡入京等,备吏部铨选。邓廷喆为官清廉勤勉,待人坦诚忠厚,因此在任职期间,受到了广泛好评,与当时诸多重臣都结下友谊。根据康熙三十八年(1699)邓廷喆所作的《庠生泉石张公暨元配李孺人墓碑》落款可知,此时的他已经是“进士敕授征仕郎内阁诰敕撰文中书舍人”,因此在《晚晴簃诗汇》中他的简介是“官内阁中书”。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五十八年二月,遣内阁中书邓廷喆、翰林院编修成文谕,祭故王黎维正,兼册封维祹为安南国王”。在这次出使中,面对风云诡谲的局势,邓廷喆据理力争,为维护宗主国的形象,他坚持按照中华礼仪实行册封。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同时,作为正使他果断拒绝了商人携带货物同使团同行的要求,也婉拒了安南王室馈赠的黄金礼物,安南臣子将礼物一路送到边界的镇南关,邓廷喆依然没有收下。

邓廷喆在出使安南过程中的卓越表现,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认可,时人作诗“天语不违存国体,清风应筑却金亭”来称颂他坚持国朝礼仪、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以及清正廉明、不受馈赠的优秀品质。回朝之后,康熙皇帝也嘉许他此行“维护国体”。

雍正四年(1726),年近七旬的邓廷喆致仕还乡,三朝重臣张廷玉亲自为他撰写《南旋序》,称赞他“宣国威德于炎荒万里之外,正朝仪,却馈金”,在使臣之中,论才略和人品,邓廷喆都堪称“一品”。

  作为邓廷喆的后代,中心村老围的邓氏子孙不仅以他为荣,并且深受其精神感染,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