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坑古村——“唐诗之路”,古道人家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栖霞坑村

2020-08-11
葛劲松 0   |   1


 

image.png


经过奉化的亭下水库一直到余姚唐田交界,在四面环山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栖霞坑古村。


image.png


栖霞坑原名“桃花坑”,是新昌、余姚通往奉化、宁海的“唐诗之路”项链上的一颗美丽的吊坠。这条唐诗之路,千山竞秀、万壑争流,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四明山九题诗》中,有“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之句,句中的“云南”就是今天的栖霞坑。


image.png


据《四明栖霞王氏宗谱》记载,栖霞坑王氏出于山东琅琊,自六朝始迁越州诸暨,后迁明州奉化,再返迁四明栖霞坑,栖霞坑村是王羲之后裔的聚居地。王羲之的故里嵊州金庭镇的华堂村,王羲之就葬在金庭的瀑布山下,金庭与栖霞坑相距20公里。


image.png


快到村口,就能看到一座建于清朝的单栱石拱桥,桥名“长寿桥”,清晰可辨,旁有一座长安庵。据村里的老人说,不远处有块大石,似天然雕刻的弥勒佛,山水滴在石上,叮咚作响,似有人在擂鼓,当地人便将大石称为“擂鼓台”。造了水库以后,弥勒佛沉入水中,擂鼓台也消失了,但那咚咚的鼓声让老人怀念不已。


image.png


走到村口,一排气派的马头墙跃入眼帘,在翠竹的掩映下古朴沧桑,墙头衰草凄凄,墙面上镂空的石窗依然完好,门楣上的“世袭槐荫”的字迹清晰可辨,这是村里曾经最好的建筑——“洽成祠堂”。“洽成祠堂”也叫“式毂堂”,建于1896年,是早期同盟会成员王恩溥祖父王海水发迹后建造的。如今,整个祠堂已坍塌,只剩下一堵气派的马头墙在诉说着昨日的荣耀,祠堂的遗址处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似乎在低吟着一曲哀伤的歌。


image.png


一条筠溪穿村而过,人们沿溪筑舍,繁衍生息。溪边最显眼的是一处修葺一新的建筑,叫“洽成阊门”,阊门后有喜鹊报春的古画,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可见古代匠人精湛的手艺,阳光透过精致的木雕门,温暖舒适。这是一个三合院,两旁建有厢房,曾是栖霞坑村最显赫的大户人家。


image.png

image.png


沿着村子左面的小路,再缘溪而上,可见村里的第二座古桥——“长安桥”。长安桥也叫“幸福桥”,建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单拱石拱桥。桥上建有木屋,屋里供奉着观音菩萨、土地公和韦陀护法大将,木屋可供村人遮风避雨,也可消暑纳凉。桥的一侧建有关帝庙,香火旺盛,另一侧是颓败的古庵,在古庵的断壁残垣中,只有门楣上有蓝色的“长”字依稀可见,其余字迹都已湮灭。


image.png

image.png


再往上走,显应庙和王氏宗祠紧挨着。显应庙是清中期的建筑,据光绪《奉化县志》记载:“显应庙,县西八十里栖霞坑,分祀萧世显。”大殿的脊檩上挂有古匾“德媲甘棠”,落款是雍正乙卯岁(1735年),还有一块匾额是“泽被万生”,建于民国三十五年,其余的匾额如“恩波千秋”、“赏善罚恶”、“民之父母”等都是重修后挂上的。古戏台藻井叠拱,很有艺术价值。王氏宗祠,也叫“敬承堂”,始建于清康熙戊申年(1668年),抗战时被日军焚毁,1948年重建。


image.png

image.png


在村子最上面,老屋相对集中,有些已经破败,老屋里住的大都是老人。老屋也像老人一样风雨飘摇,垂垂老去,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对这一生相守的家乡充满了眷恋,也许老人们就是这些老屋最后的守望者。


image.png

image.png


村子的尽头有第三座古桥,叫“永济桥”,是一座卵石砌成的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初年,与“长寿桥”和“长安桥”遥相呼应,这里也是栖霞坑古道的起点。古道并不寂寞,时时可以见到慕名而来的驴友路过此处,走向山那边的余姚四明山镇的唐田村。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