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丨朗梓村

2020-04-13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 0   |   1



—— 村落传略 ——


朗梓村属于阳朔县高田镇朗梓村委,距阳朔县城约15公里,村域面 积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420人。朗梓村是一个壮族村落,始建于清初 顺治时期,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据传始祖覃正尧系广西宜山庆远(今 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人,原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部下一名战将, 驻守北京。清兵入关后南逃,路经朗梓,见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便久居 下来,育有一子两孙。由于祖祖辈辈居家俭朴,勤奋劳作,至咸丰年间已 人丁兴旺,家财万贯,遂请匠购料,扩建居所,所建的居所即为现在保存 完好的朗梓古屋群。覃氏始祖刚刚定居时,见村中有三株极大的橄榄树, 且结子甚多,便取村名为“榄子”,意为多子多福。村里不少人读书成名后, 将“榄子”改为“朗梓”,期望由此“梓里明朗,光耀故乡”。




—— 建筑特色 ——


朗梓村依山傍水,村落建筑 群体雄伟。这里的青砖、飞檐、 高台、鼓楼、炮楼、大殿、回栏、 画栋、雕窗、花格、石栏、条陛, 巧夺天工,富丽堂皇,令人惊叹。 有人作诗赞叹道:“阳朔风光甲 天下,朗梓古居冠众村。风雨 三百五十载,宏姿古韵犹留存。” 朗梓村集中完好地保存了桂北地 区较为少见的徽派建筑群落,飞 檐翘角坡屋顶,青砖黛瓦马头墙, 整个建筑群结构严密、布局精巧, 处处雕梁画栋,异常精美。村中 还有炮楼,登上可以俯瞰全村, 为古民居中难得一见的古代军事 建筑。朗梓古屋群分两处,相距 约15米,占地7000多平方米, 大小共计63间,每间墙体相连, 高矮错落有致。

古屋群中最为雄伟壮观的当 数覃氏世三公祠堂瑞枝公祠。公 祠建于同治年间,占地约2000平 方米,由天池、厢房、正堂组成。


]VG0ETQM[(U5H~(QG]OFFOF.png

民居大门


“瑞枝祠堂”四字用花岗石凿成 并镶嵌于大门正上方,字体飘逸, 笔锋苍劲洒脱。大门门方皆由青 色具有不同规格的纹理花岗石组 成。大门的屋檐下墙壁上,整齐

有序地排列着7幅长宽不等的水 彩壁画,画有乌鸦戏水、春燕衔 泥、渔翁钓鲤等,栩栩如生,堪 称古屋一绝。大门正堂两侧为厢 房,各有一根一抱多围的圆木柱 子。厢房的门由不同的图案构成, 其形状如花、如草、如禽、如兽, 古香古色,应有尽有,具有较高 的艺术价值。

在瑞枝祠堂的左侧,有一占 地约3000平方米的古宅,人们称 之为“状元宝”。古宅的大门正 上方挂着一块长2米、宽0.5米 的木制进士牌匾,在阳光的照耀 下,紫红发亮、熠熠生辉,这便 是光绪初年举人覃孟昌的故居。

“一门四进士,同堂两县官”的 故事就缘于此。

村内有一古炮楼,为阳朔县 仅存的古代军事建筑。炮楼高30 米,共7层,每层约30平方米, 为大小不等的卵石拌灰浆构筑而 成,望之令人赞叹其构造之微妙 和工艺之细致。迄今为止,炮楼 仍是朗梓村最高的建筑物。置身 于楼顶,如入云中,鸟瞰古屋群 高矮有序。炮楼呈古铜灰黑色, 楼檐偏高俯下,呈弧形,如雄鹰 展翅欲飞之势,无处不透出雄壮 与古色古香之气息。放眼远眺, 崇山峻岭将村落环抱其中,使人 又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田园山 水画中,流连忘返。

村内古屋边,有一道长150 米、高7米的护城石墙,墙上古 藤杂攀,人们喻之为“藤墙”。 每到春暖时节,藤上花开朵朵, 红白相间,此时人们又喻之为“花 墙”。旁边一条小溪顺流而下, 水深约1米,清澈见底,水面老 鸭嬉戏,河底小鱼觅食,与整座 古屋构成一幅绝伦绝妙的图画。


2BFZ]0`U9R9M}9_LX0ZC)`7.png

朗梓祠堂精细的雕花




—— 人文传统 ——


朗梓村人信奉“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的古训,历来崇文 重教,村人以勤读致仕为荣,也 以劳动致富为本,人才辈出。自 覃兆昉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 中进士后,覃兆昌、覃兆熊兄弟 和覃兆昌的儿子也中了进士。清 朝时期,该宅登科及第6人,五 品骑尉及六品奉迁大户20多人, 其中覃兆昉更官拜翰林院大学 ±0郎梓村真可谓是藏龙卧虎, 人杰地灵。

地处偏僻山沟中的村落,为 什么现存那么多的古建筑?有人 臆测,当年其先祖覃将军丟盔弃 甲逃至此地时,将携带来的大量 金银财宝用于建设此地,其实这 是对朗梓村的曲解。真正让朗梓 人积聚财富建设家园的秘密,是 村民耐得苦、会谋算、勤劳作的 精神。朗梓村山歌唱道:“凤凰 不落朽树丫,财神不进懒汉家; 要想致富勤劳动,汗水浇开幸福 花……种了甘蔗有蔗糖,栽培鲜 花有芳香;为人勤奋加刻苦,定 有后头粮满仓。”

1978年以来,壮家人以山为 本,科学种田种果,逐渐致富。 他们一边守着祖上留下的一大片 令人惊叹的古建筑,一边融入阳 朔越来越旺的旅游大潮中。他们 利用善于雕刻的传统技艺,外出 收集市场信息,从做工、颜色、 款式等方面不断改逬工艺,逐渐 形成了工艺品初坯的粗加工和刻 字、雕花等精加工两种工艺。产 品在突出古色古香风格的同时, 不断创新,木雕、竹雕、骨雕、 根雕多个种类齐头并进,雕刻的 图案包括干姿百态的人物画像、 花鸟虫鱼、诗词歌赋等,还生产 出了竹帘、竹桶、花瓶、胭脂盒、 鼻烟盒、首饰盒、笔筒、笔架等 40多种工艺品。全村160多户 人家中,从事竹木雕刻的就达49 户,加上兼做绣球、车缝工艺旅 游包的农户,总数超过了 100户, 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工艺品加工 村。产品不仅热销桂林、北京、 广东、香港等地,还走出国门, 畅销东南亚和日本、美国、加拿 大等国。并不是旅游热点的朗梓, 如今却是“家家做工艺品,户户 赚旅游钱”。

勤劳智慧的朗梓人,正是靠 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过去的辉煌, 成就了今天的富足。




—— 特色民俗 ——


唱山歌是朗梓村最具壮乡特色的风俗之一。据了解,历史上朗梓村的 歌坪,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老人小孩旁观助兴。常常方圆几十里的 男女青年都来此参加歌坪,煞是热闹。如今,每到“三月三”,朗梓村人 就搭歌台,铺上红地毯,摆台对唱山歌。每次对歌,由一男一女同时上台, 以山歌询问,以山歌作答。各种问题和回答,开口便唱,赢得台下听众阵 阵热烈的掌声。




—— 保护传承 ——


21世纪初,阳朔县在推进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的同时,注重对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13年,朗梓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 护发展示范村后,高田镇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坚持“修旧如旧、老树新芽” 的思路,对朗梓村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截至2016年12月,朗梓 村古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已完成村大门建设、瑞枝公祠等古建筑保护性修缮 等17项,让古村落重新焕发了青春。2016年,该村又建成全县第一家规 范性村级历史文化馆(村史馆),以此发掘、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 从地方文化中寻找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新活力0



W94S1H~0%J(CK4I8DI~YVYS.png






转载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西卷》(漓江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