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培田 客家凝缩史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2020-08-12
来源:古建中国 0   |   1

培田村位于连城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412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image.png

培田村

培田人传承客家“孝悌为本,耕读传家”的传统与“业继治平”、“开拓进取”的精神,充分发掘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农林业、加工业和织造等手工业。同时,培田又是连城到长汀古道上的驿站,水陆通衢,便于商贾外调内运、集散中转,商业及运输业亦逐步发展起来,形成耕、读、商并举的客家村落。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发达,明清时期,培田出现一批富商巨贾和文武官宦。他们相继在家乡建造以7座“九厅十八井”大宅为代表的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处书院、2道牌坊、4座庵庙、1条千米古街,遂形成村内面积达7.9万平方米的古民居建筑群。

image.png

培田·恩荣牌坊

  来到培田村,沿着石板小道走进村口,一座巍峨的石牌坊屹立道口,石牌楼上光绪皇帝御赐的“恩荣”二字,似乎在昭示着这座古村落曾经“不论文官武将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律步行”的荣耀。据传这座石碑是清光绪皇帝赐建给他的御前四品蓝翎侍卫吴拔祯的。它与村尾吴昌同得“圣旨”所立的“乐善好施”牌坊遥相呼应,显示着培田村文武竞秀、积善济人的辉煌历史。

  过了“恩荣”石牌坊,路右边有一座“文武庙”,据传该庙始建于明初,当时叫关帝庙,仅为一层,是祀奉武帝关公的。乾隆年间(公元1779年)才改成今天的两层文武庙,也称文昌阁。上庙祀文圣孔子。

image.png

培田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建造技艺精湛。以官厅、继进堂为代表的“九厅十八井”建筑,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抗震建筑。

  宅内的建筑装饰集中了各种工艺手法,梁托窗雕鎏金,屏曲、梁扇镂空浮雕,有的图形纹样多达9个层次,巧夺天工。培田21座百年古祠的门庐构造也是技艺超群,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其结构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镂雕窗牖墙屏,刻石柱楹联,绘木壁漆画,富丽堂皇,令人目不睱接。


image.png

培田村·特色建筑

  培田古民居不仅建造精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这些楹联、牌匾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培田村的游人不多,民风很淳朴。这些古老的建筑里都有居民居住,他们在这里烧水做饭、闲聊休息,对远方的客人态度友好。培田人是喜欢种植花草的,除了在宅院的主要通道铺砌石板道外,别处一律留泥土种植花草。在民宅的屋脊上,常可以看到一些装饰,以动物中的龙、鱼,植物中的卷草为主。这些吻饰,在丽江的纳西族民居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但造型是不同的。

image.png

培田巷道

培田的每座大宅院相临之处,都有留出一两米见宽的通道,这便是幽深的巷道。两旁厚实的高墙,如一线天的峡谷,望不到尽头。而那些青苔,那些横纹,那些斑点,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地面,由密密匝匝的鹅卵石铺就,如一部厚重的史书。

image.png

深山培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