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擦亮红色名片 赣州开展革命旧居旧址保护

赣州

2020-08-13
赣南日报 0   |   1

赣州是“红色故都”,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培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州市积极开展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工作,将革命遗址修缮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力度,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和成效。

全面保护,让红色记忆有迹可循

草木葱茏的围栋山下,长征途中保存最完整的战壕静静屹立;林立的农家新楼间,几排被用来做红军营房的老房子被细心修缮保护。2018年冬,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早已没有战争的硝烟,“星夜渡过于都河,新田古陂打胜仗”的红色记忆却始终在人们心头回荡。

“每一栋建筑的背后,都讲述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每一件红军用过的物件,都是可贵的苏区精神最真实的体现。”据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赖俊贤介绍,赣南苏区革命遗址是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见证,散落在赣南的广大乡村。这些建筑历经风雨沧桑数十年甚至百余年,由于南方气候潮湿,遗址又多为土木结构,且均已超过其使用寿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须进行抢救性维修。

2012年,《意见》明确提出了“编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和修缮力度”的要求。紧抓历史机遇,赣州市积极参与编制完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努力争资争项,持续开展革命旧居旧址维修保护工作。2012年至2017年间,赣南苏区革命遗址群修缮利用等多项工程获国家文物局立项,争取补助资金近4亿元,保护维修项目240个,所涉项目和资金均创历史新高。

本着修旧如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经受住了几场特大暴雨的袭击和严重洪灾的考验。这些工程被国家文物局作为样板工程进行推介。目前,赣州正着手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来进一步规范革命遗址保护,并明确了五大红色文物资源片区,有序展开资源调查、项目申报等工作。

革命遗址保护工程的有力实施,避免了革命遗址的倾倒消逝,使大批承载着深厚红色历史文化内涵的革命遗址得以保存。在维修保护的基础上,赣州市还通过在修缮好的旧居旧址内设立图书馆、红色历史展示馆、村级文化活动室等不同方式进行展示利用,既丰富了百姓的休闲娱乐活动,提升当地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又实现了革命文物“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如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既有专题陈列展览,又布置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和老年人活动室等多个场所,解决了该县贡江镇社区文化活动场地紧缺的问题。

合理利用,让红色教育有声有色

从最初只有一把斧头、一把铁锤的修械小组,发展成为我党第一家大型综合性兵工厂——在兴国县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朴素真实的展品陈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默默地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辛而不凡的烽火岁月。

兴国县整合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资源, 结合中国传统村落项目,争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支持,重点对旧址群进行了保护维修、周边环境整治、复原陈列布展、群雕及人物塑像情景还原,打造了全国军工行业追根溯源、弘扬军工精神的重要基地,成了红色教育教学培训最生动的“活教材”。

在兴国县,这只是该县打造的连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的一个部分。2014年5月,兴国县投资8000万元,以长冈纪念馆为核心,依托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的文献素材、旧址旧居、革命文史等文物资源,建成赣州市群众路线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整个基地占地约0.5平方公里,建有9个现场教学点,新建游步道、木栈道、红色景观和小型广场,将“一馆三址五点”形成一个整体,建成了约2公里的循环教学线路,形成了集参观学习、教学研究、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赣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使参观者通过参观教学点、情景体验、听专题课等形式,重温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的光辉历史,彰显“模范兴国”品牌效益。

除兴国外,宁都县小布革命旧址群、黄陂革命旧址群、东山坝“宁都会议”旧址群等集中连片复原陈列展示,同样形成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不仅要对革命旧居旧址进行保护,也要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以物知史、以物见人,使得教育方式更加多样、体验更加直接,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秉持这样的发展理念,在革命旧居旧址维修保护过程中,赣州市坚持连片规划,整体打造,让革命遗址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

至今,赣州市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成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小布龚氏家庙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成为解放军总参三部国防教育基地;小布革命旧址群成为第五批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瑞金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兴国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成为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江西军区旧址成为江西省军区学习教育培训基地和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整体打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整洁的街道,灵秀的山川,古朴的革命旧址群坐落其间,集红色、绿色、古色于一身的宁都县小布镇犹如一颗闪耀的钻石,装点着宁都县西北角。如今,“三色小布,七彩人生”已经成为该镇一张响亮的名片。

小布镇是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当时就驻扎在该镇张氏宗祠内。政府对小布革命旧址群进行整体修缮保护,整合红、绿、古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让村里的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

将革命旧址群的修缮、保护与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学术研究、精准扶贫等工作结合起来,成了宁都县开展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工作的一大特色。如今,该县正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特色小镇。

以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为龙头,壮大宁都起义纪念馆等旧居旧址,带动黄陂、小布、东山坝、梅江等4个革命旧址群,连片打造集教育、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线路,形成纪念馆参观和旧址群现场体验一体的特色旅游,宁都的探索成了赣州市开展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利用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赣州市将革命遗址与旅游景点建设、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机结合,整合交通、水利、农业、扶贫等专项资金,打包用于文物保护所在村庄的综合改造,统筹推进水、电、路、文化、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使众多革命遗址得到集中连片保护和利用。革命遗址维修过程中因地制宜开辟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群众文化活动室、农村留守儿童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

如今,赣州市共有341处革命旧居旧址被开辟为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全国十二大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红色经典体验之旅、共和国摇篮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将众多革命遗址串珠成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体验。

“革命传统永不忘,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遗址保护只有融入生活,融入时代需求,才能真正活起来。”在大余县池江镇陈毅同志旧居,83岁的老党员刘士华20多年来坚持每天清扫旧居,义务讲解红色故事,他说,他不仅是在守护一栋房子、一个物件,也是传递一种精神,一份属于老区人民的红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