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下山脱贫”为“上山致富”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

2020-08-16
方问禹 0   |   1

屋外云雾缭绕,屋内书香满室。平民书局2018年底的一场田园诗会,吸引了多位朗诵爱好者。

平民书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海拔约800米。这家开在山间民宿群里的书店,不到半年就位列“2018年度中国最美书店”。每天都会有很多年轻人开几小时的车来书店打卡。

而在10多年前,因为山高路远,这里曾日渐凋敝。作为“整乡搬迁,下山脱贫”的对象,四都乡2003年以来陆续有1462人享受“下山脱贫”政策,住进了县城周边的安置小区,还有一些村民离乡谋生。

今日四都乡“回流”的热闹景象,与松阳县保护传统村落的努力息息相关。近年,松阳县通过“拯救老屋行动”、开展传统工匠培训等措施,使依山而建的连片传统村落焕发生机——迄今,松阳县已有75个村进入国家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成为长三角地区拥有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县。

以老屋修缮为切入口,破败的乡村房子修旧如旧、变身为有现代居住功能的民宿,既留住了中国传统村落的风貌文脉,更为山村发展注入新动力。《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获悉,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四都乡已完成外来工商资本投资1.4亿元,本乡村民投资3000余万元,吸引返乡村民200多人、新乡贤50余人,2018年的旅游总收入超过2600万元。

从“下山脱贫”到“上山致富”,深山老林里的民宿,究竟藏着什么样的致富密码?

山是“江浙之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超过3500座;水是“六江之源”,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四向奔流。1.73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丽水市,是华东地区的生态屏障,也曾是浙江省内的经济后发地区。村民感叹,延绵的群山,阻断了他们的致富梦想,于是大伙为脱贫下山,山村逐渐冷清。

近年,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重返山林、把老屋变成民宿,不少年轻人也热衷返乡下乡、经营山沟沟里的“诗和远方”,山景逐渐让人看到了“钱景”。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18年该市4000余家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共接待游客3451万人次,实现营业总收入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33%。

图片.png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乡村民宿——“慕仁民宿”迎来一批外国友人(徐昱 摄)

从下山到上山,从脱贫到致富,以民宿为载体枢纽,丽水走出了一条向山而生、变劣势为独特优势的发展道路,为丽水农民致富带来重要增量。2018年,丽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922元,比上年增长10.2%,增幅在浙江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这也是丽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第十年排名全省第一。

民宿这种扎根山水、呼吸自然、吐纳文化的住宿方式,给山村带来了游客,而当山村有了游客“流量”,传统农业也获得了提升附加值的机会。

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下张村,一层叠一层的山地里,不少高山蔬菜还挂着果。去年夏天,这里的茄子卖给游客,零售价格超过10块钱一斤,种一亩山地收入超过9000元。因为种地效益好、连年看涨,当地不少农民复垦了山上撂荒的耕地。

天台县南屏乡党委书记谷峰介绍说,因为进山的城里人多了,当地农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其中“认购认养认种”农业做得风生水起,村民们认养“够周猪”“小狗牛”、山羊等特色家畜,认购石斑鱼、土鸡蛋、葡萄等农产品20余类,认种流转土地7800余亩,18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

有关专家认为,“上山致富”背后有特定的客观发展条件作为支撑:一方面,数十年城乡二元发展行至拐点,多方面差别为民宿发展创造条件。山下环境污染与深山原生态,山下快节奏与山村慢生活,山下空间逼仄与山间野趣横生等,这些差别让原来的深山老林变成了真正的“诗和远方”。另一方面,互联网、高速交通、现代物流体系等也让城里人进山不再那么艰难。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专家顾益康认为,这些客观发展条件前所未有地打破了偏远山村与消费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空间距离,由此激活了山林生态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市场空间和价值空间都空前提升,让“上山致富”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