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堡——明清建筑 神韵依旧

2020-08-19
古建中国 0   |   1

 

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堡子里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素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image.png

张家口堡

 

  据史书记载,“指挥张文主持营建张家口堡。堡方四里有奇。城高三丈二尺。东南两面开有城门,东门曰‘永镇’,南门曰‘承恩’。”因该堡以北方向有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故名“张家口”。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宣化)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名而雄冠北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廷与蒙古俺答部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并实现 “茶马互市”。

此后,张家口堡的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军事城堡演变为兼有贸易功能的边境城市。清朝末年,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张家口堡的经贸迅速发展。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后,张家口成为通往西北的货流枢纽,在张家口堡的东关形成了武城商业街,这条商业街至今依然是张家口市最繁华的地方。辛亥革命后,张家口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

 

image.png

建筑微观

  张家口堡是“武城”,城堡内建筑布局也不就同于一般城堡。当时,小小的城堡内就已建有守备署、协标署、中营署三处屯兵营房及军用粮仓、草场等。堡内现存的玉皇阁、文昌阁及大批民居,均建于明中后期及清代,像玉皇阁还有着基础的防御功能。明、清时期的张家口堡是长城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武城未必就意味着硝烟战火,刀光剑影,其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威慑作用。

张家口堡武城建成后的数百年间,从未失守。武城保护了这方山水,庇佑了一方安宁,名垂青史,功盖千秋。正如清代诗人陈逢衡赋诗所赞 “欲把舆图求胜概,张城第一塞垣冲。”

 

image.png

张家口堡古巷

 

2009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以及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走访堡子里,并在座谈会上对堡子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最主要的便是真实性和完整性,而这两点,堡子里都具备。”童明康称,“堡子里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城能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未来堡子里的开发,首先还要做好普查,搞清楚有多少建筑,弄清它的年代,再给这些建筑划分等级。”

 

image.png

堡子里特色建筑

 

  要研究堡子里的发端和历史,并且要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童明康建议堡子里加快申报国保的进程,“只有被评为国保以后,国家局才能够积极的出人、出力来支持堡子里的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