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径南星耀火把节

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南部星耀村

2020-08-20
南方网 0   |   1


  火把节是我国彝、白、纳西、基诺、拉枯等少数民族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客属地区,罕有此俗。然而,径南星耀火把节,自清康熙年起,已延续300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星耀村,位于兴宁市径南镇南部,虽地处山区,然颇具特色:一为《客方言》著者罗蔼其诞生地;二为老屋多,上规模、有特色、有屋名之老屋计有13座。其中光绍庐、寿昌楼被评为“兴宁特色古民居”,老屋均有传统老对联。三为文化村,旧时村子曾出举人2位,解放后曾出100余位大学生。四为每年元宵举行传统火把节。

  星耀村,2014年9月4日被评为“广东传统村落”,11月26日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径1.jpg

  星耀村的火把节,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已历300余年,源于星耀村罗氏开基祖罗拱台、罗拱辰兄弟二人。明万历年间,二人自白石村井头坑迁出。台辰兄弟手举火把,认为最大最亮火星落下处,即为新落基地。二人行至现星耀村祖祠老屋山下时,大火星正好落下。然此地恰有公王坛,台辰兄弟奉香烧纸,拜请公王让位。最大纸烬飘的最远点,作为安放公王的新址。台辰兄弟落基后,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勇于开拓,在此处落地生根,繁衍不息。星耀村火把节,一是纪念先祖搬迁之情景;二是带有民俗观念迎灯(丁)、接灯(丁)、添灯(丁)三隐喻;三是展现村民的团结和谐、兴旺昌盛。

  星耀村的火把与灯笼制作、经费筹集及主持推选亦有讲究。火把节经费在清朝时期由族赏提供,后改由各户捐款。想添丁的父老乡亲至公王庙聚会,设两席,抽签选出两位为当年火把节之主事人。主事人到各户收集捐款,购置鞭炮、烟花、烟架等,而后上墙公布收支细目。如今,捐款办法有了改变,每至大年三十祭祖,村民摆放捐款芳名簿,族人自愿捐款。当年有新丁者自会多捐,经费充足。


  火把与灯笼种类繁多,有牌匾灯、龙头灯、猴子灯、鲤鱼灯、公鸡灯、蛇灯等,形态各异,富有工艺性、趣味性、观赏性。原创火把与灯笼以竹、纸、颜料、桐油为制作材料,以蜡烛、烟花为燃料。传统制作工序经选料、裁长、留节、破篾、骨架、装棒、糊纸、作画、过油等环节,工艺复杂。传闻古时村中罗蕴康、罗东成乃扎灯高人,善扎猴子灯、鲤鱼灯,其灯形态逼真,烧时会徐徐燃放烟花,别有情致。如今火把制作已作简化,以竹筒、草纸、煤油为材料。

  当晚7时许,村中长者手举“星耀村元宵灯景”牌匾灯组成取火种队伍,先至公王庙举行拜祭仪式,并燃取火种至罗氏祖祠祖公厅。拜祭祖公后,族人纷纷点燃火把,按炮仗手、牌匾灯、舞狮队、鼓号队、火把灯子队的顺序依次出祖公厅。参加者少则四五百人,多则数千人。他们手举火把或手提灯笼,在星夜中俨然成了长长的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