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原始生态的露天博物馆

2020-08-20
古建中国 0   |   1

 

 

image.png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完整保存了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是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境内河流长度为16.8公里,流域面积为65.39平方公里,平均比降45.7%,最大洪水流量455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25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为1.84立方米/秒。现在已探明的矿点有开觉和白水河硅矿各1个,主要含砷、铅、锌等,开觉矿点可供开采50年以上。其他自然资源有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境内森林覆盖率85.15%,杉树、松树、枫香树、板栗树、青杠树、樟树、茶子树、映山红等居多,此外还有桂皮、木姜、杞木、杜仲、五味子等几百种药材树种。

 

image.png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吊脚楼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供人乘凉或手工刺绣,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西江苗族吊脚楼建筑造型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image.png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的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但由于是木质结构,两座桥几经修复后又被洪水冲毁。2008年,西江修建的风雨桥有五座,分别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风雨桥、主道一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大寨对面的也薅寨二号及四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南贵弓形水泥风雨桥。以往的风雨桥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在修建的风雨桥全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具备更强的坚实性,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苗族的歌舞节上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和美丽的爱情故事,尽显苗族的人文风情。其中,就有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演唱的是苗族史诗般宏大的古歌,古歌有四部分,涵括万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迁徙史等。遇到特别活动或是有重要人物出现,还是能够看到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