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东龙砂竖灯杆升彩凤习俗

2020-08-21
炎黄风俗网 0   |   1

      揭东县龙砂“竖灯杆、升彩凤”,是潮汕地区民俗大观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一民间习俗由来已久,世代相传,是揭东县港畔村及其周围江姓村民(旧称龙砂族)用以纪念其先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的活动。

 

  “竖灯杆、升彩凤”,即是用一根10多米长的毛竹,尾部留着竹叶,竹尾挂灯笼,灯笼上方挂着一只五色“彩凤”,凤尾与凤身都披上绣有金色丝线的红绸缎,上面写着“吉祥”“幸福”字样,凤下挂着风铃,风一吹,“彩凤”转动,铃声清脆悦耳。白天,一支支竹竿,一只只“彩凤”,一家连一家,极为壮观;夜里观赏,灯笼和“彩凤”上安装的各式闪灯一齐亮起,形成一座色彩斑斓的灯城,辉煌靓丽,蔚为壮观。

 

  港畔村位于揭阳市揭东县城东部,西濒榕江,其周围江姓村民为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后裔。时为宋末右丞相的江万里带兵镇守饶州城,与元军血战到底,然而,敌我力量悬殊,饶州失守,江万里被俘。元朝皇帝忽必列以封官赐爵诱降,江万里誓死不降,带领家人一起投入止水池,壮烈殉国。历经战火的江万里子孙先后几经辗转,栖身潮州开元街,后来孙子江汝祖带其子江恬息隐居揭阳龙砂。

  传说中,封建时代帝为龙,相为凤,将为虎,再加上江万里生平喜欢画凤,从元朝末年开始,居住在龙砂的江氏后裔就用“竖灯杆、升彩凤”的形式来纪念先祖江万里。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彩2.jpg

  “彩凤”有着较高的制作工艺,以木质和薄钢板为主,再漆上彩色油质颜料,经久耐用,色彩丰富夺目。现在的灯笼为竹片糊蜡纸,彩凤上缀着灯笼,铃铛也加入现代声光电子产品,体现了灯杆“彩凤”这一工艺的与时俱进。

 “竖灯杆、升彩凤”纪念仪式刚开始为每年举办一次,后来江氏族人秉持勤俭节约家风,约定为12年举办一次。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曾举办过该活动,解放后至文革时期停办,1983年恢复举办,1994年、2005年续办。

  这一纪念仪式一般在当年的农历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举行,历时一个月。村民以一户为单位竖一灯杆“彩凤”,在这期间,各村还举办潮剧演出、潮州弦乐演出、锣鼓标旗队巡游等文娱活动,热闹非凡。这一独特的民俗形式,不仅是村里的一大文化景观,也成为纪念先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形式,其独特性、历史性、象征性和地域性,对研究中华民俗文化也有着重要价值。

 

    “竖灯杆、升彩凤”这一民俗活动在潮汕地区乃至国内,是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它的价值在于独特性。这项独特的民俗活动,对研究潮州民俗文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生平事迹、潮汕古代移民史,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