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多面手莫宝凤:鄂伦春民间艺术掌门人

逊克县

2020-08-21
东北网 0   |   1


  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鄂伦春族赞达仁以及鄂伦春族萨满舞、日格仁舞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英雄史诗性质的“摩苏昆”还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民间文学艺术是鄂伦春人游猎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年71岁的莫宝凤则是其重要的传承人。

 艺术2.jpg

  “口弦琴哟天天弹响,故事歌哟夜夜传唱。狩猎人有唱不完的歌啊,人人爱听美的说唱。哪耶尼耶哪依耶哎,哪耶内呀哪西耶哎。青鸟白鸟双双飞翔,前辈歌手把人名遗忘。不是人名太难记哟,因为双飞鸟名字太响……”被猎民尊称为鄂伦春族民间口头文学语言艺术大师、今年已经71岁的莫宝凤,讲唱《双飞鸟的传说》时,声音依旧清晰流畅,婉约动听。

  1936年,莫宝凤出生在逊克县,父母都是部落里的歌手。她从小就受到了鄂伦春民族文化的熏陶,从家人、客人和村民身上学到了不少民族歌谣故事。在其后过着游猎生活的过程中,莫宝凤又学到了不少民间说唱。后来全家迁居到陶温尔,从那儿的民间艺人说唱和民间娱乐活动、萨满跳神中,她学到当地的口头文学、歌舞艺术,并开始学唱和自己编歌,刚刚十岁就已成为能对答如流的小歌手。

 艺术3.jpg

  莫宝凤稍大一些,在雾都连鄂伦春人集中地,深入各家听讲故事。“多次迁居和游猎生活,使自己接触到不同地方的鄂伦春族文化,更全面地掌握了鄂伦春族的语言、传统文化艺术。”老人感慨地说。

 

  鄂伦春文化工作者孟淑珍介绍,莫宝凤是全面掌握鄂伦春族语言、文化、宗教、民俗的第一人,讲唱时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其即兴编歌能力和演唱技巧在鄂伦春族歌手中无人能超过,是当代鄂伦春族最会唱歌的歌手。这些歌唱技巧并不是莫宝凤专门从哪位师傅那里学来的,而主要是她在表演过程中累计的经验所成,“这更难能可贵,对于鄂伦春族来说,莫宝凤是珍贵的财富。”

 

  由于一生僻居边远地区,莫宝凤的讲唱、歌舞活动只在鄂伦春村庄里和聚会上进行,她没有参加过大型的比赛、公开的表演。1978年以后,她多次接待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文艺工作者,为他们演唱,并介绍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还提供了大量的民俗、民间舞蹈、萨满歌舞资料,为挖掘抢救鄂伦春族民间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只要有时间,老人还给鄂伦春的孩子们讲唱“摩苏昆”等,她希望更多的鄂伦春人能掌握这些民间文学艺术。

 艺术1.jpg

  眼下,莫宝凤讲唱的口头作品已被记录整理的有多部长篇叙事作品和几十个短篇故事歌谣。其中,包括《英雄格帕欠》(莫日根说唱故事)、《双飞鸟的传说》、《鹿的传说》、《雅林觉罕和额勒黑罕》等。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有关人士介绍,莫宝凤掌握的鄂伦春族民间文化和手工技艺制作是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鄂伦春民族和北方通古斯语系的各民族的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现在30岁以下的鄂伦春青年多已不会讲鄂伦春语,更没人会做传统的桦皮画、桦皮船、桦皮器皿、兽皮制品、民族乐器和狩猎工具。在鄂伦春族的语言、口头文化、歌舞艺术和手工艺逐渐衰败的情况下,莫宝凤的技艺更显珍贵。为了保护这位鄂伦春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最近,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将莫宝凤推荐为国家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以便让她把所掌握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由于鄂伦春族没有文字,自己的演唱又局限于村里和民族聚会上,许多作品没有得到及时记录和保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年事已高,记忆力下降,有些作品被逐渐遗忘,成为无法挽回的损失,感觉非常遗憾。我盼望着有传承人,把这些东西都能传承下去。”老人焦灼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