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却妹:曲调代代相传 歌词与时俱进

2020-08-21
本地头条 0   |   1


  夜幕降临,李却妹结束了惠东县城的演出,赶回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渔业村的家里,才坐下准备吃饭,门外传来村里几位小朋友的声音:“李阿婆,什么时候开始教我们唱渔歌?”李却妹嘴里回答着:“马上,马上!”她赶紧吃两口饭,收拾好饭桌,马上开始教孩子们唱起《一对龙虾藏礁洲》。“来(阿)唱流(阿)水退干干(那),一对龙虾藏礁(阿)脚……”这首原生态的惠东渔歌委婉、悠扬,声调极富韵味。李却妹说,孩子们学唱这首渔歌准备6月初去参加演出。近年来,这样的情景经常在李却妹家上演,而这些小朋友只是她部分徒弟。李却妹说,作为惠东渔歌传承人,向村民传授惠东渔歌义不容辞。

 

  1951年,李却妹出生在一艘渔船上。父母带着她和几个哥哥在惠东平海、范和、巽寮和大亚湾澳头等海域漂泊,哪里有鱼就到哪里捕鱼,生活过得很艰辛。父母边劳作边唱渔歌,给生活增加了不少情趣。从小,李却妹听着渔歌长大,耳濡目染,她很小就咿呀咿呀地学唱渔歌。同是渔民的外公外婆和大舅,也是渔歌好手。逢年过节,李却妹父母撑着渔船回娘家时,外公外婆就让李却妹唱渔歌,说她唱得好听。大舅则抱着她,到船头教她唱,从捕鱼捕龙虾,唱到四季平安。

 

  海上的渔家人大多都会唱渔歌,信手拈来,即兴而起。渔歌素材都来源于渔民的生活,人们用渔歌唱出生活,情真意切。单一枯燥的海上生活里,渔民在海浪和舟楫之间,以歌自乐。李却妹说,小时候她与海水为伴,从这船唱到那船。有时渔民们聚在一起,也会进行对歌,记性极好的李却妹记下了惠东渔歌不同的调子和歌词。

 

  李却妹8岁时,党和政府在岸上为渔民建起了新村,渔民终于可以搬上岸居住,她一家也搬进了渔业村,把渔歌也带到了岸上。吃完晚饭后,李却妹和一群小姐妹就聚在沙滩上唱渔歌、对渔歌,渔歌唱得极好的她是对歌双方“争夺”的对象。不断的对歌,让李却妹的唱功越来越好,她成了小姐妹心中的“大姐大”。

 

  10岁那年,李却妹学会了自己即兴“创作”渔歌,自此,她唱惠东渔歌已是信手拈来,开口即唱。“不用排不用练,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听就听,想唱就唱。”李却妹说。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李却妹现在唱的渔歌内容已大有不同,曲调代代相传,歌词则与时俱进,“东方升起红太阳,天上乌云一扫光;渔民盼来共产党,党是渔民亲父娘……”

 渔歌2.jpg

  据了解,我市旅游部门把渔家婚礼习俗改编成文化表演项目为游客演出。节目受到旅客追捧,还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媒体前来拍摄。央视也多次到惠东拍摄渔家婚礼习俗活动,李却妹多次登上央视节目。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惠东渔歌,李却妹不遗余力、不计报酬四处表演,参与有关惠东渔歌的拍摄工作,只是希望把惠东渔歌传播得更远、更广。

 渔歌3.jpg

  自己喜欢唱渔歌,李却妹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是教人唱渔歌。一直以来,李却妹对于教授渔歌都是尽心尽力、全无保留。她的学生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几岁大的孩童。至今,已有6批共百余人接受她的系统教授,偶尔来学唱的更不计其数。她带过的最早那批徒弟,有的已经上大学,有的已嫁作人妇。他们当中,有不少至今仍坚持唱惠东渔歌。

 

  随着惠东渔歌越来越受到重视,喜欢唱渔歌的中青年渐渐多起来。目前,李却妹在家里免费教20多名学生唱渔歌,遇到演出,就到村委会二楼进行排练。她有时还会自己出钱买水给小朋友喝,给孩子们买演出服,自己出钱配音乐。

  

  李却妹说,作为惠东渔歌传承人,传授好惠东渔歌是自己的责任。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更要培养好接班人。得知李却妹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不少人对她进行祝贺。她说,这是对她的鼓励,未来她会在传承渔歌方面做得更好。

  渔歌1.jpg

  惠东渔歌是惠东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宝贵财富。据史料记载,自宋代起,惠东渔歌已在惠东县沿海渔区(平海、港口、稔山、巽寮、黄埠)广为流传。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曲式结构多为五声调式,以“徵”“宫”两种调式为主,“角”“羽”调式为辅。惠东渔歌品种繁多。据调查统计,其调式共有29个,主要有“妹子调”“啊啊香调”,唱词均以地方方言“福佬话”或“学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

 

  1956年,港口渔歌手苏墨水、苏带心参加全国民间歌曲调演,把惠东原生态渔歌唱到北京,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上世纪60年代,中央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歌剧《南海长城》中的音乐,就是取材于惠东渔歌和汕尾渔歌。惠东渔歌二重唱《渔家四季尽春光》、渔歌说唱《赞海花》分别于1975年、1976年代表惠东县上北京参加全国文艺表演。2008年,惠东渔歌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