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易水古地的执着雕砚者

2020-08-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0   |   1


  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中华传统技艺精品展“河北月”活动中,笔者第一次见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易水砚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马强。在恭王府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中,他一声不响地坐在自己的展位前雕刻着,衣着朴素、言语不多,对于前来买砚询价的游客,简单地报个价,然后继续雕刻。有游客习惯性地还价,他并不多加解释,但是通常这时,游客会被他手中游龙飞凤一般的技艺吸引住。一块看似平常的砚石,几把貌不惊人的刻刀,在他的手里,仿佛有了魔力,石上并无画稿,只是顺着石头的形状和颜色、纹理走势,逐渐就会呈现出一只滴露的莲花,或者一只生动的小兽。

 砚台2.jpg

  马强是地道的河北保定市易县人,14岁随父辈学习易水砚制作。1996年时逢易县建县1400周年,河北省文化厅举办首届民间美术评比活动,19岁的马强以一方“竹节蜥蜴砚”获得94.52分的高分,获得第一名,被河北省文化厅授予“河北民间美术大王”的称号。1997年,他被天津美术学院特招进修,进修期间深蒙杨德树、霍春阳、李家旭、唐国树等教授的教诲,雕刻技艺得到明显的提高,雕刻作品更上一层楼,作品先后被一些名家收藏。

 

  马强对易水砚的创作思路是继承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他有超凡的观察力和对石头的悟性,对艺术追求要求精益求精,力求每个作品都成为易砚精品。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韵味绵长,做到石之灵气,心之制也。他制作的砚得到业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深受广大收藏界人士的喜爱,他的代表作有“竹节蜥蜴”砚、“思”砚、“寿”砚、“四灵尊”砚、“三人行,必有我师”砚、“星河”砚等。

 砚台1.jpg

  在技艺特点方面,马强在浅浮雕、立雕、镂空、线雕等雕刻技法方面都很娴熟,在继承传统“马派”制砚的高、透、镂的特点后,他又借鉴中西方绘画的构思,利用易水紫翠石的石眼和玉带石的天然石皮和水纹来创作创新。他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他的作品高扬写实,注重生命、生活的体验。在石料与雕刻技艺上,他参悟因革,作品刻画具微、布局谨重、独创新意、含蓄、高古、自然大气。作品充分挖掘石料的天然美感,使之与石眼的自然之美结合,作品的构思和布局自然一体,作品注重对心灵深处的卓越表现,做到石之美,在心之道的表现形态下做到了浑然天成,自然大气,将石头的本质美挖掘到极致。

 

  在创作方面,他将易水砚的俏色和石眼的利用,推到了一种巧夺天工的意境,开创了易水砚俏色的先河,从而也改变了易水砚以前都是在雕刻完成后,涂一层墨汁,一味追求仿古,体现不了石头自然之美的状况。俏色的运用使易水砚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也影响到了现在年轻的一代人,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和模仿,而是更多考虑石头的美和绘画结合。现在的易水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也成为了一个承前启后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