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三日

桐庐

2020-08-22
李古瑜 0   |   1

图片1.png

才出桐庐车站,我便见到了接我们的胡师傅,车子向大山深处驶去,1个多小时后,到了一家叫“岩朵”的民宿。这是个四层小白楼,建在大山脚下,被草木簇拥着。楼前左侧是个平台,上有供喝茶用的桌椅,平台下是公路,再向前是一条小溪,哗哗的流水声传得很远,水从山上流下来,洁白如玉,清可照人。在前台工作的是个四川女娃,见我在小溪旁流连忘返,便说:“小溪里有多种小鱼,其中一种叫石斑,已列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序列,不让捕,也禁止食用。”傍晚时,我们去隔壁一家饭馆吃饭,端上来的是今春的嫩笋、菜园里的瓜菜和山坡上的“溜达鸡”。饭后,我们沿着公路走了一会儿,此时,天色暗了下来,远处山峦及茫茫林海已模糊不清,只有路边挺拔的大树和溪畔密匝匝的绿草在晚风中微微抖动。我深深地吸上一口空气,感到心里瞬间敞亮了,大山深处不愧为“天然氧吧”。漫步山间,我们心旷神怡。

第二天清早,我们乘船游览富春江“小三峡”。蓝天白云下,高山巍巍,青翠欲滴,江水滔滔东去,风光无限。很快,船到了严子陵钓台。严子陵是刘秀的好朋友,刘秀做了皇帝后,封严子陵为三品谏议大夫,严子陵不愿在朝做官,便跑到桐庐隐居起来。此处依山傍水,景色秀美如画,李白、杜牧、王维等都到过此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沿江边游览时,可看到诗人们的塑像。归途中,我们去了白云源,走了几处栈桥,看了大小龙门瀑布,这里的水依然清澈,瀑布从山上下来,弯弯曲曲,晶莹可爱。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三个古村。下着雨,我们打着伞,一步一滑地向村里走去。村边一个石屋的门上写着村名——“石舍”。村子紧挨着一条河,水多且急,河中立着不少石墩,那是一座供人行走的水中桥,凭着它们可以登上台阶,走上对岸山上的马岭古道。这条古道曾是村子通往外边世界的唯一通道,可通义乌等地。要想走上马岭古道,必须得爬上长满浓密树木的山岭。由于道路陡且滑,我这个年纪不可能上去了,只得作罢。

石舍村里有几棵香樟树,树龄都在三四百年以上,在河边,我们还见到一棵1200多年的香樟树,树的周围圈起了栅栏,有专人看守。《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文称,轩辕庙内轩辕黄帝手植的轩辕柏为天下第一,浮来山定林寺的银杏树天下第二,平凉的国槐为天下第三,不知道石舍村的香樟树能否成为天下第四?

茆坪村位于马岭古道上,我们一进村便穿街走巷。虽然这里的胡同窄小,道路弯曲,但路不难走,皆由青石板或小石子铺就而成。村子的大路上有五道相隔不远的大门,被当地人称为“五朝门”,据说这是当年皇帝下旨修建的。茆坪村有个祠堂,现已开辟为民俗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很多老物件,如民国时期的各种钱币、地契,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结婚证等。

芦茨村是晚唐诗人方干的故里,方干屡试不第,但才华横溢,受世人称赞。范仲淹是他的“粉丝”,曾多次到访他的故里,并著文赞颂。可惜,因为修水库,老芦茨村已在水底,现在的芦茨村是搬迁过来的。

三日匆匆而过,我们要和这个美丽的地方告别了,我恋恋不舍,暗下决心,一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