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洞八岭村——一个人 一座城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洞八岭村

2020-06-10
栗晋波 0   |   1

   5月26日上午,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高级法官谢满廷又一次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洞八岭村。这一次,他又是专程为谢氏城堡而来。

  谢满廷头戴草帽、衣着朴素,面色黝黑、风尘仆仆,浑身上下的“庄稼汉”特质,很难让人把他与高知识、高学历的法官身份联系在一起。

  当提及这座已有2388年历史的古村落时,年近花甲的谢满廷热情高涨。

  “谢氏城堡的起源可追溯到东周时期,相传,始来这里落户的是周宣王的舅父申伯(被封为古谢国诸侯)后裔第12世。”谢满廷边走边为我们讲解,“你们发现没有,城堡的墙都是斜的,这是先人们根据地形、风向等因素专门设计的。你看,城堡内没有十字路口,大都是丁字路口,这样从胡同里吹来的风都被墙挡了回去,所以在这里,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强风肆虐的现象。”

  谢氏城堡有20个古院,内设8个城门,8条胡同,8条丁字街,840余间房屋,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全部为砖木或石砌结构的二层楼。“谢氏城堡的门匾‘南国是式’、‘南土是保’、‘式是南邦’,引用的是《诗经·大雅·崧高》一诗的原句,是谢氏始祖申伯的专用文化……”“谢氏城堡中曾有12棵树龄在2000年以上的古槐树,直径都在4米以上,有几棵1958年被国家征用作了铁路枕木,1976年有一棵被烧毁……”

  城堡的一砖一瓦,在老谢的心里都被赋予了文化的色彩。

  谢氏城堡,让老谢引以为傲,同时也为之惋惜不己。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谢满廷说,十几年前回乡看到曾经繁华热闹的谢氏城堡日渐衰落,城中居民几乎全部外迁,现在仅有几位老人留守,有的院落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做工精细的房屋逐渐凋敝,感到很心痛。“作为谢氏子孙,我有义务站出来,保护好‘自己的母亲’。”

  在十几年的调查、研究、考证中,谢满廷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城堡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说,在谢氏城堡现存的古文化遗迹中,随处可见诸侯国属性的遗存。  

  谢氏城堡还是一个立体防御网络体系,具有古代信息战、阵地战、防御战、阻击战、城防战、地道战的防御结构和城防工事……所以,它传承的是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化之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建筑、民俗等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谢满廷尽己所能,开通了“谢氏城堡新浪博客”,及时发布最新发现。他个人出资在城堡内安装了摄像头,每处院落前配备了一块门匾,组织召开了全球谢氏宗亲联谊总会第五届恳亲大会祭祖仪式。去年国庆节期间,他雇人航拍了谢氏城堡全景图,并于今年“五一”在城堡入口处悬挂,使大家对城堡有了全面的认识。

  夕阳斜下,微风中,沿着四通八达的通道,我们来到了小新房院。院子东侧早年已被拆除建成了公社食堂,院子中央几块风化严重的残缺石刻楹联被塑料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我们透过塑料布还能清晰地读出楹联内容。“看着民族的精华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点一点地销蚀,心里五味杂陈。我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我的所作所为能够让谢氏城堡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唤醒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拯救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行动中来。”

  十多年所做的这一切,谢满廷简单归结为一句话:“我是用自己的钱,办民族的事!”

  用个人的力量,保护民族的文化;用个人的声音,唤醒大众的觉醒。十几年来,谢满廷在谢氏城堡的保护和考证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近几年来,谢氏城堡陆续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山西日报》、《走遍世界》、《假日文化》、福建《谢氏研究》、武汉《中华谢氏》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声名远播。在目前尚未完全开发的情况下,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驴友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于2012年4月5日亲临城堡实地调研,两次为保护城堡题词,倡议将谢氏城堡建成中国第一个古村落遗址的博物馆或影视基地。慕名而来的国防大学的将军们一致认为:将谢氏城堡建成影视基地、避暑山庄、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也不失为保护古村落的一计良策。

  这一切,让谢满廷为之欣慰,为之振奋。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源泉,记录和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符码和历史记忆。”为了谢氏城堡的未来,谢满廷还在多方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