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唇古村落行记

广东东莞市寮步镇塘唇村

2020-08-24
《广东城建档案馆》2012年第1期 作者:李国华 0   |   1

clip_image001.png

在东莞有很多的古村落。茶山的南社村、石排的塘尾村都已经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的还有寮步的西溪等等,响当当的名字太多了。中午吃完饭,天下起了雨,我提着伞上楼。大姐说:“下午去寮步啊,带着摄像机。”我有些诧异,问:“去哪里干什么?下雨呢”。她笑着说:“看看古建啊。”两点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我和两个大姐加上另外一个人就出发了,那时,雨正急。

雨敲打着车窗玻璃,在窗子上形成一条条雨线,模糊了,又清晰了。这是通往松山湖的道路,一路都是风景,雨水冲刷过后的林子显得格外地精神,看上去都感觉格外的清凉。到牌坊下,一位塘唇村的大爷在那里等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的导游了。

我们坐上大爷的车,没多大会儿,便到了大爷的家。大爷家地方不大,但是很精致。小小的院子里飘满了花香,浅紫色的杨桃、白色的九里香、挂满芒果的芒果树,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花卉。靠壁的小假山也做得格外有情趣,小瀑布哗啦啦地流着,山上长满了树,瀑布下的潭里有一些孩子在嬉戏,生活趣味很浓很浓。大爷的客厅里全部是红木家具,看上去很典雅。我们上楼看了老爷子的珍藏,五六十年代的土地证、红卫兵袖章、以及日本侵华时发的那些购物票。

大爷领着我们去古村里看看。塘唇古村已经被破坏的很严重了,这种破坏大约从六七十年代便开始了。虽然新式的楼房依然遵循了老楼房的某些讲究,比如说风水、阳台的设计等等,但哪怕是这样,看上去多少还是会有些不太舒服。

村子似乎是建在一片坡地之上,最前面是一个很大的水塘子,漾着碧绿的微澜。塘边的一排房子是新修的,颜色并不张扬,配上植物,显得很宜人。我们是从房子后面小路进入村子的。

这条路使用大小不一的石块铺成的,是一条老路,古村里的路都是用石头铺就的,一边还有为排水而设的阴沟。这条路就像一条新旧建筑的三八线,一边多是新房子,一边主要是旧房子。房子还是有些西洋的感觉,并不完全岭南的风格,也许这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西洋玩意最早在这里被应用起来。五彩玻璃窗,有点类似美人靠的阳台,两层小楼的建筑格局,巴掌大的小庭院,房子建得密密实实的,前后两家刚好构成一个小天井。不过只要一看屋顶还有房子的墙体,尤其是前墙的用料,就能够一下子认出来着是岭南的民居。大块的红色砂岩构筑起房子的门脸,砂岩之上便是青色的大方砖,大门一般为木门,很窄,门洞很深,一般在门洞右手边的墙内侧会设有一个神龛,富贵人家的神龛也会做些精致的砖雕,普通人家的就是一个拱形的,应该是祭祀门神用的。门上出了锁以外,还有一道门闩,这道闩跟北方的不同,它是在门外的,从门内的一侧可以随意抽拉,一道门闩从上到下应该有八九条横木组成,所以半夜小偷是别想进去的了。

一般来说门洞上方都有挂灯的习惯,所以有些人家为了美观起见,在挂灯的位置,做了漂亮而精致的浮雕,或者画了壁画,一般为喜鹊、荷花等这些吉祥的图案。门洞上方的出檐从门洞内看是很干净的,应该是它上面的瓦做过处理。富贵人家的门脸会做得非常漂亮,木雕和石雕,一刀一刀雕刻得极为精致。

路的深处有一座已经破败不堪的祠堂,祠堂整个门脸都是红色的沙岩,特别气派。木雕也零星保存了一些,戏曲人物的雕塑特别逼真。檐下的壁画只保留下来两幅,不过也都已经斑驳了。这座祠堂当初应该不小的,但现在就只剩下这个门了。我们沿着祠堂边上的小巷往上走。

古村里还住着人家,小巷里格外安静,青苔长在石板上。但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用青砖做出来的,有不少是用的泥土、贝壳等掺和在一起做成的土砖砌成的,这种土砖很坚硬,摸上去还有些磨手。还有一些房子使用大块的青石砌成的,看上去更加的结实。巷子深处有一眼老井,不过这边的井没有北方的井气派,这口井是用砖砌的口,后来遇到的其他几眼也是一样的形制。应该很少有人来这里打水了,井上罩上了盖子(铁栏杆),井壁上也爬满了苍苔。

村落太小了,以至于在东莞都没有名气。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幼儿园,这幼儿园以前是一个祠堂,门前还站着两个石狮子。祠堂早已经没有了踪迹,如果在的话,恐怕的要比广州的陈家祠还要大许多。不过成为一个幼儿园也不错,老祖宗可以看着自己的晚辈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