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沙窑村:六百年古老石头村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小作镇沙窑村

2020-09-08
来源:石家庄日报 0   |   1

在井陉县西北的大台山下,有一个四面环山的秀丽村庄——沙窑村。这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小山村,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成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烟灰了天际,往事不回头,回忆就这样。烟淡了,云散了,一切终将曲离欢散。再好的人,再好的事,总会从你身边掠走。

井陉县小作镇沙窑村历史悠久,相传宋元时期就有人居住,并建有寺院。明代成化年间,矿区贾庄村贫民崔氏迁此立庄,以姓氏起名为崔家庄,后因村中有三个沙石坎,故改名为沙窑村。后有李、郑、王、左、栾、何等人家迁来,十姓同居,以刨坡修地为生,繁衍生息,历代传承,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image.png

民居留存古韵

沙窑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在山谷两侧山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自然形成了一个特点:上面一家的院落是下面一家的房顶,下面一户的房顶是上面一户门前的街道。村中房屋多为四合院,全部用石头垒砌,部分房屋院落前墙裱有青砖。

崔氏是沙窑村立庄的第一姓氏,明代晚期的崔氏古居是现在沙窑村最具有特色的房屋,位于沙窑村中心古槐之下。院子坐南朝北,原来四面都是瓦房,上方台基近2米高,面阔六间。西厢房为两层枣棚,东厢房为平房,临街五间瓦房。正门院内有隔山影壁墙。可惜的是现在大部分已毁,但遗迹尚存。

image.png

如今,村里清朝至民国时期保存完整的四合院还有8处、石窑洞120眼。

石窑洞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而且敞亮干净、漂亮气派。在清末民初,只有富裕的家人才能住上石窑洞。如今,很多村民仍在窑洞里生活。

因村里财力有限,一直没有戏楼。清光绪十八年起戏台一座。据传,村里人正愁买不起大梁,偶遇贾庄村拆除南戏楼扩建,崔氏通过原籍村民关系购得。但旧时不通公路,全是河沟羊肠小道,村里便组织青壮村民百余人,从十八里外的贾庄村人工抬回沙窑村。古戏楼为单脊双坡瓦顶,清光绪三十一年告成。

石头铺就街巷

沙窑村的街道,几乎全是鹅卵石铺就。一进村迎面而来的是关公阁,过了古阁就是一条大约75°的百米大石坡。全村像这样的石街、石巷、石坡总长度近4000米。

村里石墙、石窑洞、石院、石门口,就连流水用的瓦口也是石头做的。街道上的石头,经年累月踩踏,已变成了光滑的卵石道路。

image.png

由于村内交通不便,村民新建房屋都选在山脚交通较方便之处,这使得古村落保存得基本完好。

现存完好的明末清初土石木砖瓦结构的四合院8处,石窑洞、平房、四合院10余处,三合院34处,石窑洞594眼,800米长石涵洞2个。村内石碾、石磨现存14盘,石墩、石凳、石台阶、石墙、石巷、卵石坡、石阁、石碌碡到处可见,沙窑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头村。

民俗丰富多彩

沙窑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在群众中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image.png

古戏楼外景

沙窑村的丝弦和晋剧当年颇受欢迎。丝弦剧团的前身是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君爷会”,除在本村演出外,每年都应邀到周边村镇演出。沙窑村晋剧团的前身是民国初年成立的“轿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晋剧团成为村办剧团,达到鼎盛时期,而且成为井陉北部山区晋剧的代表。

沙窑村独有的哑剧《柳树精看媳妇》起源于明代,一直延续到现在,除了每年正月在各村走会表演外,其更是正月二十五赵庄岭庙会上的“钦点”节目。四个文会轮番上场,可以一直演到深夜。

沙窑村分南北两个武会,同时起源于民国初年。两个武会兴盛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特点是“南拳北枪”:南武会拳步伐稳定、刚劲有力,北武会长枪龙飞凤舞、出神入化。

image.png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沙窑村仅百余户、不足500人,却拥有四个花会、两个武会、两个剧团,这在井陉县是绝无仅有的。

沙窑村从古至今就有一桩传统庙会——正月十六全神爷庙会。正月十四踩街,相当于现在的彩排,组织所有文武会演员沿街行走表演,按正月十六的参演顺序,文会在前,武会在后。正月十五“绑火杆”,晚上要派人看“火杆”。正月十六,村里的大喇叭放戏,早七点就开始过会走街,有敲锣的、打鼓的、扛旗的、抬轿的、唱戏的、耍社火的,如一条长龙游走在村里古老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