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河之畔有个非遗“老范”(上)

山东省潍坊市

2020-12-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0   |   1

  夏天的山东省潍坊市骄阳似火,前一夜的雨水在街上了无痕迹,空气中充满了潮湿溽热的暑气。老城区的十笏园文化街区“非遗空间”5楼,老范从办公室来到走廊,西裤皮鞋配白衬衣,后背已溻湿了。“今天天儿热,赶上空调又坏了。”老范一边招呼着记者,一边把门后的落地扇搬出来,“前几天一直在下边调研,出门就是一身汗,好不容易回到办公室,又赶上空调不给力。”

  老范叫范新建,是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的会长。两年半前,他从潍坊市文化馆馆长助理的岗位上退休。再往前,他在潍坊文化战线与非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因为年岁长些,身边人管他叫老范。而老范在潍坊非遗传承人中间还有个外号,叫“点子王”。

  干非遗工作“最无悔、最庆幸、最欣慰”

  老范常说自己运气好,年富力强的时候,便接触潍坊的民俗文化,参与当地系列民俗保护工作;等到稍微上点年纪,赶上了国家开始系统保护非遗。最终,他眼见着那些曾面临消失危险的传统舞蹈、音乐、技艺等,被各级党委、政府捧在手心当成了宝贝,步入了发展的新时代。

  老范说,这辈子最无悔、最庆幸、最欣慰的事,就是干起了非遗工作。

  老范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他说,自己从小就是个文艺爱好者,没事喜欢看看书、搞搞创作。十几岁时,老范进了当地的剧团当演员。前台锣鼓敲得欢,老范得空躲在后台看书。

  因为喜欢写东西,老范后来从剧团出来,被调到了一家企业当团支部书记,后来又去了当地的文化局。1986年,老范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岗位——昌邑县文化馆馆长。

  如今回忆起来,老范说在昌邑县文化馆工作的几年,让他对非遗有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那时,国内还没有非遗的概念。老范根据上级的部署,全程参与了当地的民间舞蹈、音乐、文学等的挖掘整理工作,大概花费了两年时间。

  如果说在昌邑县文化馆参与民间资源整理,算是老范与非遗的“邂逅”,等到他被派去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时,则是与非遗的关系进一步升温。1993年至1998年,老范受潍坊市相关部门委派,在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负责潍坊展区的运行。这5年,老范真正领略到了家乡“土特产”的巨大魅力。

  “那时,‘中国民俗文化村’潍坊展区一年能接待游客好几万人次,销售收入五六十万元,展示的风筝、年画等对游客很有吸引力。”老范说,深圳的经历让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家乡的土特产很有搞头,大有可为。”

  回到潍坊后,老范在潍坊市艺术馆(潍坊市文化馆前身)始专职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当时,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刚刚起步。而老范,距离退休还有10年时间。

  好点子助传承

  2007年,在潍坊市艺术馆的老范开始全面参与全市的非遗保护工作。

  “那时确实是起步阶段。社会上对非遗的认知还不足,有的地方也不重视,甚至出现过领导参加活动把非遗说成‘非文化遗产’的事。”老范说,地方部门、项目传承群体对非遗没有准确把握,申报项目不积极,认为是耗时耗力耗财的事,他经常要打上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来解释申报项目的重要意义。

  后来,随着地方对非遗越来越重视,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并逐步加大力度,非遗的地位慢慢提升了起来。

  对于老范而言,非遗的社会关注度上来了,他需要考虑的事也更多了。2010年,文化部批准设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也是山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保护区的根本目标是探索实现潍坊市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的方式。当地的非遗活化传承利用,成为关键着力点。

  为做好这项工作,老范被委以重任,成为保护区规划纲要、管理办法等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几年时间,仅老范自己写的保护区材料,就有上百万字,凝结了他独到的思考和心血。

  老范还喜欢动脑子策划一些新项目。“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这是历史上潍坊发达手工业的生动写照。2015年,老范和同事一起策划推出“九千绣花女”工程,针对当地留守妇女开展潍坊刺绣免费教学。几年来,该工程解决了当地数千民众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