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古村落:遗珠遍布人未识

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

2020-12-06
来源: 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陈晨 0   |   1

  上起长江正源,下至玉树巴塘河口同金沙江相连,通天河横贯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境,河长813公里,流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通天河也是孕育藏族传统村落、藏族文化和唐蕃古道的大地背景。

  沿着通天河流域,散落着许多藏族传统村落。这些村庄都有共性:对面有一条河,后面有一座山。藏族村落一般不去扰动河,而是去依靠山。通天河两岸山脉起伏,岩峰峥嵘,有着非常丰富的木材和石料。所以,通天河流域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村落。

  通天河从结古镇旁流过,结古镇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这里自古以来便是青海、四川、西藏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历史悠久。

  据传,结古镇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让其颇为感动,于是文成公主决定在这里多住些日子,为当地人传授耕作、纺织等技术。后来,结古镇不仅是汉藏文化交汇的地方,还是唐藩古道的兴盛之地。

  尽管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但1300年后的今天,这个汇集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小镇依旧焕发着源源不断的灵气。在经历过地震后,尽管结古镇的许多房屋都被新建,但是新建的房屋依旧传承和延续了祖先们用石头堆砌房屋的建筑工艺,一处处藏式的小院落在现代化气息中不失风雅又具有一种地域“灵气”,会让眼见一亮,心情豁然开朗。而且通天河两岸很多用传统石砌工艺修建的房子也是经受住了当年地震的“考验”,使得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这就是如今行走于通天河畔看到的那些藏式碉房。

  藏式碉房是藏地特有的山地营造技艺和建筑形制的集中体现,不仅能满足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要求,还具有防御能力。碉房一般都建在较高的台地上,建筑材质以石块为主,外形厚重、稳固。通常筑有三层,底下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顶层为经堂。在建筑过程中,藏人工匠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这种传统民居历史久远、功能齐全,覆盖了藏人生产、生活、信仰等方方面面,是藏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的结晶。

  距结古镇3公里处有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据说已有20多亿块嘛呢石,刻的经文有近200亿字,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曲折的巷道、巨大的嘛呢石堆与古老的碉房一起,勾勒出藏族传统村落的脉络。

  曾几何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通天河流域的民族传统村落面临衰落、消失的处境。殊不知,这些村庄是历史,更是文化。现如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村民在政府的鼓励下,利用乡土建筑发展民宿、古村落生活体验区及观光旅游等,以绿色经济推动通天河流域的古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