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故事”背后的建筑传奇(上)

松阳

2020-12-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杨晓华 0   |   1

  松阳,这个保有100多个古村落的浙江西南县城,近年来因为坚持走“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之路,成效显著,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松阳故事”,成为了被世界认真倾听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故事。然而,在这个故事的现实演绎中,却包孕和延展着一个更加委婉曲折、生动活泼的当代建筑传奇。

故事,从建筑始

  早在2013年,松阳就开始从推动乡村旅游的角度,保护古村落,发展山地民宿。2016年一个由国家文物局与财政部共同批准设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程管理实施的公益项目“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启动,该项目主要资助传统文物保护模式下难以辐射的数量众多的中国传统村落。因为浙江松阳的传统村落在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完好,该项目被列为整县推进的试点。松阳县委书记王峻称这项行动为“及时雨”。问题是,面对着一栋栋老旧颓圮的屋子,该如何整体认知?该如何量身设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房屋修缮的过程中,该如何处理与乡民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尝试中,许多建筑师被陆续邀请到松阳。清华大学毕业、哈佛大学深造后回国创业的徐甜甜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徐甜甜和松阳结缘前,因为设计宋庄美术馆、宋庄艺术公社、杭州西溪会议中心等地标建筑已经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在设计中,她主张通过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以及和环境气场的契合,展现建筑的内在气质。“一个建筑没有自己的性格,是对建筑的表达力的粗野抹杀,把它放在哪个城市、哪个地方都没有区别。”徐甜甜这样的建筑理念在和松阳的老屋相遇时,产生了自然化合。

  四都乡平田村的农耕馆和手工作坊,是徐甜甜和团队成员们参与的第一个乡建项目,这个项目最为成功的就是将村落中间的一片依山势逐级抬升的小体量房屋,改造为兼具博物和交流功能的公共文化区域。徐甜甜认为,这些在山间平台上矗立了数百年的老屋,尽管存在较重的残损、剥落,但有自身明显的性格和肌理,要尊重古村落的风貌和老建筑的内在气质,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整体打造,而是通过可持续性的小量资金注入,对房屋的坚固性、实用性、美观度进行必要但是最小的干预。在具体施工中,他们做了诸多针对性的探索,比如:保留外部风貌,通过移动和增减内部隔墙和楼板,将内部空间合理化;通过侧面推拉和草筋泥修补等手段,使传统夯土墙仍然发挥作用;沿用榫卯木结构梁架,恢复房屋的顶部支撑体系;采用当地传统的毛石铺地;通过不同尺度的顶光将光线引入室内的不同高度,增加亮暗层次,避免墙面大开窗,等等。

  平田村项目积累的经验,后来被政府总结提升为古村落保护的类似于中医理疗的“针灸疗法”。其要旨有两点:一是倡导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二是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和废弃建材,充分利用生态环保技术。

  人们欣喜地看到,数十年来已经破败不堪的老村落,一下子风姿焕发。基础设施一提升、建筑功能一优化,平田村成为宜居怡人的胜景所在,一些远走他乡“淘金”的年轻人看到生机,也嗅到机会,反过头来,带着资金和梦想返村创业。他们引项目、办民宿、呼朋引伴,村里的人气迅速旺了起来,老老少少开始在祠堂、图书馆、博物馆、迎客厅里谈改造方法、讲服务细节、设计营利模式,平田村恢复了失散了许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