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勤业——中国传统村落姜泊村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卜庄镇姜泊村

2020-12-11
山东古村落 0   |   1


山东古村落  8月19日

历史上“五大功”的辉煌让姜泊村名扬海内外,姜泊村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荟萃,名人辈出。“文化大革命”前,全村涌现出53位大学毕业生、6位高中(中师)毕业生。1967年至2018年,涌现出博导、硕导、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217位。姜泊村在外人员有厅级以上干部11人,其中姜言记为空军少将、北京军区空军原副政委、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县处级正职(含相当职务)、教授、博士,以及获得全国劳模、全国著名企业老总、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博士生44位,其中姜振东、姜胶东、姜燕荣、姜洪洲4人为博士生导师;姜在阶、姜晋庆、姜成松、姜胶东、姜黛珠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泰和号和功成裕家族后裔的科级以上人物70余位。姜在阶为1956年国家公派留学苏联生物学研究生、博士、中国生物学蜱螨学科泰斗;堂弟姜在旸先后任北京广安门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2006年被评为全国医院界优秀院长;侄女姜燕荣曾留学德国,北大人民医院教授、博导,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获第二届“全国最美女医师”殊荣;姜黛珠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姜泊村走出的优秀人物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他们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政为民,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我们不禁要问,姜泊姜氏从白手起家,发展到事业巅峰,到后来人才辈出,精英荟萃,成为名门望族,凭的是什么?自强不息,励志勤业的动力源泉来自何处?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去寻找其中的奥秘。

image.png

 

勤俭为基守祖训

姜文庆于元代自登州府迁入昌邑柳疃镇阎家庵一带定居,立为昌邑姜氏一世祖,三世二德移居潍河东岸泊子,为姜泊村姜氏始祖,六世钺、镗迁往昌邑城南隅、东隅,被称为湾崖姜氏,清军攻陷昌邑城后,十一世姜士桢与妻王氏被掳,后被正白旗佐领李西泉收为义子,遂改李姓。

李士桢后来官至广东巡抚,李煦任苏州织造,当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任江宁织造,李煦的堂妹嫁给曹寅为妻,曹李两家为世交。据学者们研究,贾宝玉的人物原型是曹雪芹,史太君贾母的人物原型是李煦的堂妹,《红楼梦》中的史候人物原型就是李煦。

李氏父子体恤民情,官声甚好,虽仕宦在外,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昌邑姜氏家族的成员。与其他人一样,他们心中也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

 

image.png

自从人类有了姓氏以来,人们就有了家族认同感,同样就产生了宗法思想。康熙十七年昌邑姜氏重修族谱时,时任广东巡抚的李士桢亲为家族订立宗训《李大中丞宗训》,又被称为《中丞公宗训》,作为对族人的约束。《中丞公宗训》包含《尊谱》《避讳》《祭祀》《祭荐定期》等27篇,引用经典,谆谆告诫子孙秉承祖训,清正恭谨。

在宗训开篇即提出,要使一个家族父兄子弟敦谨孝睦、纲常不乱,唯有家训可以做到。宗训核心内容是敬畏祖宗、孝悌之道、耕读传家,勤俭忠恕,告诫子孙诚实、忠厚、孝顺、廉洁、勤劳是家族成员应具备的品格。在这些戒条的教育下,姜氏子孙洁身自好,处事有爱敬之心,行为得体,举止合乎礼数,受到乡党称赞,享誉乡里。

“强宗无训必偾辕,弱族无训必陷溺”,意思是强大的宗族若没有家训,必然会走向衰败;弱小的宗族没有家训,必然堕落不能自拔。作为父母官的李士桢深知这个事理。他制定的《李大中丞宗训》在教化族人、团结宗族、促进社会自治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昌邑各姓氏家族家训的制定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李士桢尤其崇尚勤俭、读书、力耕,在《宗训》中《勤俭》篇中说,“勤,德之舆;俭,徳之基也。为学能勤,则学问日积;举家能勤,则家道日起;工商能勤,则器用必精,财货必阜。”,李士桢深感宦海之险恶,在《吏胥》篇中说,“吾族以诗书传家,耕读为业,凡吾子孙当敬守祖训,除耕读之外,或务商贾贸易,亦可经营谋食,至于吏役之事,断不可为!先辈著诫曰:“虽穷死,不可当衙门!”吾族省之。”,于是后代谨遵先祖教诲,耕读传家,却无意官场,全力投向商海。

姜氏家族向以忠恕、诚信教育子孙,族人安分守己,谨遵祖训。他们为官者,勤于政事,克己奉公,顺其自然,皆知进退;经商者,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将生意做遍大半个中国,他们踏着不同时代的年轮,随着滚滚潍河水,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

姜言洤先生,字溥原,号朴原,1906年生于姜泊村,“五大功”泰和号后人,燕京大学毕业,他是一位书法家,又是一位收藏家,还是一位义务兴学的慈善家。清末,朝廷发诏废除科举,为兴学让路,但农村经费不足,制约了新学的发展,村里不少儿童失学。姜言洤先生深知,“处事莫如为善,传家还得读书”,他腾出了自家大院,与自家兄弟姜言瀛、姜言溱合资创办了一处学生享受免费教育的崇德小学堂,他们聘请了昌邑县内知名的知识分子任教员,如于龙飞、李照文、李玉文等,学校的办公经费和老师们的报酬,由他们弟兄三家分摊,他们的义举,让许多儿童得到了很好的现代教育,在乡间传为佳话。后来因日寇不断来扫荡,崇德小学堂被迫解散,学校的老师纷纷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校长姜言瀛与副校长姜言洤前往北京定居,姜言洤后来任北京泰和号绸布总店董事长,并兼任吉林功成银行董事长。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