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村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

2020-12-13
古村落家园 0   |   1


古村落家园  2019-05-17

image.png

磻溪古村落位于景德镇北,黄山余脉青龙山下,离市区约80千米,隶属于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东邻安徽省祁门、黄山,南邻九龙、勒功,西邻西湖乡,北邻安徽省东至县,四面环山。接下来我们先通过一份档案来简要了解一下这座村庄!

磻溪始源于唐宋时期,该村自然环境优美,风光旖旎,临水依山,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村外青山叠翠,烟雾缭绕,村前溪水清澈,绕村而过;村内古木掩映,茶香扑鼻,整个村落坐北朝南,靠山临水,这种规划选址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村落选址,规划布局,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优点,完全符合“枕山、环水、屏”的古代风水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义观。

在对磻溪村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磻溪村的主要景点吧!

磻溪村八景之一”碧池映月”

image.png

最能体现磻溪迷人风光的是村外八大胜景,双溪汇源、雨石接涧、鹰巢古刹、碧池映月、仙掌擎珠、仓坑旧迹、库坞仙踪、绿竹禅庵。上图为其中一景,至于其它六景,就请大家进村自行寻找。

汪氏宗祠

image.png

汪氏宗祠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徽派建筑,是磻溪村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块无价瑰宝,有浮北第一祠之称。宗祠面北向南,坐落在青龙山岗脚下,三进两天井。分前廊、中寝、后堂。占地约400平方米,60根柱子作为支撑,高7米余。

image.png

头进门廊是两面大石鼓,门头方上立有四个帽筒,它和石鼓合起来是“门当户对”。前廊和中寝的正面柱子上,分别立着四大狮子,头朝下,虎视眈眈。石鼓两边的柱子脚下的石墩上刻着图案,东边是海上生明月,西边是日从海边升,这里的寓意,分明记载着,汪氏宗祠的历史。

汪氏宗祠在中国革命近代史上曾留下重重的一笔,是一块涂满烈士鲜血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宗祠就与革命结下不解之缘。1934年7月,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任等红军将领率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途中,与国民党新编第7旅第2团、第49师、第55师、第7师等劲旅在浮北梓里、白泥塘、桃墅店、西湖、勒功街、沧溪、程家山和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境)一带周旋,历时5个多月,歼敌数千人。

 

举人石鼓

image.png

乾隆年间,磻溪著名的富商之子锡桃,庚年科举入围中式举人候选云骑尉;三子锡李在嘉庆戊君科中式举人,辛来会试持选二等一名,候用守茶府。一时名声大震。徽州宗家获悉,送来两队石鼓,以表祝贺。至今,两对石鼓伫立在汪氏宗祠门口。让二位举人名垂青史,名扬千古。

闽楠古木群

image.png

在磻溪村村庄背后有两处相距不远的山坡,树林里和屋背后,生长着一片苦槠、枫树和一种不知名像樟树的古木,一直以来,村人都不知那像樟树的古木到底叫什么树。村里有个50岁名叫汪惠民的木匠,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前几天,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像极了村里那不知名的古树,便进行比对,怀疑就是珍贵的金丝楠木,于是向村委会和林业部门报告了这一信息。

闽楠俗称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为中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树干高大通直,木材芳香耐久,纹理结构美观,为上等建筑、高级家具、雕刻工艺、造船等良材。

专业人员在对树木进行鉴定 

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确定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闽楠。大大小小有几千棵,30公分以上的有将近30株。据浮梁县林业部门介绍,磻溪村闽楠古木树高20余米,大的一株直径达2.4米,树龄300—500年。除了古木外,两处山坡随处可见闽楠幼苗。散生的楠木在浮梁县其它乡村也有发现,但数量不多,像磻溪村这样集中而且数量如此多的楠木群在全省都极为罕见。

主办: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策划:李松志

指导:雷彬 陈海龙

影像:雷彬 陈海龙

视频剪辑:张悦玥

文稿:吴慧琴 魏晓婷

校改:张悦玥 梅文林

责编:梅文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