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田园乡村:归去来兮 重又生活

溧水

2020-12-24
新华日报 0   |   1

  建设都市田园,溧水得天独厚。紧邻禄口国际机场,境内有宁杭城际铁路溧水站,轨道交通S7、S1年底建成通车,秦淮河四级航道直达南京港,宁杭、宁宣等4条高速与S246、340等5条省道纵横交汇,是华东地区鲜有的集空港、高铁、水路于一体的立体枢纽城市。

  溧水地处典型的江南丘陵山区,自古因水得美,因水而美,全区79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拥有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东屏湖、环山河2个湿地公园,林木覆盖率34.84%,城区绿化覆盖率44.2%。空气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PM2.5浓度平均值南京市最低。全区农田、水田、茶田、花田、果园、林地遍布,农业形态丰富。

  更重要的是,溧水有1400多年建县史,宋代词人周邦彦、清代文学家袁枚等曾任溧水知县,谢灵运、李白、颜真卿、杨万里等历代文人曾游历溧水并留下大量诗篇,现存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想寺、明代天生桥胭脂河、明代永寿寺塔等众多历史遗迹。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溧水瞄准发展全域旅游。长三角人均GDP早已过万元,现有常住人口1.51亿人,居民收入增长推动旅游需求层次升级,超过2/3的人每年有度假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从景点观光游转向追求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式旅游,乡村度假成为新趋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溧水主政者意识到,随着城轨即将开通,旅游爆发式发展指日可待。

  溧水全区划定一、二、三级旅游环线,划出重点建设片区,引进重要项目,精心打造特色村落,以点带面,以点串线,带动整个乡村发展。溧水北部为城市建成区,优质的山、水、林、田及重点景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一级环线为大环,全长119公里,全线串联山水林田四大风貌区,溧水十景和若干个特色村,主要景点都处在一级环线上。尚未串联的剩余资源通过二三级环线接入一级环线。一环全线路幅宽达六七米,全线道路单侧配建3米宽的慢行系统,全线布点驿站配套设施。

  位于中部的无想山,北接城市,南向乡镇,是最大的旅游辐射核。在无想山的珍珠南路入口,游客中心内,旅游资讯、当地农副特产品、文创产品,一应俱全。红色的骑行道,不同设计的步道,蜿蜒盘旋在林间。负责无想山保护建设的溧水城建集团副总经理戴志盛介绍,经过几届政府接力保护,无想山没有一座违建,没有一处破坏,是江南难得的集山水寺林为一体的原生态山林。

  纯粹的风景,精致的配套,独特的产品,别致的氛围……说到底,旅游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溧水提出把重归乡村生活作为打造全域旅游的出发点。

  种田“种”风景,田园经济提升乡村文明

  从无想山一线旅游环线往南,进入二级环线枫香岭片区。车轮一转,倏地天朗地阔,视野所及,黄澄澄的水稻接天连地,成排成列的田埂上,毛豆秧簇拥着紫薇。树底串串豆,绿绿的,树梢团团花,粉粉的。正值水稻灌浆时节,浓浓的稻香直扑过来。顺着田埂往稻海深处行,稻香越发浓郁。

  将农田、水田、茶田、花田、林地,变成景观,溧水高标准农田整治已完成20多万亩。按规定,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支持农田整治,每整治一亩上级财政补助1500元,溧水提高整治标准,增加农田平整、杆线下地、绿化景观、步道等整治内容,区级财政每亩再补1500元,重要片区每亩补2200元,仅这项农田景观化工程,今年溧水区级财政投入就超过1.5亿元。规划至2020年,全区60万亩耕地全部完成高标准整治,红色的骑行道或步道将伸入农田花海,整个乡村亦田亦景。

  农田成景,背后是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凤镇吴村桥社区村委会书记周荣保介绍,村里今年还要整治5000亩农田,已有5位种田大户有意流转。全村4700人,超过四成在外,这两年有1000多位在外地种菜的乡亲返乡,回到溧水开发区上班,村里的田还是靠老人种,土地效益低下。整治农田,田和人都有新出路。

  溧水山水相间、河湖纵横、平原丘陵并存,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已形成林果、粮油、蔬菜、水产、禽蛋等七大主要产业,农产品种类虽多,但未能形成品牌影响力。让好的产品共用一个品牌,聚力出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建设都市田园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