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石老公村:种出“香饽饽”吃上“旅游饭”搬进“金窝窝”

石老公村

2020-12-28
中原古村落 0   |   1


中原古村落 

image.png

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带动贫困户增收,种出“香饽饽”吃上“旅游饭”搬进“金窝窝”。

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因该村南山悬崖下有一块像老人的石头而得名。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这里,只为一睹石老公真容。

石老公村是省级贫困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72人。4月22日,记者采访时得知,这两年,该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户增收等措施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已有97户、302人实现持续脱贫。

葱茏挺拔的竹子、古色古香的石屋宾馆、清新别致的公园……如今的石老公村让人刮目相看。

特色种植、易地扶贫搬迁等让97户贫困户脱了贫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家还摆脱了贫困,73岁的村民栗树玉每天都笑眯眯的。“家里有5口人,俺老两口儿靠种地维持生计。俺家情况符合到户增收扶贫政策,每年有1650元的固定收入,再加上低保、种地收入和养老金,总算脱贫了!”栗树玉说,村里鼓励特色种植,免费发放油葵种子,种植花椒树还有补贴。今年他种了100多棵花椒树,明年就能挂果。

“今年村里免费发放了300多斤油葵种子,新增1.4万棵花椒树。”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晓全说,现在村里有2万多棵花椒树,人均50余棵,每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特色种植收益不错,靠着特色种植我家在2015年就脱贫了。”58岁的村民栗贵海今年种了一亩多谷子、一亩多红薯和700棵花椒树。他告诉记者,现在绿色、无污染的纯正山货在市场上很紧俏,他靠着卖小米、粉条、花椒,一年收入近万元。

“俺家的情况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去年全家搬进了位于淇县县城的雨露社区,9楼、100平方米的大房子,上下楼有电梯,出门就有超市,这样的生活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64岁的栗荣珍笑盈盈地说,最近村里搞建设,他回来干活儿,一天能挣60元。

“村里共有124户贫困户,其中45户搬到雨露社区,在家门口就业,顺利脱贫;52户通过到户增收、特色种植脱了贫。”王晓全说。

站在村里向山上看,成片的光伏电池板蔚为壮观。“那是土岭村500亩光伏发电项目。”王晓全介绍,土岭村是石老公村的一个自然村,村里把500亩荒山承包出去,每亩一年200元租金,每位村民一年分红800多元。石老公村73岁的贫困户王海东就是受益人之一。“俺家5口人,每年仅光伏发电项目分红就有4000元。俺儿子和孙子在外做建筑工人,每人每月3000多元,日子会越过越好!”王海东信心十足。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石老公村四面环山,据介绍,整村的地基是一大块凸出盆地的吸水石。村委会对面,几间青石砌成的小屋前,有翠绿的松柏和竹子,显得格外幽静。“我们把村集体的老房子改造成9间农家乐宾馆,再往上还建了一个游园。”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庞陈青介绍,客房都有独立卫生间,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拾级而上,一个清新别致的游园展现在眼前。游园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两座仿古式凉亭已建成。游园尽头有挖掘机在作业。“那是我们投资14万元正在修建的环形步道。”庞陈青介绍,石老公石位置高,以前游人只能远远地看,步道修好以后,游人能走到石头下边,近距离观赏。为了提升村庄形象和品位,吸引更多游客,村里还硬化了4000多米水渠,修建了6个文化广场,拓宽了近6公里道路。

行走在村里,黄绿相间的垃圾箱随处可见。王晓全说,村里共安设了30多个垃圾箱,这仅仅是他们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的一个小举措。他们还投资50万元进行了电网改造,更换了两台变压器,投资20万元打了一眼205米的深井,修建了两个蓄水池,协调电信部门投资2万元建设了通信塔,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用电、通信难题。

乡村休闲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也许是得益于吸水石的缘故,在石老公村下面,有一眼一年四季不会干涸的山泉,名为不老泉,这也是该村独特的自然景观。

“你看,我们在不老泉上方修建了台阶、凉亭和石桌石凳,方便游客休闲娱乐、品茶赏泉。”庞陈青向记者介绍。

记者俯下身,不老泉清澈见底,捧起泉水入口,清凉甘甜。沿着新修的石阶而上,就置身该村200多座石头房子中,漫步其间,仿佛置身“桃花源”,其中有3座尤为特别。

这3座房子坐落在一个院子里,外部被简单修缮,院子里铺着石板,种着竹子、红枫树、金桂,干净清幽。推开其中一座房子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锃亮的木地板、洁白的墙面、仿古的吊顶,桌子、椅子、床铺、柜子等一应俱全。

“这是我们打造的农家示范院。”该村第一书记裴林柱介绍,他们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将村民闲置的石头房子租赁过来进行了整修,作为今后石头房改造的样板。

“石老公村既有石老公、不老泉、老豹洞、核桃沟、藏宝洞等景点,又有制作盆景的吸水石、高钙小米等地方特色产品,离灵山风景区也仅有5公里。因此,我们利用旅游开发公司的运作,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和附近鱼泉村、凉水泉村的景观串成一条旅游线路,同时把贫困户闲置的50多间石头房子按照农家示范院的标准来修葺,然后出租经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加群众收入,尽快让剩余的27户脱贫。”王晓全信心满满。

记者感言:

一年多时间,石老公村的变化让记者惊讶。上次去,村干部还只能拿着规划图介绍,这一次,部分规划已经实现。最切身的感受是村里有了停车场,以前车只能停在路上,三四辆车就能把村里的路堵了。停车场内,还有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贴近村民生活。

石老公村地处深山,有100多户贫困户,扶贫工作艰难。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带领村民改变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开发自然资源,打造自然景观,把农家庭院变成丰富市民生活的“农家乐园”,村民通过发展旅游走上致富道路。

过去村民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过穷日子,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村民有了更干净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环境,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真正让贫困群众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增收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