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乡村文化传承现状如何 听听他们怎么说

黄骅市北王曼村

2021-01-04
素材来源 | 张文潇 李雨潞 李华蕾 魏泽琳 0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乡村学校与文化调研团来到了黄骅市北王曼村,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访谈的形式,围绕“乡村学校在乡村文化传承的功能”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

1.jpg

进行问卷调查

7月29日,同学们前往调研地点,并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教师家中,对滕庄子乡北王曼小学、杨官庄小学、齐家务中学的几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7月30日,前往当地社区,走访当地学生和家长,同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通过教师的问卷填写和访谈过程,同学们了解到,乡村学校对于乡村文化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尽管一些学校还保留着相关的校本课程,如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成为了羊二庄中心校的校本课程,吕桥武术也进入了校园。这些宝贵的乡村传统文化财富得到了一些地区学校的重视,但总体来说,当今乡村学校普遍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教师考核看成绩,学生升学看成绩。由于这一重点,乡村家长倾向于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送入城市,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乡村文化“后继无人”的现象也更趋严重。

1-2.jpg

队员指导填写问卷

家长们反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农业劳作等活动,但大多数反对孩子将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希望他们进入城市工作。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了家长们的合理心理:希望孩子们体会到过去农耕生活的不易,并希望他们将来从事更轻松的行业。而受“知识改变命运”思想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凸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村里的历史沿革、传说故事,孩子们大多没有兴趣去深入了解,家长、老师们也没有兴致讲解,一些乡村文化面临“断代”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