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土楼

高北村

2021-01-13
古村落地图 0   |   1


来源:古村落地图  2018-03-15

此文写于2005年左右。2018年1月13-14日我去到福建客家土楼,拍了些照片,发于此。

image.png

振成楼

 

他们是中国汉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族群。与所有安土重迁的古代中国人一样,和平安稳的生活是他们的梦想。可是,他们的生命注定是属于迁徙和流浪,他们只能够一回回在梦里北望故乡!他们永远是故乡的游子,异乡的客人,于是他们把那份久远的怀念,凝结成一个共通的名字——客家人!

 

他们曾经一步一步的走来,从一千多年前五胡乱华的西晋,走到满族入关的清朝;从繁荣富庶的中原大地,从诗书礼仪的开化之邦,走到曾经瘴气充塞、满目蛮荒的闽西南。动荡的岁月改变不了他们的质朴善良,贫瘠山区生活更让他们的智慧闪烁光芒。就是他们,就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不经意间,他们开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土楼!

 

福建作家许怀中先生说:“永定土楼是个句号,却引出无数的问号和感叹号”。也许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些问号出发,去触摸一个族群的百年孤独。

image.png

田螺坑土楼

 

向南向南

 

历史书籍的一页我们能够在不经意之间翻去,而这小小的一页却往往包含着客家人无数的艰难和无奈!

 

五胡乱华!

 

我常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胡人的铁骑象风一样驰过,家园被毁,亲人离散,哭声振天!既然此地不不能够再生活下去,不如离开,可是哪里又是他们的乐土呢?既然凶残的敌人来自北方,不如向南!离胡人远一些,至少会心理上感觉安全一些。

 

埋葬亲人,祭祀祖先,擦干泪水,一支队伍扶老携幼、挈妇将雏,悲怆地出发了!

 

image.png

客家人迁徙示意图,此图据网络

 

他们不知道前面等待的是什么,不知道将要走多远的路,走,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他们不知道走了多远,走了一条这样艰险崎岖的路,但是后来的我们知道。

 

他们从陕西、山西、河南出发,越过辽阔的长江,经过浩淼的鄱阳湖,抵达江西南部,一路上也有富饶的土地,可是不属于他们,虽然有人留下了,可是他们大部分人还得走,再从这里越过高高的武夷山,最终到达了闽西山区!

 

谁知道这样的迁徙只是开始!唐朝的黄巢起兵,宋朝的金人南下,元朝蒙古人的弯刀,明末满族人的铁骑,留给丹青的是历史,留给百姓的还是迁徙流离!

image.png

裕昌楼内部

 

虽然这里一片蛮荒,虽然这里野兽成群,但是他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这里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建立另一个家园!高峻的武夷山、玳瑁山、松毛岭山脉阻隔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却也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不知,无论魏晋”又如何,毕竟他们最需要的是安稳的日子。

 

然而,闽西的土地也并不就是乐土桃源,蛮荒土地的原来也是危机重重。闽西山区土著的侵袭时常在没有防备的时候发生,与外家族械斗也没有停止过,猖獗的土匪、近于土匪的流寇、军队让人也不得安生!

image.png

塔下村

 

既然草屋竹楼容易被敌人攻破,那就用这山间的黄土夯筑一道土做的城墙!既然单家独户容易被敌人伤害,那就以家族的名义,把大家聚到一起。

 

于是土墙越夯越厚,竟然可以厚达一米五以上,楼越修越高,高达十多米,土楼的一二层却不开窗户;家族越来越大,如承启楼竟然可以多达600人住在一起。他们用不容易着火的杂木做成厚达一尺的大门,又在大门装上铁皮,在大门上方装了水槽,不怕火攻;在楼顶上安放土铳威慑外敌;在土楼第二层存满粮食;在天井里挖两眼井,一个坚固的且能够自给自足的城堡形成了!

 

一:承启楼——土楼之王

image.png

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明崇祯年间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3代,半个世纪。“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承启楼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米,外圈4层,高16.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 房间400个。该楼以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让人叹为观止。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1986年,我国入选中国民居系列邮票。

 

到这时候,一个流离中的家族才真正有了安生立命的居所,在这样动荡的时代,族里的每一个成员,更能够充分享受大家庭的安稳和强有力的保护。他们又在这里祭祀祖先,把曾经的光荣寄托在放着祖先牌位的上堂里;他们在这里教化儿孙,把对人生的报负、对功名的渴望寄托在对学堂的兴办上;然后他们从这里出发,开始又一轮的远行,远行到香港、澳门、台湾去,又随着季风到南洋、到澳洲、到欧洲美洲去追寻梦想,又把对家国故乡的思念寄托在一笔笔的汇款和仰望中了。

 

然而,不管走到哪里,“客家人”的称呼,让他们永远有一种族群的向心力;不管走到哪里,闽西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二:客家人

客家人是我国汉民族中一个特殊的部分,民族学者称它为汉族客家民系,人类学者则惯称其为汉族客家族群。与汉族其他支系如江浙人、广府人、闽南人等通常用地域命名不同,客家人不以地域命名,他们自称为“客人”、“客家”,这是他们漫长的迁徙历史,以及广阔而分散的分布决定的。客家先民的主体部分是原黄河流域和江淮流域的汉人,历史上由于战乱和灾荒,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到赣闽粤结合部的大山区中,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盘瓠蛮交流融合,渐渐形成一种有特殊方言、特殊的风俗、特殊的社会心理和特殊的生计方式的人群共同体。由于不断地迁徙,每到一地都如同过客,当地人称他们为“客”或“客人”、“客仔”,他们自己也以“客”自居,久而久之,就有了“客家”的族称。——《闽西客家》

image.png

 

夯筑的家园

客家土楼在闽西山区足足沉睡了上千年,而它的名声大噪居然与美国的情报部门有关。

 

六十年代,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在中国福建西部山区有着大量的圆形方形的“核基地”,这让美国军方也感到恐慌。直到八十年代,美国人进入实地看过这些“核基地”不过是中国闽西的普通民居时,不由得赞叹惊讶!中国人居然能够在这样的地方,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而最令人赞叹的是这些巨大坚固建筑的主要材料,不过是闽西最最普通的黄土!

 

“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这句客家谚语的真实性不必深究,但是它却说明了土楼外墙用土配方的繁复、考究。精选的细净黄土,不仅要按比例掺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泥,还要加入红塘、鸡蛋清、头发、糯米水等等,反复发酵。

 

福建山区多水,而土楼最怕的就是水的侵蚀,所以土楼的最基层一般都是鹅卵石砌成,出挑达三米的大屋檐也确保把雨水甩出去。而在建筑土墙过程中,每隔10厘米,中间就会加入竹片木片等作为墙筋。这样夯筑成厚达一米五以上的墙体,土楼才可以让建造者放心的居住,并且历经千年风雨地震战乱而不坍塌。不仅没有听说过客家土楼被地震震塌的事,倒是永定县环极楼震后自我修复的故事堪称神奇。

 

《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永定发生七级地震,环极楼附近田里的泥浆喷起达几丈高,环极楼的屋瓦也几乎全被震落,大楼正面第三、四层楼的墙体裂开了一尺多宽、三米多长的口子,楼里的人惶恐不安,以为大楼会垮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地震过后,那条口子居然慢慢自己合龙了,只留下一道细长的口子见证那个神奇的经历。

 

客家土楼不仅配方精细,在选址上也是非常讲究。土楼一般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且楼址大多坐北朝南,背靠山丘,前望平川,正因为选址的慎重,今天我们当我们行走在闽西时,才看到这些土楼,它们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壮丽非凡,和谐地与蓝天大地、青山流水融为一体,。他们的奇特,令从来没有见过此景的外国朋友惊叹:“天上来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还有一个是特别给田螺坑土楼群的——“辉煌的五重奏”!

 

三:田螺坑土楼群

image.png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遗”申报点之一,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建造时间从1796年到1966年。五座土楼疏密得体,高低错落有致,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下,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山脚仰视,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之成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

 

离田螺坑不远的下坂村有座“东倒西歪”楼——裕昌楼就落在溪边,楼内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却经历近数百年而不倒。

 

客家人来自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原大地,他们的建筑,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对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表现在土楼就是中轴线的鲜明,这在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的大门、中心大厅、后厅也都置于中轴线上。厅堂是土楼核心,一个土楼就是一个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的院落,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也十分突出。中正、对称、秩序、等级、儒家思想的核心已经内化在客家人的骨子里,内化在他们的建筑中。

 

一楼做厨房,二楼堆粮食,三四楼做居室,而猪圈、牛栏、浴室、厕所也在统一的安排下各有一个合理的位置。在围合起来的土楼中,“家”的概念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小家的观念削弱了,一门进出,一楼居住,大家庭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一切都促使他们后来在浪迹天涯时的团结互助,促使他们对“客家人”这个身份的认同,超越了地域区域,超越了血缘关系。

image.png

四:土楼的种类 

 

土楼种类繁多。主要有殿堂式围楼、府第式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纱帽楼、半月形楼、圆形楼等20多种,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方楼和圆楼。五凤楼屋脊飞檐多为5层叠,犹如展翅的凤凰,故名。以永定县高陂镇虎岭村的裕隆楼和古竹乡的福裕楼为代表。方形楼为数最多,结构较简单,或封闭式,或开放式,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二三层,或四五层。圆楼又称环形楼,旧时称圆寨,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最出名的一种。有的是一环楼,更多的是2环以上的多环同心圆楼。多环同心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永定县现存的圆楼就有360多座。知名的有承启楼、振成楼、永福楼、如升楼、衍香楼、集庆楼等。

image.png

和贵楼

 

如果说儒家思想在土楼的建筑中体现得很充分的化,那么道家思想也融入在土楼的建造中,最好的例子便是号称“土楼王子”的振成楼。

 

振成楼完全是按八卦图设计,占地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

 

关于振成楼,还有一段值得一讲的故事。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林在亭家境贫穷,生有三子,长子名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国时期,林在亭带着林氏三兄弟外出逃难,学习打烟刀技术。烟草在明朝时传如中国,并迅速发展。三兄弟看准烟草走俏时机,抓住机遇,在家乡洪坑以3个银元起家,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字号“日升”。因烟刀的工艺独特、价廉物美,产品走俏全国,经多年奋斗,终成大富翁。

 

1880年三兄弟先是于集资20万光洋修建了第一座府第式方形土楼福裕楼,外形象三座山,隐含“三山”之意。由于人丁兴旺,林仁山决定在1909年另造一座楼,但未造而先逝。仁山次子林鸿超,又名逊之,是清末秀才(后为民国中央参议员),他一生研究易经,琴棋诗画,无所不通,亲自设计并邀集了叔伯数兄弟合资8万光洋,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建造而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土楼不仅是他们用黄土夯筑的安身立命的居所,也是他们的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梭罗说:“文明改变了我们的居所,却没有改变居所里面的人”。对于土楼则恰好相反,居所里面的人改变了,居所却没有改变,居所它索承载的文明符号却没有改变。

 

五:振成楼

image.png

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88年,被永定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振成楼所在的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现已建成“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村里有方圆土楼四十多座。其中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等很知名。

 

书香浸润的族群

行走在闽西南土地上,你常常会感到惊讶和困惑。那些大大小小的土楼都有一个好听而且意味深长的名字,而楼里的那些楹联也是多不胜数。都知道江浙是书香胜地,却不料在这偏僻的闽西南山区,却也文风昌盛。

 

不如从楼名说起:振成楼、承启楼、裕褔楼、奎聚楼、如升楼、玉成楼、长源楼、振福楼、馥馨楼、环极楼、怀远楼、绳武楼、遗经楼、二遗楼……

 

何谓“振成”?它大门的对联写的分明:“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何谓“如升”:“如日之升”。何谓“承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何谓“二遗”:“宜山宜水,宜室宜家,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

这些名字在无声间传递出道德的约束、对生活的希望。而大大小小的楹联更是如此。承启楼内有这样一幅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

 

振成楼的“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时时时需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有诸如:“教子读书,纵不超群也脱俗;督农耕稼,虽无积余省求人。”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对礼仪伦理这么看重,还有对读书的渴望呢?我们可能还得回到客家人的来源。客家人最初来源于文风昌盛、礼仪教化完善的中原大地,而且不少还是士族之家。虽然迁徙流离到了南方,但儒家的诗书礼仪,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脉,融进了他们 的骨子里。士农工商,封建社会早已经确定了社会的等级,所以他们在站稳脚跟后,为了区别于当地土著延续文明,需要读书;为了实现自己的功名抱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需要读书;为了家族的显耀,对得起列祖列宗,也要读书!

 

所以,每个土楼都建起了学堂,甚至形成了学堂经费来源、奖励优生等一整套制度。

 

正是这一重教尊礼观念的影响,客家人让蛮荒的闽西南成为书香之地,文化昌明之邦!

 

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平和、长汀,你经常会看见奇怪的石桅杆,他们经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默默的矗立在村前山后。原来这也是属于客家人的文化标志。为了显耀门庭,一旦族人科举登第,他们就在家庙前树立一根石杆,文举的石杆顶端是一支笔,武举则是一支刀戟。多年过去了,这些石杆就连成了一片。似在无声的诉说着,客家人那“读圣贤书,干国家事”,把抱负存于天地之间的情怀丝毫没有改变。

 

六:客家文风

 

据永定县志记载,自明成化十四年,永定建县以来,土楼里共培育出进士32人,举人204人,武进士7人,武举人126人。在清代又先后出了12位翰林。仅永定坎市青坑村一家就出了5名翰林、7名进士。清代乾隆二年廖鸿章点翰林后,延至嘉庆、道光、同治,其孙廖文锦、曾孙廖惟勋、廖寿丰、廖寿恒也都先后入翰林,或授检讨编修,或为知府尚书。像这样一家均惟翰林的,在清代260年间都极为少见,由此有了“独中青坑”、“一楼五翰林”的仕林佳话。永定也被称为“文风朴茂、甲第巍科,惟数郡之冠”。

image.png

我曾想过,把客家人比作犹太人,他们的聪明程度、迁徙的命运,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和创造的文明。可是我终究不能够这样比,犹太人经历千年的异国流离,却很难落地生根,终究还是回去了,建立的家国至今并不安宁;可是客家人却在迁徙后,把根扎在了异乡的土地,并最终获得了和平安宁的生活。

 

我曾疑惑,为什么客家人有那么大的向心力,即使远在万里的异国他乡,他们依然时时在仰望那一片也许从没有踏足的故乡。

 

可是我终究不得不赞叹!为在平凡中创造的奇迹——客家土楼!为在默默间创造奇迹的人们——客家人!

图文来源: 锦城夜雨行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