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理坑古村:900年前的引水与排水系统至今还在使用

江西婺源理坑古村

2021-01-18
文/图 纳兰小鱼 0   |   1

理坑村,位于江西婺源与安徽祁门县交界处大鄣山下,是一个有着900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由于山多林密路远,位置比较偏僻,理坑村的徽派建筑大都保存完好,被誉为世外桃源。

婺源的村庄大多临水而建或有活水穿村而过,理坑村也不例外。其三面环山,理源溪从村内穿流而过,小溪两岸有着4O多条呈枝状伸展的街巷,共建有9 座石桥连通小溪两岸,方便村民往来出行。

1.jpg

走进理坑村,可见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整个村子有近200栋徽派老宅子,气势宏大,黑瓦白墙,飞檐翘角,高低错落,层叠有致,纵横交织成巷道街道。在以余姓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小山村,这样的民居散布方式既保证了各户相对独立,又户户相通,便于邻里之间相互照应。

2.jpg

理坑村的活水大多是山上的溪水,平时的水量并不大。村民顺着水流修葺河道,因势利导,在水中隔一定的距离,就修一座水坝,其目的是局部抬高水位,减缓水流速,方便居民洗衣、洗菜等生活使用。

3.jpg

水流量小时,水从水坝中部缓缓泄入下一段河道;水量大时就从水坝上部漫流排入;山洪来时,水坝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也能把坝上的泄水口打开,及时排水。通过水坝,整条溪水可以分段使用,而且可以控制水流速在自清的范围内,不会冲刷砌筑的河道。

4.jpg

理坑村村民针对徽派建筑木质用材易起火的特点,设立了一系列消防设施。每幢老宅子都设有“封火墙”(马头墙)。在相邻的宅子发生火灾时,高大的封火墙起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宅子墙上的窗子开得很小,既为防盗也为防火。每家每户设有“太平缸”蓄水,也用于防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理坑村先民还建有两处“水龙庙”,庙中放置灭火用的手动喷水机器“水龙”,至今还能喷出10多米高的水柱。

5.jpg

在理坑村,你会惊奇地发现,900多年前的古人建造的引水系统至今仍在使用。

北宋时期,理坑村没有自来水,勤劳善良的村民巧用心思,将山上的山泉口引入村中,并设置用于洗菜、洗衣、甚至防火的水池,先民们在用水的同时明确规定不能过度使用,整个布局井井有条。

900年后的今天,池中的水还在缓缓流淌。

6.jpg

在理坑村,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设有天井,天井具有采光、通风功能,每家每户的雨水都往自家天井里面排。

7.jpg

这种平面布局方式叫“四水归堂”, 意为“肥水不外流”,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8.jpg

徽派建筑的围墙较高,最高达6米左右;间距较近,最宽的不过3米,最窄的才1 米多。为了室内的采光与通风必须设置内天井,雨水只能排入其中。天井建有弯弯曲曲的排水暗沟,暗沟与院落门口的河流相通,就算是倾盆大雨,天井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下雨下雪的时候,主人和朋友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听着屋内的雨声,场景十分美好。

9.jpg

雨水经小蓄水池内的入水口,流入暗雨水沟,在天井、厅堂下转一圈后,再由小蓄水池内的出水口排出室外。整个系统的排水坡度,均经过精确的设计和施工,至今还可发挥作用。

10.jpg

为了保持水流通畅,各家各户在排水的阴沟里,都会“雇用”一些“维护工”。有的抓些泥鳅、黄鳝或者青蛙放进天井,有的则放养乌龟,任由它们在天井与沟渠间活动,通过爬行和吃杂物达到清通阴沟的作用。

11.jpg

在村内多转转就会发现,民居皆依山势而建,街道也就顺着山坡而下,把一户户民居连接起来,街道下或街道两旁或暗或明的雨水沟也自然地顺坡修建。

12.jpg

村民家里的雨水排出室外后,就进入室外街道下的雨水系统,再通到村中的小河。村子里的石板路下是纵深交错的排水通道,与街道浑然一体,全然看不出雨水暗沟的痕迹。理坑村如此完备的排水系统,沟沟相通、渠渠相连,保持了水流通畅。

13.jpg

900年来,理坑村虽多次遇到大暴雨,却从未形成水患。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润泽古今,让人赞叹!

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