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十句口诀,助你乡村振兴

乡村规划

2021-01-24
村落文化 0   |   1


村落文化 

image.png

1.小而美,多元化。发挥当地的立地优势,从追求大规模转向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多元化的乡村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景观、体验、立体循环等“两型”农业。要留野味,微文创。

image.png

2.是修复,非打造。城市是人造的,乡村是神(自然)造的。在读懂乡村、保护乡村中,只要修复乡村,而不要打造乡村,尽量减少人工痕迹。

 

3.多样化,不复制。多样性是乡村的特征,标准化是城市的特征。乡村千差万别,这是乡村的魅力,是城市人的最爱;城市千城一面,是城市的性格,也是城市人的无奈。它们之间没有对错,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决定了城乡形态。乡村能复制的不是“精”,是“神”。要争第一,作唯一。

image.png

4.逆城市,隐现代。要逆城市,隐现代,乡村建设要与城市背道而驰,把现代的需求的东西隐藏在传统村落的空间脉络中。

image.png

5.轻设计,重回忆。要带着感恩、报答之心,到乡村,与古人对话,拜农民为师。要轻设计,重回忆,古人最懂环境科学,最讲究天人合一,把它回忆起来,修复起来,就最好不过了。

 

6.有文化,最关键。要先成为中国人,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当农民。要倡导修宗祠、编族谱。只有答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才能解决“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农业不仅要一二三产融合,更要四五六产融合,第四产就是健康养生,和水、空气、土地相融合;第五产就是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高等院校的课外教学实践基地相融合;第五产就是把历史传承、民间信仰相融合。农业和文化一旦融合,前景必定无比广阔。

image.png

7.年轻人,要回家。评判乡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年轻人有否回家;没有青年的乡村是没有未来的乡村,乡村复兴不是鼓励资本下乡,而是鼓励青年下乡,新乡贤回乡。要调整政策,允许告老还乡、叶落归根。

image.png

8.变市民,为农民。可参照借鉴武汉市日前出台的“黄金二十条”,吸引“能人”、“企业家”、“知识分子”以及“榕城市民”等四类人下乡,以“新三民(原住民、游客、新移民)主义”拯救日趋衰败的乡村,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允许建设必要的附属设施,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空闲农房的财产性收入。实现“十万榕民下樟溪”的繁荣景象。

image.png

9.熟人圈,首自治。乡村是熟人社会,要以自治为主,辅以德治、法制。民政部门要方便群众,以便于广泛建立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民居维修、新村建设、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以减少政府行政成本,节约中间环节,化解干群矛盾。

 

10.三句话,要牢记。没有文化的支撑是走不远的,没有村民的参与是走不稳的,没有大咖的助推是走不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