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吴楚柘皋

柘皋

2021-01-24
​三丫头 0   |   1


村落文化  2018-06-02

说起安徽的古镇或许你想到的是享有名气的黄山的某个古镇,或是合肥周边的三河古镇。但却未必知道,在西离合肥48千米的巢湖北郊,有一座尘封了3000年的古镇,留住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它没有其它古镇的商业气息,破旧的外表里,保留着最初的原汁原味。它没有三河古镇的名气,却比三河古镇的历史更悠久。

image.png

柘皋,古称“橐皋”,“橐”意为口小肚子大的口袋,“皋”意为水边上的高地。曾以“矤叴”之名刻记楚简,并以“橐皋”之名载入《春秋》。

 

清末,拥有九街十三巷的柘皋古镇,繁华景象媲美一座盛世古城。北闸老街、李鸿章当铺、孔子晒书墩、听书港、两小儿辩日、朱元璋“遇难桥”、峏山白龙洞……每一个景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回味属于千年古镇柘皋的故事。

image.png

 

历史柘皋

大禹治水

开凿了柘皋河的前身-石梁河

 

一年夏天,大雨绵绵不停,巢湖北边浮槎山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没了良田,人们只好躲到山上去避难。正当巢湖百姓束手无策的时候,大禹携带一把开山大斧,赶到了巢湖。治水途中,大禹见一座名叫石梁的小山挡住了水路,便带人挖掉此山,开拓一条通往巢湖的水路——石梁河,即今天的柘皋河。

 

吴王夫差曾在此大会诸侯

 

《春秋大事表》说,柘皋,“俗名会吴城,为吴柘皋地。”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两国在争夺江淮地区的战争中,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在即将遭勾践灭国的情况下,亟于北上中原争霸,在柘皋邑,吴王夫差大会诸侯,这是吴王霸主地位期间最后一次会盟,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会吴城”。

 

曹操屯兵之地

中国水井最密集的古迹遗留地

 

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屯兵,至今古镇还流传着“九步三眼井”的说法,可以看出当时屯兵之多。距离这里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擅长打井,技术精湛,记得小时候,外婆家一个村庄的人都是用桶和缆绳在这样的井里吊水上来喝的。

 

每口井深都至少有数十米深,从井底到井栏,全用石头围造而成,没有泥土,清澈可见人影,井水冬暖夏凉,甘甜可直饮。经年累月,井栏上缆绳与井口摩擦时产生的深深的印痕,清晰可见。

image.png

 

南宋抗金战争中重要战役—柘皋大捷

 

公元1141年,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发生在这里,史称“柘皋大捷”。在南宋爱国将领刘琦等人的领导下,南宋军积极防御、以逸待劳,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形打击敌人,变被动为主动,终于以劣势的兵力打败了敌人,使嚣张一时的女真贵族不得不放弃征服南宋的野心,稳定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这里有一座朱元璋建的桥

遇难(玉栏)桥

 

image.png

进入老街,先要路过玉栏桥。这座桥距离老街约20米远,古称“遇难桥”。“玉栏古桥”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遇元兵追杀,至柘皋河边,进退维谷,危难之际,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只小船,轻点竹篙,将朱元璋渡过河去。后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遇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后人见“遇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相传至今。

 

400年历史的北闸老街

老旧的街景诉说着晚清繁华

 

跨过玉栏桥,就来到了北闸老街口。这条从当年九街十三巷中幸存下来的晚病句,改为清老街,全长200米,宽4米,距今已近400年历史。石板街路面光亮,青砖、小黑瓦、马头墙。淡雅古朴的明末清初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两边,构成了街道的层次感和故事感。沿街古建的斑驳墙体上,“恒记号南北货”、“胡德成缫丝店”各种老字号商号字迹依稀可辨,透过它们可以想见当年市井繁华和浓郁的商业气息。青石板上留下的深深的车辙印,可以想象当时这条街是怎样的车水马龙。

image.png

而如今青石板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不协调的水泥路,形单影只的老人,独自沐浴着巷陌中的阳光。清冷沧桑的街道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热闹,只有祥和安宁。

 

天下第一铺——李鸿章当铺

李鸿章当铺矗立于北街中段,成为整条街标志性的景点。粉墙、黛瓦、马头墙、高大的石门。

雕梁画栋,古朴中透着大气,图案虽历经沧桑,画面却依然栩栩如生。从原来的七进到现在保存完整的两进,当年的兴盛已不复存在,但修复之后的李鸿章当铺已开始“旧貌换新颜”。

 

对外开放

当年当铺的牌子,一度被遗忘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image.png

 

毛泽东时代的新华饭店

 

柘皋河边就是当年的“新华饭店”.新华饭店是当年柘皋街上第一大店,公私合营后,街上做饮食的老师傅被集中到这一家店里来。无论是早点还是炒菜都做得相当出色,最有名的是这家饭店的小花狮子头、锅贴饺子、烧卖、麻圆,尤其以烧卖最为出色。

 

现在柘皋街上很多饭店的小老板都以当年在新华饭店工作过为荣!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