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2020-06-15
无奈扯含羞草 0   |   1

区域概况

漈下村地处屏南县境之西南部、文笔山南麓盆地之龙漈溪畔。海拔高度 802米,距县城15公里,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1709-1776)的祖居所在地,于明正统二年(1437)肇基。全村人口1700多人,共计368户。村内保留有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其中明代古城楼和马氏仙宫是其标志性建筑。有清乾隆皇帝御赐“福”字匾、甘国宝指虎画和民间习武器械石锁石蛋等存世。全村沿袭习武之风。

 

历史特色

拥有五百多年的开基历史、明清古民居村落、清朝名将甘国宝、涉台古村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不但坐拥美丽的乡村景致,而且洋溢着浓郁的历史风情。在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尾,保留着一座完好的明朝古城楼。它为两层石木结构,长宽各8米、高10米。块石弧拱的城门上书“云门”,上厅横书“漈水安澜”四个蓝色大字,两边有对联一副。沿溪继续行走,两侧的房屋皆似浸润了漫长的悠悠光阴,黄土砌成的墙体充满斑驳,就像一本本古书,虽然纸张泛了黄,但用手触摸,却能感受到时光给它留下的厚实感。随手推开一座看起来颇为庄重的大宅,宅内一片宽阔,仅由一个庭院和一个大厅组成,檐梁之上装饰简洁,整体却不失大气之势。“这是我们旧时的官厅,供来往的官员休息之用,始建于1460年左右,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曾经的漈下是附近屈指可数的大村,村庄不但富足,在闽东一代也颇具地位,不但拥有官厅,还有着一座钱庄和驿站,无怪乎村民介绍起来,语气里带着丝丝的自豪之情。

 

文化特色

当地俗称水尾殿,祀“飞来大王”。屏邑文人墨客常会于此,题诗作画,殿内尚保存有清代壁画和楹联,古壁画内容和诗文说明了建飞来庙是“飞来大王”自己的选择。传说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夏夜,村民大都聚在花桥谈古说今,突然一阵大风,星月齐隐,接着一阵雷雨。这一阵雨来得急去得快,一会儿月亮更加明亮,大伙儿都觉得奇怪,就散伙了。村中一位老者,在他的感觉中,平日起风,是从小而大,狂吹时,有呼啸之余音,可今晚上来风,完全不一样,像是从天而下,而风带暖意,深感诧异的他回到家便焚香祁祷。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境里有位大将军一样的神对他说了两句话:“投炉问路飞来王,若是有缘定安然!”说完便不见了。第二天老人到花桥说了梦境后,就与村里一位长者沿溪而下查看,结果看见一个香炉挂在一棵树梢。村民们就地建庙,供起香火,飞来大王就成了镇守水尾之神。

 

建筑特色

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构筑,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形布局,四面环山,双溪夹流,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于是甘氏家谱题有诗题曰:“九苞六象负神奇,未许寰中借一枝;幸际光天同化日,呜岗依旧快来仪。不是毫端墨未干,当空何必晒晴峦;分明扫尽千军返,秀插高峰与世看。桥横两涧接文峰,管领翔鳞底化龙;几见乘雷烧尾去,未从崮里托真踪。”

古城门,它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至今已540余年,城楼位处漈下村中心,坐东朝西,东南紧依村居,西临溪并与花桥相倚,北与高矗苍翠的文笔峰对峙,雄伟壮观。城楼为砖石土木双层建筑,楼顶飞檐翘角,城门上题“漈水安澜”四个行书大字,苍劲有力,端庄古朴。

花桥为三扇八柱平梁廊桥,桥中两排靠背长条凳可容50余人落坐,桥内顶部椽桁、枋均有彩绘图画。

村落营造和建筑风格以闽东北乡土风格为基调,融合了徽派和浙派建筑风格。

 

周边景点

1、龙漈仙宫

龙漈仙宫又称马氏天仙殿,为龙漈开基拓主马仙娘之祀殿,该殿为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重建,现为省级文物单位保护单位。宫殿位于两溪交汇处,坐南朝北,与文笔峰遥相对峙,东南西三面溪水环绕,古树花木掩映,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宫殿为土木建筑,内圆外方,其正殿上方建藻井和穹窿顶,建筑艺术性高,外形宛若巨伞复顶,分八格遮盖瓦片,瓦行雅而不紊,顶尖以石灰塑造的大葫芦,俨如一把巨伞直矗云天,外围为方形红色粉墙,圆檐正中上悬一匾,书“方壶圆峤”,是一座别具一格的明代建筑。殿内还保藏有精雕香案、石狮、古钟等珍贵文物。

2、漈下村明代古城门

漈下村明代古城门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至今已540余年,城楼位处漈下村中心,坐东朝西,东南紧依村居,西临溪并与花桥相倚,北与高矗苍翠的文笔峰对峙,雄伟壮观。城楼为砖石土木双层建筑,楼顶飞檐翘角,城门上题“漈水安澜”四个行书大字,苍劲有力,端庄古朴。

甘国宝祭祖时旗杆就挺立 在城门楼前,现为县级保护文物。一个村为什么要建立城楼呢?据说当时甘氏先祖修这城楼的原因有二,一为完善该村的风水地理,二为防匪防盗。当时甘氏先祖举全家之力修下村子的围城和四个城门,但这件事引起四邻八村关注,有的称赞,有的妒忌。特别是同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的个别姓氏家族颇有微词,一怕风水被甘氏占尽,二是怕甘家势力过大于己不利,于是便上书状告甘家有谋反之心,修建城门,辟跑马场,孩子个个学跑马射箭,大练武功,而且为儿子取名为“思主”。一纸传上,甘家先祖便被揖拿,朝庭派官员查办,甘家后裔查到办案官员是来自浙江的,便在公堂大哭,用浙江话陈辞修城墙缘故。官员听到乡音,便退堂,叫他到后堂问话,指点他回村先折去城墙和三个城门,剩下一个城门就说为做风景而建,“思主”立即改名为“思玉”,就这样。一场官司便化险为夷,四个城门只留下现有这个城门。但习武之风从此代代沿续,每年秋收过后,处处设馆习武,大家看这城门下的石锁和石蛋。重达三百斤,石蛋200斤。

3、峙国亭

峙国亭,俗称四角亭,该亭始建于明隆庆年间,东、北与村道相连,西临溪,南右为出村大道。南面正中神龛上供祀着武圣关云长和关平、周仓的神像,亭的梁上有《三国演义》人物彩绘,由于该亭独特的15柱结构,该亭成为甘氏乡亲会亲的见证物。漈下村迁居外地的甘氏后裔,如遇漈下宗亲,必考问该亭有多少柱子,东南北三向各多少级台阶,答对了才予以认亲,否则就视为不是真正的漈下村人。

4、聚宝桥

聚宝桥,又称漈川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月重建。桥长28、1米,宽4、65米,跨径14、1米,桥面至水面高度4、9米。桥底两端各有一排原木构成八字撑,是我县唯一的一座八字撑木构廊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上神龛祀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