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晋江这个村太美了~(下)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石圳村

2021-02-20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 0   |   1


番仔楼

石圳是晋江著名的侨村,这里除了有闽南常见的红砖古大厝,也保留了许多上世纪的番仔楼。这些番仔楼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这个古朴的滨海村落。

在很早之前,石圳村就有许多人去海外谋生。这些在外打拼的游子,事业有成之后,不忘故乡和亲人,他们会将在外打拼的毕生积蓄带回到这里,建造房屋、修桥铺路。正因如此,石圳成了远近闻名的侨村,据老人们介绍,由华侨们回来建造的番仔楼,至今在村中还保留着十多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样式也成了村中的美丽一景。

图片.png

 

种橘山庄是石圳村较有代表性的番仔楼之一,是两座典型的东西合璧的钢筋水泥建筑。据说,当时建造房子所需材料,除了石头和沙子之外,其他的都是通过海路从外运回,而两座“种橘山庄”的建成和主人家在海外经商有关系。房子的后人李冠群介绍,种橘山庄是他的伯父李回载建造的,当年他在菲律宾开木材厂,有两间工厂。他把做生意赚到的钱汇了回来,加上他堂兄提供的一些资金,就共同建了这楼。

 为什么叫“种橘山庄”呢?

李冠群告诉我们,相传祖辈有一座祖厝在村子里,院子里长了一棵橘子树,结的橘子很甜。当时有个先辈提议在这里种橘子,一定会又甜又好吃。大家都很赞成,觉得种橘山庄很好,因为种橘山庄的橘子,生长很茂盛,就像人丁兴旺。而且这个“橘”字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就叫这个名字。

图片.png

 

石圳的山海大观番仔楼,准确来说现在也是一栋“民宿”。

当石圳开始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从事园林景观行业的村民李文锦决定做民宿,2019年11月,他对山海大观番仔楼进行了修缮改造,于是,有了现在的模样:粗犷的罗马柱,硬朗的线条邂逅墨绿色的葫芦形栏杆;极具闽南特色的本地花岗岩、红砖墙与南洋风格的骑楼相映衬。这栋看似简单的番仔楼,却有着闽南华侨建筑的独具匠心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图片.png

 

李文锦介绍,这栋番仔楼曾经的房主是自己的堂亲,正是源自对这栋番仔楼的特殊感情,李文锦在改造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来的样子。改造民宿的初衷也是为了房子更好地保存下来,不至于荒废。

来到石圳欣赏滨海美景、品尝海鲜美味的同时,不妨住下来,感受石圳的慢生活。

种橘山庄、山海大观只是石圳村众多华侨回来建设家乡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用 “十户人家九户侨”来形容石圳人家一点也不为过。不信,你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主人家会跟你说,我们的亲人在哪里打拼。然而,这里的侨属、侨眷们并不会心安理得依靠出外打拼的亲人来过日子,在家乡的他们一样勤劳,他们期盼能让生活更加美好,让在外的亲人早日回来团圆。

家乡的故事

作为晋江知名的侨村,华侨文化是石圳乡村旅游大有作为的方面。如果说番仔楼建筑是可以看得见的实物,那么华侨对家乡建设支持的故事,就是需要用心去听,去感受的。

行走在村里,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一块又一块的石碑。仔细一看,原来是村民为了纪念华侨修桥铺路而立的。只要细心留意,还会发现,这里有石圳华侨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系列以华侨命名的学校,这在侨乡晋江可能不足为奇,但是集中在一个小村落就显得相当难得了。由此可见,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金井石圳华侨重视家乡教育的程度。

如今,石圳村民与在外游子的联系仍然那么密切。据了解,石圳村常住人口有三千多人,不过分布在外的却有一万多人,这其中包括了大家较为熟悉的李清泉。李清泉是与陈嘉庚齐名的著名爱国侨领,普遍认为他是“菲律宾经济发展史上占有永久地位的人”。他的家族在石圳创办的成美小学,是当时闽南第一所花园式的学校,为家乡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图片.png

 

成美学校建于1925年,当时李清泉回到家乡,他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当时这里还有一所学校是龙门学校,但是龙门学校校舍窄小,需要扩大规模,所以经过李清泉的父亲和叔父的同意,就由他们家族出资建设成美学校。在一些老人的记忆里,当时这间学校不仅建有图书馆、小礼堂、教室等,还建了球场、花园、林园以供学生健身、读书和劳动。

据村民介绍,成美小学当时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开设了很多门课程,比如说国文、英语、珠算、算数、美术、音乐等课程。当时附近村庄的人都来这里读书。当时师资也很好,还请来了著名的学者像李泮周、李泽霞到这里教书。

从1925年到1941年间,成美小学所有的经费都由李清泉家族承担。当时为了方便学生住宿而修建的校舍,至今被保留在了石圳华侨中学的校园内。2013年,校舍被定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旅行攻略

地址:晋江市金井镇石圳村

交通:建议自驾  

导航:“石圳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