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宗祠:被繁华尘封的乡村家塾

北亭村

2021-02-21
来源:大洋网-番禺日报 作者:胡普甜 0   |   1

小谷围岛上民间庙宇和宗祠之多之全、保存修缮之完整,着实令人惊讶!北亭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梁、崔、陈三大宗族的祠堂经过历史的洗礼,如今仍完好地保存下来。北亭村现存的祠堂,是小谷围所保留的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走在北亭大街上,可以看到庄严宏大的梁氏宗祠,历经岁月的洗礼,青蛙红柱已褪去了本原的颜色,只有木雕的“龙凤呈祥”以精巧的工艺暗示着原来的面目。宗祠大门紧锁,外墙斑驳,梁上蛛网散布,祠名依稀难辨。没有重修、没有翻新,一任寥落苍凉、废旧尘封,反平添古祠的韵味。
  梁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坐东向西。原祠广三路,深三进,第一进为祠堂处理日常事务之用,第二进为看墙,第三进摆放梁氏各代祖先牌位。祠堂现仅存第一进建筑,包括头门、两侧青云巷和左右路建筑, 总面阔41米。2005年9月,梁氏宗祠入选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祠堂风格基本与珠三角祠堂建筑风格和式样一致:青砖砌筑,花岗岩墙裙,风火山墙;正脊上多为灰塑花鸟、博古文饰;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雕刻风格粗犷;梁架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文饰丰富。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龙船脊,碌灰筒瓦。前后各有两根花岗岩石檐柱。两廊次间有石包台、虾公梁,梁上有雕兽木墩,墩上设斗栱托桁。花岗岩石门夹,石额阳刻“梁氏宗祠”。大门两边挂木刻对联:“本安定名宗考卜亭山绵世胄,选昌华胜地敞开轮奂壮尊”,下款“年家眷晚生陈文琪拜题”。大门前两侧有抱鼓石。头门前有石阶,两侧有石狮。左右路建筑均为硬山顶,人字山墙,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墙。左右路建筑与中路建筑之间以青云巷相隔,右巷石额“珠联”,左巷石额“合壁”。
  最为特别的是,足有四米多高的正门上部较宽下部略窄,以一横木为界分为上下两扇门。在旧社会,日常情况下,上门并不开启,只开低矮的下门供人弯身出入,以显示宗祠的威严与庄重。只有到庆典祭礼上,上门才全部开启,其时可见祠内有五道门槛,称作“五进”,意即步步高升,门的两侧是两个石砌的平台,祖上口传名曰“包圩”。据说宗祠的“包圩”越高,就代表此宗祠在村中的地位越高。梁氏宗祠的“包圩”足有1.4米,是村中所有宗祠中最高的,直到今时,每逢清明,来此拜祭的村民不下千人,可见宗祠在村民心中依然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也反映了北亭村宗族制度的沿用,村中长老在族人心中仍享有很高的权威。当族里遇到重大事务需要处理与抉择时,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比起到村委会中求助,族人更愿意聚集于宗祠中共同商议,然后请族中长老作最后决定。据了解,小谷围岛上的宗祠,多以祖祠、公祠、家塾等几种形式形成宗祠系列,体现着传统宗法社会的等级伦理关系,体现了岭南农村的宗族架构发展序列。
  在北亭居住的梁氏先祖名叫梁文俊,民国之后留在小谷围的70%人家姓梁。北亭的崇学风气,可以说是由梁文俊引领的。90年代的北亭小学,原址是私塾,叫做亭山书院。以前在亭山书院旁建有一座魁星神像。岛中儿童初开学时,必须去魁星阁拜魁星神(不一定要拜孔子),以求“神灵”保佑学业进步,将来平步青云。在藤制的小书箱内,除了启蒙读本和文房四宝外,还装有少许橘子、芹菜和葱,取其谐音吉祥、勤学和聪慧之义。上学第一天,还要请村中德高望重、学问彪炳之人为学童“开笔”,即手执童手,用毛笔教其写姓名。
  更古老的学校家塾,目前岛上也保留有多座,如北亭村的卓亭家塾等。一位民俗专家认为,小谷围自古重教,将最神圣的祠堂用作学堂可见当地人对知识的崇尚。如今,小谷围建成大学城,让人有一种机缘巧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