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客家村落桥溪村:幽幽古村世外桃源 谆谆古训修身治家

桥溪村

2021-02-21
来源:南方日报 0   |   1

图2.jpg

继善楼内叹为观止的建筑设计。何森垚 摄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穿行,顺着山势而建的民居群落遥遥在望,这里溪水潺潺,山岚寂静,令人感觉进入了画里山乡。踩着古老的石径,记者来到了梅县区桥溪村,探寻这个古村落的韵味。

  桥溪村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开村,经历朱氏家族数百年的艰苦创业,成了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而由朱氏四子合建、历时12年才竣工的继善楼,更是将《朱子家训》刻在金碧辉煌的墙上,“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体现了朱氏后代以训言为纲,入孝出悌、耕读传家的精神。

  目前,桥溪古村落有16处单体建筑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桥溪村本身,也在2012年入选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古韵流溢 客家村落见证朱氏辉煌

  站在该村高处俯瞰全村,只见桥溪村环山碧绿,层林尽染,村内各种形式的客家民居建筑林立,或依山就势,或筑台傍水,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客家民俗风情画卷。

  桥溪村一带曾是原始森林,四面皆山,东面五指峰,南面笠嫲顶,西面义安寨,北面秀炉峰,东西向的小溪穿山流出。

  提到桥溪,绕不开朱氏家族。

  据朱氏理事会会长朱新辉介绍,最开始这里住着的是陈、徐、杜等姓氏的人家。明朝时期,朱氏为逃九族被诛之难,躲在五指峰的山林里。直至局势平,才渐渐迁到雁阳东洲坝,而后外迁至长教村。

  明末清初,到了朱万链这一代,因八代单传,家徒四壁,只得给杜氏人家放牛为生。一年冬天,连续数日大霜,朱万链随着牛群偶入桥溪村,发现里面竟绿意盎然,便留在了这里。

  朱万链到此地开基后,繁衍到十三世守庆公,家境开始好转,不仅建造了新房子,还生育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各自成家,朱氏自此人丁渐旺,朱、陈二姓同村。

  朱新辉告诉记者,到朱氏十五世之时,不少朱氏家族的子孙远涉重洋,“两手空拳打天下,一条皮带走南洋”。他们创业有成后,源源不断将财富寄回家乡,并先后建造了数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这些古民居建筑包括继善楼、宝善楼、世德楼、燕诒楼、渊庆楼、逸庐、世安居、祖德居、宝庆居、慎安居、仕德堂、朱氏祖祠、守庆公祠、凌云馆、桥溪小学(原称“宝园”)以及宝善家塾。

  此外,村内的建筑也处处彰显着教育的含义,让后人不忘祖辈之教诲。“屋宇的命名、厅堂的命名,门联、厅联以及岁时佳节张贴的宗联、悬挂的堂号,其内容不仅反映了桥溪村人修身处世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还体现了桥溪村人慎终追远、不忘先祖的民族传统。”前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说。

  “世德楼的命名,就是为了教育子孙要‘世世代代以德为先’。而‘德’字中间少了一横。”朱新辉说,“这是告诫后人需心存善念,不要横心。”

  一直以来,不少地方因为山区村庄的面积狭窄,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聚居者之间常引发纠纷。而当时的桥溪先人不仅积累了财富,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显示出了高人一筹的聪明才智。

  一家和,百家和,才能万事和。建造房屋之时,朱氏不少族亲常合作置地,起楼共用一堂,比如世德楼,就由朱氏叔侄合建;继善楼,由十七世祖朱维乾之次子朱琪源、三子朱澄源、四子朱湘源、五子朱照源、六子朱莹源兄弟合建;宝庆居则由陈氏叔侄合建。

  为了解决可能碰到的族亲间的纠纷,桥溪人在合作置业之前,均先定“规约”,如谁出钱,谁出地,之后如何分配等。如此循约办事,将矛盾消泯于事前。

  古风仍存 继善楼壁刻家训耀门楣

  桥溪村四面环山,东面的阴那山五指峰,把山外面的困苦、烦恼、不平一掌隔绝,使得小村庄在历史变迁中,耕读传家,不受外界打扰。而占据了村落中心位置的继善楼,其建筑里里外外的设计,更是朱氏后人立身处世、修齐治平的集中体现。

继善楼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历时12年才竣工。

被誉为“南粤商界巨子”的朱氏十七世祖朱维乾,不仅在广州、香港和印尼开设了多家商号旺铺,还回乡兴建了一座宝善楼。

  其后,朱维乾的五个儿子也跟随越洋的华侨大潮外出创业。他们把生意眼光投向同在异乡打拼的同胞,奔走于家乡与海外之间,替其他华侨传送书信、钱物,从中获取报酬。

  发迹后,五兄弟衣锦还乡,建造新房,光宗耀祖。其中,长兄朱汀源建世安居与祖德居,其余四兄弟合建了继善楼。

  “继善楼绝对是桥溪村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一座古屋,处处体现了主人怀瑾握瑜与精益求精的处事态度。”村委委员丘元永说。

  其一,继善楼命名“继善”,是因该楼为秉承父志而兴建,故取“宝善楼”之“善”,这也是朱氏子孙入孝出悌的一种体现。而在继善楼前方,还建造了一座形似船舶的房屋,以纪念朱氏下南洋艰苦创业、开拓商业疆土的精神。

  其二,在大门前的石梯两旁,设计有左方右圆两个水池。“水池设计成方圆,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做人做事要讲究方圆之道,守得规矩。”朱新辉解释。同时,继善堂的两侧楹联“继志述事,善邻亲仁”,更是彰显主人敬重传统、友善宽厚的处世态度。

  其三,屋内大厅名为“友恭堂”。住在继善堂内的朱氏后人朱新果说,这个堂号表达了几兄弟对手足之情的重视,“互相友爱恭敬,是维系兄弟感情的基础。”

  在青砖白璧青瓦间穿梭,犹如遨游在唐诗宋词的画廊中。“墙壁上方不仅有教育意义的诗句与画像,还有旧日羊城八景之扶胥浴日和石门返照,江上千舤竞渡,一现当年广州的繁荣。”朱新果说。

  然而,最能体现继善楼的文化性、艺术性的代表作,还是二楼正堂两侧,于1914年刊刻儒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

  在大堂外,门框下挂落着“桂馥兰香”的金木雕,近屋顶墙上彩绘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而正厅的“主角”,便是刻了整整两面樟木墙板的《朱子家训》,书法凝重,雕刻精美,金碧辉煌。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52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成为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

  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不幸的是,其中一面墙上的字迹在解放后被毁坏。朱氏后代为了让子孙铭记家训,不久前又重新在一楼的墙壁完整地刻上。“作为朱氏子孙,对于家训必定要烂熟于胸。”朱新果说。

  “山中日月长,筑庐读诗书”,在二楼正厅的墙板背后,还绘有禽鸟图与整版的格言。据一位村干部介绍,这两边分别是书房,男左女右,朱氏子孙不仅要背诵墙上的诗文,更要博览群书。

  立身治家《朱子家训》历代传承规子弟

  “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朱子家训》虽篇幅不长,却集朱柏庐一生所学,从治家、教子、处事、修身四个方面展开,全面详尽地阐述了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之道。

  “治家须做到三点:勤谨、俭朴和忠厚,这是立家之本。”朱新辉解释,朱氏家族历来重视家庭亲情,因为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是维系一个家庭的重要纽扣,也是家的意义所在。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每年农历年廿九,便是朱氏家族欢聚一堂的日子。在此前的一个月里,朱氏理事会成员便要拟好请帖和名单,并告知在外工作的族人关于“大聚会”的具体安排。

“不管离家多远的朱氏子弟,都会在过年前回到桥溪村,在公祠里拜祭祖先,在百年古屋内吃个团圆饭。”朱新辉告诉记者,2017年春节期间,祖屋前摆了整整80大桌,包括外嫁女儿在内的近千族人都回到了桥溪村,热闹了整片山村。

  桥溪村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人口220多人,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的则多达6000人,是个名副其实的侨乡。在这座地处偏僻山区的小村落里,孕育出了不少政商、文化名人,全国政协港澳委员、香港太平坤士朱莲芬女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当地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人才辈出,与当地世代重教兴文的传统有关。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氏十七世祖朱维乾荣归故里后,热心家乡教育,独资在桥溪建造了“凌云馆”“宝善家塾”和“宝园”三所学校,供村中子弟读书。

  “上个世纪初能在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里,先后建有四座书塾、学校类的教育场所,这在整个岭南地区也是不多见的。”朱迪光说。

  走进原称为“宝园”的桥溪小学,仍然能见到当年教育兴盛时期留下的影子。建筑内的窗台、梁架等彩画,都以民间故事为题材。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宝园”正式改称“桥溪小学”,用作课育村中朱陈两姓后裔的场所。

  另一座宝善家塾,亦是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其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坐东朝西,正立面为牌坊式门楼,上书“宝善家塾”四字。宝善家塾檐楣书画彩绘、灰塑等装饰古朴典雅。

  溪水潺潺,村落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仅记录了客家民系的迁徙史、华侨史,更体现了一方氏族读书治学、善处慎行的为人之道。而被桥溪朱氏家族代代相传的持家之道中,对后代教育的训言,虽经百年沧桑仍清晰光亮。

  2002年,经省政府核定,公布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保护的单体建筑16处,其中客家传统民居建筑13处,清代乡村教育家塾1座、族塾1座及族塾遗址1处。2012年,桥溪村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