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感悟|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落,而不是学区房!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磨坪乡

2020-06-16
王五月 0   |   1

写在前面:

今年是我们第二次组织乡村游学夏令营,去年7月份我们就开始了做互助+教育+旅游的亲子夏令营尝试,效果喜人。现实中,我们不缺乏教育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土壤和机制。但我们却匮乏培养一位有温度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环境。所以,一群母亲,我们开始自动自发地联合起来为自己,更为这个社会养育一个良善的孩子,打造一个互助养育的村落。

2017年7月4日我们一行四个家庭大小十人出发抵达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磨坪乡,居住在自由设计师燕子老师位于该乡镇的家里,随行还有来自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国际志愿者Rania全程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也积极与家长反馈她对教育的看法,已经自己成长经历的分享,让我们这次乡村游学有了国际范。

image006.jpg

一、最好的教育=与人链接+与自然链接

最好的教育不是坐在先进的现代化教室,听着知识渊博的老师说古论今,而是为孩子创造与人、与自然,与世界链接的机会。感恩我们遇到一群这样的妈妈们,我们开始都能够在一起做点什么,有些时候它究竟会是什么,我们只有去做了才会有更深的体验。

此次活动之所以吸引几位家长报名的关键就是因为上面这句话,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也不是为孩子灌输知识和讲述道理,而是创造与人链接、与自然连接的契机。

与小朋友连接:孩子们整整七天的时间从早到晚一起吃住,会互帮互助,也会互相掐架,会自己设计游戏,也会自编自导自演话剧,这些过程中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与不认识的同龄人从陌生到熟悉,甚至成为好朋友。从不熟悉,到因为一些事情发生冲突,到我们开沟通会议,孩子们阐述事件的过程,到厘清事情的原委,再到每一个孩子对自己做的不好的反思,到发现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一步一步,让孩子们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与人相处时候的一些认知和行为。

而在几天的时间内,孩子们从最初的冲突到最后几天形成了一个互助的团队,孩子们习得了一些社交的认知和能力。妈妈们也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在一个孩子年龄不相上下的场景中,不被胁迫要谦让的环境下,孩子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这对家长而言是很有价值的发现。因为孩子未来真正生活的场景就是和同龄在一起,而不是和父母以及老师,所以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情况是无法构建对一个孩子相对立体和全面的认知。

image008.jpg

与外国人连接:此次随行的4个孩子和5位成人中,最小的翻译是7岁的JERRY,他对英语自如的表达能力羡煞了大他2岁的多多姐姐。而孩子们带着RANIA玩他们乐此不疲的撕名牌,会英语的说英语,不会说的连比带划。RANIA每天为孩子们设计不同的游戏,带着孩子们玩藏宝游戏,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游戏,慢慢地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经非常习惯在RANIA的带领下玩。

对多多这种5岁学了一年英语就暂停了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因为马上三年级就要英语考试了,常常表露出了对三年级的恐惧。但因为这次在英语环境里玩的原因,有了一点点语感和对英语的兴趣,逐步消除了对英语的恐惧,开始尝试说一些简单的词和句子,也明白了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掌握了一门语言就抓住了一个与更多人交流的机会,拥有了触及这个世界的契机。这对多多是很大的启发。

而对一年级的可可和乐乐而言,他们平时自己的妈妈们都会说英语,但是在和RANIA玩的过程中,也更加会知道如何去使用语言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孩子们说英语的兴致都很高,一般都能够在恰当的场景说出一些词语和句子。

与当地孩子连接:在我们到当地的第二天晚上,燕子老师的学弟小田的女儿和燕子老师的表妹过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撕名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很快就完成了团队融合的过程。后来听小田说,他的女儿告诉他那天玩的很开心。原本第二天我们约着要一起去当地的中学操场去打篮球,但因为天气原因没有去成。听燕子说,她的表妹文文暑期一般也没有多少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刚好从武汉来的孩子。

城乡孩子一起玩,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大家一起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无形中互相学习,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大山里孩子的淳朴善良和懂事,是像金子一样发光的品质。而城市孩子见多识广,创意多,也能够给予乡村的孩子更多不一样体验。这些都不是花钱上课或者读书,就可以让孩子拥有的感受和改变。所以,我更喜欢城乡“互助”的概念,而不是谁帮谁。

image012.jpg

与福利院老人的连接:此次为老人们拍“一张照片”的摄影活动,是源自于燕子老师提供给我的一个信息,当地有些老人一辈子都没有拍过一张照片。当她偶然间知道这个信息的时候,连她自己都不太相信在这个时代还有人没有拥有过一张照片,而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并不在遥远的某个星球。

所以,这次为老人们拍一张照片,并为他们制作一个值得收藏的活动相册,是我们可以做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一个人被看见,并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过,我想就会拥有那个幸福的瞬间。

当我们为老人家们近距离地拍个人照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有些羞涩的神情,也有一些兴奋的感觉,很多老人笑的表情非常感染人。当孩子们为老人家们表演节目,并为老人家们每一个人做了一朵玫瑰花,并亲自送到他们手上的时候,我看见很多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捧着那朵小小的玫瑰花,让我感受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能做的其实是轻如鸿毛的。但是我们依然要带着孩子去做这样的有温度的事情,当我们希望我们和孩子是一个有温度和感知力的人,那只有付出才是真正的拥有。

image014.jpg

与自然连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的美是我们无法用语言穷尽的。它对人的滋养和教育却是润物细无声的。每一种植物,每一块岩石,每一条小溪,我们只能感受它的美和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会让我们看见人的渺小,也更会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种独特的存在,这种油然而生的感觉,几乎是不需证明的一种感受。

这次我们带着孩子,坐车翻了好几座山,赤脚蹚水,一路捡着石头,参观了当地的特色景点悬棺群,也去了冬暖夏凉的瓦匠洞,孩子们在石头上学习如何野外生活烤玉米,一起用石头打水玩。

后来,又遇到一个山洞,几个孩子要自己亲自生一次火,不需要大人的帮忙,玩了很久,最后撒尿扑灭了火,以防引发山火。孩子们在自然中不亦乐乎地玩乐,体力和脑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二、学习的最小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团体

明确“学习”的定义至关重要,它会潜移默化地指导我们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孩子。我认为,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坐在一个封闭式的环境中,输入信息、输出答案的过程。而是一群人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探究的一个过程,在做中学,在互动中交流和反馈,在反思中修正,修正后再次尝试的一个不断习得的循环过程和习惯。

所以,我们不断推广妈妈读书会成长团体的原因,就在于让大家有机会在离开家庭以外的一个沟通实验场景,在体验中觉察,在觉察中探寻自己认知的疆界,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心智模式,让我们更客观和公正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以及面临的很多事情,每个当下做出最佳的的抉择。

对孩子而言,他们与成人不同,还没有经历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磨砺,并没有形成某些坚不可摧的信条。对他们而言比听课和读书更直接的是体验和看见真实的后果,比如他想和别人玩游戏,但因为不懂得如何表达,或者羞于开口,或者任何其他的原因,自己无法达成目标。那么,只要父母不急于干涉、去帮助孩子解决这个小小的困难,孩子就有机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而不得不调动内在的驱动力去调整自己如何与人相处,尝试不同的方式去得到甚至换取自己的“好处”。那他就成功了一次。

一个人会成功还是失败也许是童年就已经埋下伏笔的一种习得性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一定要在场景中练习的能力,而且是在相对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中,给予孩子适当的调试周期,支持他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最终拥有取得成功的体验和结果,就会激励他进行下一次面对更大的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周而复始,孩子会养成一种遇见问题就会调动内部资源去解决的正向循环,也会越来越有能力,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做事的章法。这些都不是可以随时下载,或者通过上课、读书和考试能获得的能力。

三、小结:最好的养育就是建立一个态村落

image024.jpg

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母亲,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传说头发长见识短的女性承担着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很多妈妈焦虑感油然而生。而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以及如何培养他,该选择接受哪个流派的育儿理念去养育孩子,懂得越多越焦虑,也越难以做出斩钉截铁的抉择。所以,我们梦想着为孩子们创建一个适宜的村落:年轻时抱团养个孩,年老后抱团养个老。努力为城市化后贫瘠的社区土壤堆肥、培土,我们是推动者,也是受益者。期待因着我们这一辈的努力,让孩子们的未来和他们的孩子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去看世界,去触及自己人生的理想。